2021-4-9 | 幼兒教學論文
一、對幼兒進行感恩教育是時代的要求
教育專家指出,隨著社會競爭的加劇,導致不少家庭急功近利,在孩子教育上重學習、輕品德,把分數、升學、上重點學校看得至高無上,忽視了品德教育和情感教育。而這種育兒觀念,無形中使孩子變得自私、冷漠,把別人的付出視為理所當然,卻不知道要去幫別人。這樣培養出來的孩子,不會考慮別人的利益和感受,自然談不上感恩。今年我所帶的孩子是小班的,年齡在3~4歲之間,鏡驊是一個小男孩,濃眉、大眼,白里透紅的臉上長著兩個小酒窩,在班上熱情、大方、聰明、愛學習,但個性倔強、任性,有時不講道理。天下著蒙蒙細雨,鏡驊的媽媽腳上纏著繃帶,一手擰著書包,一手牽著鏡驊,眼里含著淚花、又氣、又腦、又心疼地來到幼兒園,鏡驊哇哇大哭著,我一看鏡驊的頭上腫起一個大包,連忙讓他媽媽坐下,找來冰塊給他冷敷,并擦了藥。在交談中了解到原來鏡驊媽媽的腳崴了,他爸爸又有事不在家,他媽媽只好送他上幼兒園,可下了車鏡驊非讓媽媽背他,結果摔了一交,頭上還腫起了大包,他媽媽又生氣又心疼。這讓我聯想到許多孩子不管是下雨天還是天晴的時候,都是由父母、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背著或抱著上幼兒園,很少有自己走著上幼兒園的,不懂得體貼、心疼父母及家人,不懂得關心自己身邊的親人,什么都是以自己為中心,要干什么就干什么,想要什么就必須得到,達不到他們的要求就大吵大鬧。
二、在幼兒園教學活動中滲透感恩教育
針對幼兒感恩教育的缺失,我們召開了家長會,讓家長明白我們的教育目的,使孩子知道父母養育他們很辛苦,從小懂得感謝父母及家人的養育之恩、幼兒園老師的教育之恩、社會和同伴的關愛之恩,知道關心、愛護家里人與身邊的親人、同伴。于是,我們請求家長配合收集父母養育他們的照片資料;給孩子講他們小時候自己是怎樣辛苦地照顧他們的,使孩子能夠了解父母養育照顧他們的艱辛過程。其次,利用家長收集的照片資料和我們到醫院收集的媽媽懷孕到孩子出生的宣傳資料與孩子一起布置環境,營造教育氛圍。最后,是開展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激發其關愛父母和同伴的愿望。通過觀看媽媽懷孕———孩子出生———照顧他們長大的錄像,讓孩子了解父母為了照顧他們付出了多少精力及辛苦的過程。組織幼兒親身體驗照顧孩子是多么的不容易,激發其關愛父母的愿望。建立關愛日記,讓孩子懂得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關心自己的家人,在家對父母或老人說一句關心或感恩的話,為他們做一件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在幼兒園懂得感謝老師的教育之恩、同伴的關愛之恩。每天的晨間談話是很好的集中思想教育時間。小班的孩子還小,給他們講大道理是聽不進去的,我就利用他們喜歡聽故事這個特點,給他們聲情并茂地講《感恩父母》中的故事。講到感動之處,我與孩子們一起眼含淚花。慢慢地,孩子們明白了父母生養他們并不容易,行為上也發生了變化。知道在家的時候,會幫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事……不過孩子畢竟是孩子,他們做這些事可能只是一時興起,或者是為了得到老師的一聲表揚,要讓感恩成為他們良好的品質,還需要老師做進一步的引導。如背誦感恩的詩歌“感激生育你的人,因為他們使你體驗生命;感激撫養你的人,因為他們使你不斷成長。感激幫助你的人,因為他們使你度過難關。感激關懷你的人,因為他們給你溫暖。感激鼓勵你的人,因為他們給你力量。感激教育你的人,因為他們開化你的蒙昧……”教育學生對幫助過自己的人心懷感恩之情。我們的感恩教育不能好高騖遠,要從諸如教育學生主動幫助老師和阿姨擺放桌子、椅子,學習擦桌子、椅子,在家為父母及家人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等。讓孩子從對師長有禮貌,尊重老師,關心理解父母,為父母分憂等不起眼的實在小事做起,著重培養學生的感恩意識,使他們“吃水不忘掘井人”,永不忘記別人的幫助之恩,不忘父母師長的養育教導之恩。我們感謝父母,因為他們養育了我們;我們感老師,因為他們給了我們知識,提高了我們的能力;他人關心和幫助了我們,我們應該感謝他們。這些看似簡單樸素的感恩教育卻蘊涵著深刻的人情味和人文道理。通過一段時間的感恩關愛體驗教育實踐,我班的孩子回家會主動對父母說感恩的話,如:“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等,會主動幫父母做一件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在幼兒園會主動關心老師和同伴,幫助老師擦桌子、收椅子、收玩具、收圖書,幫助同伴穿衣服、脫衣服等自己力所能及的事。知道關心自己身邊的事物,會主動關心自然角的植物,為自然角的植物澆水,知道關心小動物,會主動從家里帶來菜葉喂小動物,愿意為小鳥造樹林,讓小鳥在森林里快樂的生活。
三、教育反思
通過一年的教育實踐,我發現體驗試教育活動使孩子通過自己的親身體驗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關愛,充分體驗到被愛的滿足與幸福,激發了關愛他人的心理需求。同時感恩教育還需要家長的不斷理解和支持。通過進行感恩教育,我深深體會到感恩來自于心理的滿足,來自于對人對事的寬容和理解,來自于一種回報他人和社會的良好心態。感恩,能夠促進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有利于良好的人際關系的建立。感恩,使人少些抱怨,少些仇恨,少些對抗,多些寬厚,多些友善,多些快樂,使人有積極的人生觀,有健康的心態,能夠善待他人的誤解與錯誤。擁有一顆感恩的心,才會對生活對人生充滿希望,才會理智地面對人生旅途中的一切挫折和不幸,才能從容地面對一切思想上的是是非非,才能帶來他人對自己的尊重與感激。感恩,善待了自己,也快樂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