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漢語言文學論文
作者:朱華東 單位:日照職業技術學院
一、高校漢語言文學課堂的現狀
目前,越來越多的高校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將注意力集中在了專業課程的教學上,很多大學生認為學好專業課是未來找個好工作的開門磚,他們認為漢語是母語,只要會說,會讀,會寫,就算是懂得漢語言文學,而不用浪費時間將精力放在漢語言的專門學習上。結果,作為大學課堂中的一門公共基礎課程,很多專業都忽略了該課程的教學,老師的教學積極性不高,大多數老師愿意將精力投入到專業課的教學和研究上,以有價值的科研項目為主。很少能有老師靜下心來對漢語言教學的方式方法進行探究和思考,也沒有將漢語言教學的關鍵及目的搞清楚。另外,老師的授課方式比較守舊,依然是以課本內容為主,讀課本,寫作文,這些傳統的教學方法已經無法滿足高校大學生的學習要求了,在很大程度上,高校漢語言文學就是高中語文課堂的延續,沒有太多新鮮的內容。除了老師的教學模式方面,目前,從各個高校的科研經費來看,學校往往把科研經費都投在本校重點學科和專業上,對大學語文課幾乎沒有科研經費的投入,使得漢語言教學質量堪優,課程地位下降,生存空間不斷受到擠壓。很多老師沒有興趣深入研究漢語言文學,這種浪費精力,成果并不顯著的課題項目是很難完成的。針對目前高校漢語言文學教學的課堂情況,我們應該重視起來,從各個方面擬補教學的缺陷和不足,努力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改變課堂的教學模式,發揮漢語言的文學魅力,通過讓學生認真學習漢語言文學,來重新塑造課堂的教學模式,提高該課程的教學質量,讓學生們深入體會到漢語言學科的重要性。
二、高校漢語言文學教學的創新途徑
(一)高校漢語言文學教學環境的改善
要想從根本上改善高校漢語言學問教學工作的質量,做到教學模式的創新,首先要改善該門課程的教學環境,努力創造出一種平等、信任、理解、相互尊重的和諧的課堂氛圍,使得學生們漸漸對該課程的學習產生興趣,讓學生們從被學習逐漸轉變為要學習的狀態。例如:在課堂上經常開展一些討論及即興發揮演講等訓練,鍛煉學生們的膽量,培養學生們即興發揮的能力,開拓學生們的發散性思維。老師要起到以幫助及引導為主的作用,鼓勵學生們的踴躍參與,幫助語言表達能力較差的同學,放下包袱,大膽嘗試。這種訓練既可以增進師生感情,也可以促進課堂教學環境的改善,最主要的是,還可以培養學生們大膽講話,不怯場,不慌張的心理素質。為學生們在今后的求職道路上打下語言訓練的基礎。
(二)培養學生們的創新型思維
所謂的課堂教學模式創新,最主要的是要將創新的思路帶到課堂上來,培養學生們的創新型思維,讓學生們切合實際的學到對自己未來發展有意義的知識。高校課堂,是一個學知識的課堂,更是一個積累本事的課堂,這種積累不僅僅來源于書本,更多的是來源于一種思維的形成。我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博大精深的漢語言文學,塑造出了今天漢語言的獨特魅力,無論是文言文,還是現代語文,無論是日常用語,還是網絡時尚語言,都能從各個層面體現出漢語言的變幻莫測。因此,我們應該培養學生們的創新型思維,這種創新不單單針對簡單的造句,組詞之類的常規訓練,而是應該從深層次的角度,讓學生們體會到漢語言的無窮魅力,從認識世界,學習文學史學知識開始,領悟語言的神奇作用,讓學生們了解到,語言的功能所在,它不僅僅是人與人之間交流的工具,更是體現個人素質與發揮人格魅力的工具。
(三)拓展高校漢語言文學課堂的教學環節
對于師生之間的直接交流來說,課堂是最直接的交流環境,課堂教學模式的創新,要注意到教學環節的改進,過去的教學環節大多是以老師講,學生聽為主,幾乎沒有師生之間的交流,將實際訓練,軟件教學,多維教學,小組討論等形式忽略了,使得學生們無法認真對待這樣枯燥的教學課堂,甚至很多學生開始厭倦這種課堂,將精力轉移到了其他科目的學習上,久而久之,漢語言文學課堂將越來越不受大家的重視。因此,我們要優化課堂教學環節,改進原有的教學模式,努力讓學生們真正意識到學有所得的價值,讓學生們有拓展自己思維的空間。在課堂上,老師要將講課與訓練同步進行,以傳授為輔,以溝通為主。用實際應用的辦法來提高學生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反映能力,在課堂中,盡量多的給學生們發揮自己的時間,讓他們從中獲得學習的興趣,獲得展現自己的信心,獲得提高自身各方面素質的意識。
(四)加強教師自身的創新型教學素質
從教師的角度來講,教學模式的創新,與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有著很大的關系,要想全面改善漢語言學問課堂的教學模式,就要從教師的教學素質的提高抓起。首先,教師的職責是教書育人,但是教書并不是唯一的目的,單純的教書模式已經無法跟上時代前進的步伐了。我們不能只是機械的將課本知識傳授給學生,而是要勇于探索,大膽實踐,要有不拘一格的思維,將沉悶的課堂中融進自己的新思想和新發現。其次,教師的經驗固然重要,但是經驗畢竟只是年久保存下來的真理,這種真理只能引導我們把握基本的教學大綱,而不能作為一成不變的教學目的與重點。尤其是高校教師,要由以往的經驗型轉變為專家型和學者型,一名教師只有當自己對所教學科、領域里的知識達到了精、通、深、博四個字,才能對教學內容做到揮灑自如,游刃有余。才能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思想、風格和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