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戶外運動論文
作者:朱江華 單位:東華大學
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根據課題研究的目的和內容,通過訪問中國期刊網、中國體育信息網,查閱1992年-2010年全國各體育學院學報,關于戶外運動課程和素質教育、教學管理等相關的文獻資料,從中獲取相關信息進行探討分析,為本研究奠定扎實的理論基礎。
2專家訪談法根據研究需要,走訪了華東師范大學、上海師范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體育學院等體育教育的高等學府,主要訪問了教育學、心理學、社會學等相關領域的專家,進行訪談并記錄談話內容,收集對課程設置的意見和建議,與專家進行探討,取得第一手寶貴的真實體驗資料,使得理論研究更有針對性。
3教學實踐法東華大學戶外運動課程包括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兩個方面的內容,在為同學講解充足的理論知識之后,帶領同學去校外進行野外生存素質的拓展訓練,積累了大量的教學案例,從而將理論與實踐更好地結合。
結果與分析
戶外運動課程是在戶外借助自然的條件,進行野外生存、攀巖、定向、拓展訓練等一系列的戶外活動教學與實踐的總稱?;顒又薪Y合大自然環境中的各種條件,通過設定活動的任務與規則,讓參與者接受各種險阻、艱辛、挫折等困難,以此來提升個人意志力、協作能力、應變能力、團隊的溝通能力等為目的的挑戰式拓展訓練,從而達到激發潛能、熔煉團隊的目的。戶外運動是近幾年發展起來的新興體育項目,它不僅在鍛煉體魄,而且在培養團隊精神,加強人際溝通方面等都起著積極的作用。東華大學戶外運動課程包括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兩個方面的內容:(1)理論教學理論部分教授學生對野外素質拓展訓練的相關概念,教授相關的基本知識和技能,野外生存的基本方法(包括野外宿營、飲食、行走、涉水、攀巖、巖降等基本技術),常見運動創傷的處置方法及危險環境中的自我保護和自救方法,培養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興趣和習慣,教授科學鍛煉的方法,增強體能水平的方法,使學生的體能、心理、知識和合作都達到良好狀態。(2)實踐教學通過課內外一體化的戶外訓練,對所教授的理論知識進行有針對性的實踐。其中,在訓練方面包括以下四個方面的內容,具體為:1、體能訓練:科學地進行體能訓練,提高各項身體素質;2、野外生存的基本技能訓練:野外生存技術的模擬或實戰,包括野外宿營、飲食、行走、涉水、攀巖、巖降等;3、野外活動訓練:包括定向運動、遠足、攀巖、溯溪、巖降等;4、拓展訓練:通過各種精心設計的活動,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相互信任、自我發現、自我激勵、達至自我突破、自我升華。另外在訓練的基礎上還要讓學生了解并掌握安全急救方法(通過模擬練習了解基本的野外急救和自救的方法)以及野外活動的組織和設計(讓學生自己擬訂活動計劃、活動安排、人員分工等,培養他們的組織能力和團隊意識)。通過調查研究和實踐學習,戶外運動訓練課程的開設在培養大學生綜合素質方面可以起到促進作用。
1戶外運動課程的設置———對素質教育的促進作用
傳統學校體育課程的設置多以體育課程達標為目的,忽略了體育課程的其他功能,戶外運動訓練課程的設置不僅為學生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同時也開設了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從學生的知識結構、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方面對素質教育起到了促進作用。
擴充知識結構在戶外運動訓練的理論學習過程中,學生反映不僅可以掌握這門課程的相關概念和基本技能;同時也學習了各種自然地理知識,例如如何識別植物、如何預測天氣及認識野外地圖等等;同時涉獵自我保護和自救方法,大大擴充了學生的知識結構。通過該課程的學習,學生既有戶外運動訓練的專業知識,又具有廣博的知識面,并且能將各種知識組合起來達到學以致用。合理的知識結構是適應現代社會競爭的要求,是人才成長的基礎。
增強身體素質一個人身體素質的好壞與遺傳有關,但與后天的營養和體育鍛煉的關系更為密切,通過正確的方法和適當的鍛煉,可以從各個方面提高身體素質水平。在參加戶外運動訓練的實踐過程中,大學生積極主動地參加體育鍛煉,例如定向運動、遠足、攀巖等戶外運動,在“苦心智,勞筋骨”的鍛煉過程中使自身的速度素質、力量素質、耐力素質、靈敏素質、柔韌素質五個方面都明顯得到了提高,增強了學生的身體素質,從而能更高效地投入到學習中去。3.1.3提高心理素質一個人的心理素質是在先天素質的基礎上,經過后天的環境和教育影響逐步形成的。戶外運動訓練在實踐過程中會潛移默化地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現代社會的學生一般生活在城市中,與自然接觸的機會較少,易于封閉自我。戶外拓展訓練的艱苦條件會鍛煉大學生獨立面對挫折和困難的能力,培養他們達到目標的自信心并樹立起健康樂觀的心態,并通過成功的戶外實踐體驗肯定自我,相信自我,從多方面提高大學生自身心理素質。
2學生戶外運動社團的建設———對素質教育的補充作用
大學校園的學生社團,一直是把學生的理論知識與課外實踐相結合的校園團體,是學校實施素質教育的小型載體,可以充分展示大學生的諸多能力,對培養學生的素質教育起到補充作用。東華大學攀巖協會成立于2002年底,2005年下設了戶外運動部,專門組織學生開展戶外生存實踐活動,在長期的野外活動中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為學校2008年開設戶外運動課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組織協調能力以及實現自我價值的能力都得到了充分的發揮。
培養團隊合作能力在社團中,一個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但又是不可缺少的。東華大學攀巖協會戶外運動訓練活動的展開,包括采集信息、分析實踐可行性、設計方案等環節都要求社團充分發揮個人智慧和集體智慧,隊長要發揮出團隊組織領導能力,隊員則要在不同位置上各盡所能,發揮互補互助的團隊精神,從而使團隊發揮最大效率。在戶外,需要團隊之間彼此幫助,互相扶持,同甘苦共患難,真正地感受到團隊的力量,集體的溫暖,從而增強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
培養組織協調能力在社團日常工作中,成員要協調好彼此之間的關系,根據工作任務,對各個環節和資源進行合理配置,并控制、激勵和協調團隊活動過程,使團隊上下相互融合,完成工作任務。在社團活動過程中,學生各部門分工合理、目標明確,即使戶外運動訓練社團的相關計劃出現突發情況,各部門也會及時溝通,盡快處理,因此,在長時間的實踐過程中,社團成員都強化了自身的溝通協調能力,不僅利于實現組織的共同目標,同時鍛煉了學生自身的協調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