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礦業研究論文
作者:江龍艷 單位:湖南萬源礦業權評估咨詢有限公司
自然地理及經濟狀況重點關注當地的地形地貌是屬高山、丘陵還是平原,植被狀況;氣候條件,降雨量、霜凍期等對勘查開發的影響程度;經濟發展水平,居民的主要收入來源;勞動力狀況能否滿足未來礦山開發的需求。分別評估這些因素對礦業投資成本和生產成本的影響程度。
競爭因素關鍵需要弄清楚主要競爭者,競爭者的企業規模、在礦產勘查領域的優勢如何;競爭者對該項目的了解程度及已開展的工作程度;競爭者對該項目的出價方式,出價多少等情況。
項目自身狀況評估
1礦業權有關信息礦業權有關信息方面評估至關重要,直接影響到該項目是否值得投資,這方面的信息主要包括:礦業權證的合法性、有效期限,礦業權有無抵押;礦業權證標明的礦區面積、礦區是否越界[4];礦權持有方的基本情況。
2礦區的投入狀況主要評估已投入的鉆孔、探槽及物化探等工作的數量和質量以及投入資金量。
3地質研究程度
(1)預查應達到的程度。根據區域地質和物化探資料,查明主要物探、化探異常的數量及分布范圍[5]。若發現礦體,了解有用礦物及品位、礦體厚度、產狀等,大致了解礦石結構構造和自然類型,確定普查區范圍,參數允許時估算預測的資源量。
(2)普查應達到的程度。初步查明普查區的地層、構造、巖漿巖情況,評價各種物、化探異常和礦點,大致查明礦體的分布、規模、產狀和礦石質量等,了解礦床開采技術條件,對礦產的加工選冶性能進行類比研究[6],評價是否有進一步工作的價值或圈定詳查范圍并估算資源量。
(3)詳查應達到的程度。大致查明礦區地層、構造及含礦層位;大致查明礦區的礦床地質特征和礦體地質特征,以及礦石類型、礦石質量、礦石中的主要有益組分及其變化規律等;估算礦產資源可信度較高。
(4)境外礦業投資項目。地質勘查程度應按我國地質勘查規范要求進行確定,并將外方提供的資源儲量按我國的儲量級別劃分要求進行轉換,以供分析決策。
(5)礦石質量及加工性能。金屬礦產的品位、非金屬礦產的品級和煤的牌號、煤質。選礦性能,選礦回收率高低;礦石中有害組分的含量是否嚴重影響選礦性能和礦石質級;礦石中共、伴生組分的含量如何,能否綜合利用?
(6)開采技術條件。礦體埋藏深度;地質構造復雜程度;礦體形態是否復雜,是否存在分支復合現象,厚度是否穩定;水文地質條件(簡單、中等或復雜);工程地質條件和環境地質條件。
項目規劃與實施評估
1合作方式①投資主體情況,包括專業經驗、投融資能力、人員管控等是否適合該項目;②所占股比情況,股比設定是否有利于我方控制項目的實施和未來的礦業開發及產品銷售;③地質專業人才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項目的成敗,如果獨資或合作方并非是勘查單位,則應重視在今后勘查工作中引入地勘隊伍或地質專家參與,應有合作規劃和具體執行方案。
2盈利模式定位于礦業權的流轉還是自行開發,若定為礦業權流轉,則流轉時機如何把握。
3融資方式及投資方案投資主體應制定年度風險投資預算,項目所需資金的籌措;籌資成本及其可靠性,相關擔保問題的解決;下一步需投入的各項工作量應統計列出;安排分期投資,即在投入多少時做出繼續勘查或退出勘查[7]的選擇。
4項目經濟效益評估(1)靜態評價。主要針對地質勘查程度較低的金屬礦。對于勘查程度較低的探礦權,為了確定投資機會,可綜合考慮地質礦產、開采條件要求、社會經濟條件、礦產勘查風險、類似礦山的采選經濟參數等因素進行靜態評價。其評價指標主要有:資源儲量、礦石品位、產品方案價格、采選技術指標及潛在價值等。對于詳查及以上程度的項目應進行動態經濟評價。此外,對于煤礦類勘查項目,由于其賦存的穩定性和參數的可比性強,即使處于普查階段也應進行動態效益評價。(2)動態評價。評價指標主要有財務內部收率,財務凈現值,財務凈現值率和動態投資回收期[8]等。根據以上指標可以估算預期總利潤。除以上經濟效益評價外,還應對其社會效益做出簡單評價。如因礦產勘查開發帶動當地相關產業的發展,增加就業、稅收等。
結論
①應用科學有效的投資評估方法做指引,為決策者適時考慮經營環境的變化,調整投資規模、時機、組合、目標等提供決策方法;②運用該評估指引進行投資評價和決策,讓礦山投資企業少走彎路,優選項目,可提高企業投資決策的科學性和準確性;③該評估指引能夠避免盲目投資,有效控制投資風險,對提高礦山投資經濟效益具有指導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