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計算機應用管理論文
本文作者:黃亞飛 單位:浙江省寧波第二技師學院
學習知識的過程是“由內而外”主動吸收,而不是“由外而內”灌輸。例如,在學習Word處理軟件時,首先向學生介紹Word易學、易用和實用性等特點,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講解時,給學生展示用Word編輯的圖文并茂的文檔,展示軟件的強大功能。同時,通過演示文檔介紹使用技巧來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活躍思維,從而使學生更快掌握使用技巧。這樣,可使枯燥的Word處理軟件界面以生動的方式展現出來,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
建立網絡教學資源,改革教學方式。在教學過程中發現,計算機基礎課程僅僅憑課堂講解遠遠不夠,加強課后的教學延伸必不可少。例如,教師將電子教案、各個階段的模擬試題、上機實驗項目及材料、計算機等級模擬考試等資源都放到網絡上,方便學生下載和學習。同時,要擺脫只重視理論教學的傳統方式,提出新的教學思路,大力發掘學生學習計算機的興趣。
中職學校不但要建立網絡教學資源,也要注重教學思路的探索,最大限度地給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與此同時,教師在教學中也要積極使用計算機軟件,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當然,最為重要的是教師要有駕馭課堂的能力,增加課程信息量和直觀性,讓學生輕松了解知識,并加強師生間的互動,這樣才能讓學生更積極地學習,激發學習興趣。
實行分層教育,改革考試方式。雖然中職新生已具有一定的計算機水平,但不同學生之間存在差異。可在入校后進行一次計算機水平測試,根據測試結果對學生進行分層次授課。劃分層次后,根據計算機水平展開授課,并將傳統的考試變為筆試和上機考試組合的方式。
教學中,教師應多尋找習題資料放到網上,讓學生進行自我測試和學習,將測試和學習結果作為平時考核的成績。期末時,可根據學生的上機表現、筆試和上機考試的成績進行綜合評定。這樣,不但可以測試學生掌握計算機知識的實際水平,還能夠激勵學生在課余時間積極學習,增強學生自主學習計算機知識的能力。
注重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由于計算機的實踐性較強,上機操作訓練的水平直接關系到計算機基礎課程知識的掌握程度。因此,上機操作訓練時一定要嚴格要求學生,充分了解學生對計算機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合理安排學生上機操作訓練的題目,使學生能按規定的要求全面掌握計算機基礎操作的整個過程。
同時,教師應耐心做好學生上機操作訓練的指導,對學生遇到的問題要認真解決,幫助學生將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當中。實驗操作完成之后,也應認真指導學生撰寫實驗報告,這樣才能培養學生對知識融會貫通的能力。在全面掌握課程內容的同時,明白自己的不足之處,做到查漏補缺,積極補充學習,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授課時,要合理利用課間進行教學。選擇課件時,要以突破教學難點作為最根本的目的,課間只是輔助教學。若常規的教學手段不能解決問題,可嘗試采用課件。生動的課件可起到輔助教學的妙用。因此,制作教學課件時,不能簡單地將知識羅列出來,而應將難點用生動的方式表現出來。
這樣,學生學習時才能一目了然,能夠主動學習這些知識而不是被動接受。同時,在講授知識的過程中,也可穿插介紹日常生活中遇到的計算機小常識,以活躍課堂氛圍,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總之,在計算機基礎知識滲透到社會各個領域的形勢下,中職計算機基礎教學需要不斷創新,積極探索新的教學思路,培養跟上時代的高素質新型技工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