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成本管理論文
高校食堂成本的影響因素
高校內不是只有一家食堂,食堂之間存在著競爭,而學校還會引入社會力量來承包食堂,同時還有社會餐飲業與食堂爭搶市場。隨著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為保證食堂的持續發展,食堂不斷采取有效措施,在飯菜質量、價格、服務態度上下功夫,因此直接影響到食堂的成本。隨著社會的前進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的深化,高校食堂都是直接參與市場采購,食堂成本直接受到物價水平的影響。尤其是近幾年來,米面、肉類、油等原材料價格不斷上漲,高校食堂成本呈直線攀升。而學校屬于教育公益性質的,因此高校食堂價格不能夠輕易的提高,必須謹慎處理。廣大的師生、員工是高校食堂的主要消費群體。學生們來自不同的地方,有著不同的經濟基礎、生活習慣,對食堂伙食有著不同的需求。為滿足廣大學生在價格方面、營養方面、特色、品種等不同的要求,高校食堂只有不斷的提高伙食水平,從而對食堂成本產生了一定影響。食堂進行各項工序的源頭就是采購物資,原材料的質量對飯菜的質量產生直接影響,而物資價格的高低直接影響到飯菜的價格,因此物資的采購對食堂的成本產生很大的影響。
高校食堂的成本控制改革的措施
在建設企業文化的時候,高校食堂應將成本管理意識作為其中的一部分內容,對全體員工進行培訓教育,進而在員工中培養、樹立自我管理的意識。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讓員工以食堂為家,重視自我激勵與自我控制,形成自主控制成本的意識。強化成本管理理念,高校食堂應幫助全體員工樹立成本控制意識,不斷提高員工的整體素質,提高工作能力,從而有效減少事故成本與維修費用。管理與經營的根基與土壤是人員,改革高校食堂成本管理的措施就要以依靠全體員工,充分挖掘人員的潛力與價值,激發人的潛能與創造性,不斷提高人員的素質。食堂基層員工對食堂經營程序、服務規程最為熟悉,同時也清楚、明確食堂一切物料消耗與費用開支狀況,因此是最有辦法實現成本控制的。僅僅依靠財務人員與成本控制人員的努力是不夠的,需要全體員工的共同參與,從而保證事事有人控制,處處有人把關,及時找到差距,及時作出改進、調節,不斷提高成本管理控制的效果。加強對高校食堂成本的管理與控制,關鍵在于人員。強化對全體員工的教育培訓,提高食堂從業人員的成本控制素質,這是高校食堂管理的核心內容,也是食堂改革不斷深化的客觀要求。通過長期、持續的對全體員工進行崗位培訓、文化建設,調動人員的工作積極性與熱情,從而不斷提高自身業務水平,更好地去引導師生、員工的消費,避免因消費不當而造成飯菜的浪費,進而有效控制銷售成本。
改革高校食堂成本管理,創新食堂成本控制運行機制,就應不斷的培養員工的節能意識,通過有效的管理不斷實現經營效益。因此,高校在制定成本管理制度和措施時,應充分考慮能耗控制的實際情況,幫助員工了解、掌握能耗控制的有關知識與操作技能,從而在實踐操作過程中時刻注意能耗控制。如根據時間、季節、生產經營的實際需要對抽風機、電風扇、空調等機械設備的使用進行控制,規定開啟時間,并對器械設備及時進行維護、保養,避免設備老化帶來的損耗。設備在使用過程中嚴格按照操作規程執行,制定食品原料的存儲冷藏、烹調制作、飯菜加工等詳細的操作規程。根據年度經營狀況制定考核指標,不斷完善崗位責任制,真正將崗位責任制落到實處,以及能、增效、減耗為有效突破口,將責任指標分解到各個班組并細化到每個環節,最終落實到每一位員工身上,班組或個人的經濟效益與指定的費用定額直接掛鉤,獎懲結合。同時,還應考慮經營季節與食堂的實際情況,切實做好定編定崗工作,科學、合理安排人員,保證人員的機動、活力,有效控制人力成本。
高校食堂成本管理的首要環節就是物資采購,這是控制成本的源頭,也是基礎。因此,高校食堂要成立物資采購部門,專門負責食堂所需各類物資的采購,并建立、健全、完善采購制度,如采購計劃申報制度、市場價格詢查制度、大宗物資招標制度、庫存物資保管制度等。隨著社會的進步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食物的品種愈加繁多,食堂需采購的品種也不斷增多。然而大多數的原材料受時間、地點、季節的影響,其價格也隨之發生變化,而且食物的保質期通常較短,因此在采購之前一定要制定好采購計劃,擬定周期性所需原材料。負責采購的人員要做好市場調查工作,深入高校周邊的市場、城鄉結合部市場詢問市場價格,掌握了解各類物資在不同市場出售的價格,及時獲取市場價格波動的情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予以應對,同時在網上搜尋物資生產廠家、基地,更加便捷的獲取信息。在購買大宗物資時,按照制定的大宗物資招標制度執行,將領導人員、質監部門、飲食部門聯合起來成立招標小組,公開、公正招標,通過貨比三家,最終確定供應商、采購數量、批次,實現以最低的價格獲得最優的物資質量。采購蔬菜時盡量選擇初級批發市場或是直接到生產地采買,減少中間流通環節,從而有效降低采購成本。
食堂需要切實考慮到學生的飲食愛好與生活水準,盡可能的在控制成本的基礎上獲得最佳的收效。并且應根據物價逐漸上漲的情況,對伙食供應結構進行適時調整,價格較高的菜肴品種進行適當減少,價格較低的菜肴品種予以增加,從而更好地滿足學生消費低的需求。盡可能的降低物資的當日回庫率,有效降低原材料的成本。還應熟悉貨源供應基本情況與節令變化的作用影響,從而更好的食堂的生產作業進行指導。完善食堂的庫存保管制度,設置主食庫、副食調料庫、中心冷庫、酒水庫、油庫及雜品庫,由專職倉庫管理人員負責庫存的管理。同時進一步完善出入庫制度、存貨盤點制度,無證不能入庫、腐爛變質不能入庫、過期的原材料不能入庫,按照食堂的經營情況科學、合理設置庫存的品種及數量,及時補充與減少貨物庫存量,避免物資短缺或是長期滯銷變質對食堂造成一定損失。同時根據市場物價波動情況,實時作出量化采購,及時增加或是減少物資的庫存量,加強對物資庫存量的成本控制。
以市場競爭價格為導向,根據食堂具體的經營狀況,為實現的一定的盈利目標,通過量、本、利的綜合分析,將食堂各項目標成本進行測算,創新食堂成本管理方法,提高食堂成本管理控制成效。創新高校食堂成本管理,采用策略性成本管理系統,主要包括了生產過程、采購過程、銷售過程、技術開放過程等各過程中的成本管理,更加全面、實時、預測性更好。所謂供應鏈管理,就是指采用物流、資金流、信息利用的形式進行采購伙伴的聯結,實現供應鏈的控制、優化運作,積極評價運作的業績,并不斷進行改進,從而降低原材料、輔助材料、燃料等成本。以成本會計為主,進行成本限額預訂,按照限定的費用進行各項開支,比較實際成本與限定成本,從而對經營活動的績效進行有效衡量,不斷提高工作效率,努力實現預訂的成本額。因此,成本控制的關鍵就在于目標成本的制定,這就需要相關人員對多方面的因素進行評估、分析,根據生產能力、技術能力、價格水平設備水平、材料供應渠道等,按照“最優投入”的基本原則通過進行小規模的試產從而獲得各項消耗的基本定額,在通過測算、分析、比較,反復多次后,選出最佳目標利潤方案。為實現高校食堂成本目標,應盡量避免無效成本的產生。因此,在經營過程中應不斷強化監督、管理工作,堅決杜絕浪費現象;強化物資管理,及時有效的對庫存物資進行查庫盤點,充分保證帳、卡、物三對口,減少物資流失的可能性,防止物資的丟失、損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