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結果
1、干預前SCL-90各因子評分情況干預前兒科護士SCL-90各因子分與正常人比較見表1,結果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1),表明兒科護士的心理壓力較大,心理健康狀況較一般人群差。
2、干預前后SCL-90各因子分比較干預前后兒科護士SCL-90各因子分比較見表2,結果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1),說明干預后兒科護士的心理壓力得到明顯緩解。
3、干預前后兒科護士常見心理癥狀干預前后兒科護士常見心理癥狀的比較見表3,干預前兒科護士常見的心理癥狀包括強迫、焦慮和敵對等,排名前8位的癥狀發生率在58%以上;排名前8位的癥狀發生率在干預后均較干預前明顯下降,干預前后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
二、討論
1、社會支持、尊重與關愛采取多種形式進行宣傳,讓社會了解兒科護理人員的工作及其特點,使護理工作的價值得到認可。醫院管理者應盡量為護士營造一個心理上感到安全、寬松、團結、友善和積極向上的工作氛圍;配備必要的防護設施,做好護士的職業防護工作;對新來的護士做好心理疏導工作,讓她們及早認識特殊的工作環境并盡快適應。適當的壓力可以使人充實上進,但過大的心理壓力會使人過度疲勞和心智提早老化。定期或不定期與護士進行座談,對她們的工作及時給予充分的理解、支持和肯定;當護士面對各種壓力而感到身心疲憊時,作為管理者應為護士的身心健康提供幫助,體現以人為本的關懷照顧,應盡可能地減輕護士的工作強度,采取科學的方法合理分配人員,以緩解因工作緊張而導致的心理壓力,在充分理解的基礎上使環境因素的不良影響降到最低。
2、心理健康基礎護士加強心理學和醫學倫理學的學習,培養其良好心理品質的自覺性。兒科護理人員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自尊、自強和自愛,從自己的職責出發,客觀合理地評價自己在社會生活中的位置,形成合理的心理支點;同時要善于自我肯定,做情緒的主人,保持樂觀、恬靜和愉悅的心境,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不把消極情緒帶入病房,用積極情緒影響患兒,并由此得到愉悅。
3、建立良好的護患、醫護關系護士應學會換位思考,掌握護患溝通的技巧,設身處地為患兒考慮,盡量滿足患兒的合理需求。患兒家屬大多缺乏醫學專業知識,如能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他們介紹疾病的起因、轉歸及生病期間的注意事項,使家長對患兒病情心中有數,能正確冷靜地對待患兒哭鬧,積極配合護士進行各種治療。護士能嫻熟各種技能操作,進行各種治療時盡量減少患兒痛苦。此外,兒科護士還應自覺學習心理衛生知識,有意識培養自己健康的人格、穩定的情緒和積極樂觀的精神,不斷提高其自身應激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
4、消除壓力源兒科護理人員的心理健康問題是心理衛生的一個薄弱環節,兒科護理人員所承受的心理壓力已經成為一種職業性損傷,制約著護士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的發揮,制約著護理水平和質量的提高。本次調查結果顯示,干預前兒科護士SCL-90各因子分與中國正常人SCL-90評分結果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1),表明兒科護士的心理壓力較大,心理健康狀況較一般人群差。我們通過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消除壓力源,讓社會支持、尊重和關愛護士;教育護士加強自身防護意識及心理健康知識的培訓,提高抗壓力能力,努力提高業務技術水平和自身綜合素質。護士良好的工作狀態是護理工作得以順利進行的根本保證。根據調查中發現的護士壓力源,合理增加護士編制,合理安排班次,保證充足的睡眠,改變工作環境;加強心理健康知識的培訓,增強適應能力及抗挫能力。護理部應建立護士自己的支持組織,如護士心理咨詢室、護士專業培訓中心、護士娛樂活動中心和電話咨詢等,采取個人和團體等形式,定期咨詢、講課和訓練,使其正確面對挫折,客觀認識自我,學會自我調節。兒科護理人員寬松良好的工作環境,還需要新聞媒體和輿論的正確引導及家庭社會的尊重理解,這些有利于激發護士的自豪感和責任感,從而提高工作效率,減少和杜絕差錯事故,緩解護患沖突,促進兒童健康事業的發展和兒科醫療環境的改善。
作者:馬燕鵬 單位:汕頭市婦幼保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