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文化理論論文
傳統文化是一種政治倫理型文化,不信鬼神,也不貪求物欲,有很強的現實性和人文性。傳統文化背景下,教育不是單純追求知識、技能的教育,而是以講求情感修養為前提,全面培養受教育者人文素質的教育,其目的是提升個體的道德精神和人文品格。不少的大學生表現出了明顯的人格缺陷和道德缺失,他們講求實惠而輕視理想,追逐功利而忽視奉獻,有的雖則才高八斗、學富五車,但是缺乏起碼的社會公德。對于這些學生,尤其要重視傳統文化的熏陶。可以提升大學生的思想道德境界。中華民族崇尚氣節,重視品位,講究為人要有浩然正氣,保持人格尊嚴。傳統文化中高質量的文化產品,如諸子百家的哲學思潮、老莊孔孟的道德理想、韓柳歐蘇姿態萬千的文章、左班司馬的秉筆直書和程朱陸王的心性義理、境界圓融的唐詩、平易近人的元曲、結構嚴謹的明清小說,都能使我們在潛移默化中凈化心靈、提升我們的精神境界,增添我們的骨氣和人格。在目前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培植崇高的道德情感,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風,顯得尤為緊迫。
加強傳統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必須遵循的原則
傳統文化過度強調群體本位和強調主體的順應性,往往忽視了主體對自然、社會的能動改造,致使人的主體性在與自然、社會的協調融合中逐漸消失,導致一些大學生缺乏主動進取精神,在學習和生活中缺乏能動性。這些傾向在一定程度上對大學生主體性的發展有不可低估的消極影響。現時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須在對傳統文化繼承的基礎之上有所批判和創新,必須要適應時代潮流,更新觀念,并且要因勢利導。因此,我們在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既要有效利用優秀傳統文化中富含的愛國主義等資源,又要注意克服傳統文化的消極影響,注重鼓勵、培養他們的主動性和能動性以及批判意識和創新思維。遵循開放性原則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個長期的、系統的工程,高校要注意家庭的陶冶和社會的影響,應該建立一個以家庭教育為基礎、以學校教育為主體、社會教育作為校園教育的延伸的教育體系,從而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統化和社會化。對大學生進行有效地思想政治教育,學校要有開放意識,緊密聯系學生家庭、當地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門、相關的企業事業單位和社區,使大學生始終保持教育目標和方向的一致性?,F在的世界是開放、多元的世界,沒有一種傳統可以故步自封而不作任何改變。在經濟全球化進程日益加快的今天,外來文化以更加迅猛的態勢洶涌而至,使一部分大學生的精神狀況和思想道德發生了新的變化。冷靜面對復雜多變的國內國際形勢,廣泛參與世界文化的對話,促進各國文化的相互借鑒,保持和維護文化的多樣性,從而培養大學生的辨別能力,激發他們深厚的愛國熱情和民族感情,是高校的歷史使命。高校必須在弘揚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勇敢地敞開胸懷,博采各國各民族文化之所長,學習和接受外來的文化,使我國的文化事業融入世界文化大家庭,成為世界文化的領先者。
加強優秀傳統文化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的途徑
把優秀傳統文化全方位滲透于校園文化建設在校園文化建設中,保持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和導向功能。積極開展健康有益的傳統文化教育活動,可以使學生了解和學習優秀傳統文化兼容并包、博大精深的特質。有條件的高校應該建立文化研究機構,對傳統文化進行剖析與解讀,有助于師生對傳統文化的了解。開設有關傳統文化理論知識的選修課,增加大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理性認識。支持贊助師生出版發行傳統文化研究著作,經常開展傳統文化讀書會和各種學術研究活動。建立傳統知識走廊,教室內懸掛、張貼傳統文化名言警句;開展傳統文化藝術節。通過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途徑,把校園文化建設與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對學生產生直接或潛移默化的導向作用,深刻影響著莘莘學子的思想品德、行為規范和生活方式的選擇,也可以促進學校和諧發展。高校在結合二者的過程中,應該做好科學規劃,合理布局,還要引導大學生對傳統文化進行綜合創新,以期形成獨特風格。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相距甚遠,兩者存在諸多隔閡,這就要求高校潛心研究,認真解讀,通過有效合理的途徑與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引導大學生最大限度地去閱讀、接納、并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大學生品嘗意蘊深厚的精神食糧,樹立崇高的人生理想,把民族的振興與祖國的強盛作為自己義不容辭的責任。讓大學生在社會實踐活動中理解、接受根據大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點,可以采用社會實踐活動作為主要的方式。祖國大地散布著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有效地利用當地豐富的傳統文化資源,讓高校學子們走入基層,開展各種社會實踐活動,能使大學生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使他們在實踐中體驗和豐富理論,進一步加深對理論的深刻認識,還可以思考傳統文化的弊端和未來發展方向。高校要重視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將社會實踐作為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優秀傳統文化的有效載體。大學生參觀殷墟遺址等文化古跡,可以體會古代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與現代傳承;參觀濰坊風箏、木版年畫的發展歷史,觀看風箏、年畫的制作過程,可以零距離接觸傳統文化,接受愛國主義教育,同時培育民族精神。高校要把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質作為首要任務,不要舍本逐末,要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從組織實施、管理機制和考察考核等幾個方面認真落實,保證每一個大學生都能參加社會實踐,大力提高社會實踐的針對性、實效性、吸引力,真正讓傳統文化陶冶大學生的情操,培養他們的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最終取得理想的德育效果。
作者:帖偉芝 單位:河南財政稅務高等??茖W校信息工程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