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成本管理論文
一、設計要素的積極影響
1.建筑面積
由于建筑面積外墻結構(包括門窗、幕墻、墻體、外墻飾面等)的長度與單位面積之比的比率關系,建筑面積越小,單位建筑面積的造價反而越高,以普通住宅設計為例,居室越少,單位面積造價呈上升勢態,這就可以看出其實廚房和衛生間的單位造價是高于居室的,也因此居室數增多而通常廚衛的面積不會同比隨之遞增,拋開建筑設計的專業角度和造價角度來看,很多對房地產不甚熟悉的人通常疑惑,為什么住宅設計中小戶型較少,因為實際設計中多設計三居、四居有利于降低開發商成本,當然不是無限制增大面積都能夠節約造價的,結合工程實際和使用條件,在特定的范圍內合理運用面積與造價之間的微妙關系,就能夠達到最優的成本控制。
2.建筑層高
在建筑平面上,建筑層高對建筑面積并無影響,在豎向上卻直接影響到內外墻體及其飾面的面積,層高的增加使得建筑的總高度增加,與之相關的還包括相關基礎設施隨荷載的增加而改變,分隔構件與內外墻體建材的增加,甚至與其相關的水、電、暖、空調等設備的增加,施工期間腳手架、水電暖的附加增加,模板安裝,施工難道均有所增加,顯然工程造價隨之增加,根據科學測算與經驗總結的綜合結果,層高每增加0.1m建筑總成本增加約3%。
3.建筑平面
建筑平面是建筑設計中最直觀的要素,更直接影響著建筑造價的高低,復雜的建筑平面使得房間內的功能分區、結構設計都更加復雜化,更直接使建筑外墻(包括土方開挖、散水結構等)與墻面飾面材料、屋面等諸多費用增加,所以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在沒有特殊要求的條件下盡量簡化建筑平面的復雜程度,平面形狀復雜程度與建筑工程造價成正比變化。通過近年來眾房地產開發的實際數據與經驗表明,常見的建筑設計中,最經濟的建筑平面設計形狀是正方形、矩形,其次是L形、工字形,不規則平面造價最高。正方形當然不可能是唯一的建筑平面設計形式,片面追求降低項目成本是不可取的,建筑設計優化設計倡導在滿足當前項目定位和實際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有選擇的簡化平面,在經濟的基礎上美化建筑造型,綜合實現房地產開發的經濟效益最大化。
4.結構選型
以一個工程設計招標為例,招標文本簡述如下:擬技術援建某熱帶多雨潮濕氣候的國家體育中心一座,看臺配置2200個坐席,同時滿足藍球、足球、室外球類練習場地以及群體集會場所,投資限額為2800萬元,多家設計單位前來投標競標,第一投標人總體設計方案為整體鋼筋混凝土殼體結構,建筑面積4500m2;第二投標人總體設計方案為鋼筋混凝土看臺結合罩棚設計,建筑面積1950m2;第三投標人總體設計方案為整體鋼架結合鋼筋混凝土看臺,建筑面積3730m2,均包括體育館和各種室外球類練習場且同時滿足招標技術要求的坐席數和總體造價限額。投資方該作何選擇呢?根據多年海外援建工程項目的經驗積累,除正常招標考慮范圍外,還要綜合考慮機械設備和折舊費率和建筑材料的運輸損耗,與國內項目不同的還有人工單價相對較高的特點,一般規模的體育場單位面積的工程造價范圍在6000~7000元/m2,一般規模的體育館單位面積工程造價范圍在9000~10000元/m2,體育館建筑投資要高于體育場近三成左右,具體造價因不同國家和地區以及規模大小和使用要求的不同而有所變化,在此實例中可以看出,一標體育館4500m2,取最低單位造價估算價格為9000元/m2,體育館的估算投資為4050萬元,二標體育場1950m2,取最高單位造價估算價格為10000元/m2,,三標體育館為3730?,取最低單位造價估算價格為9000元/m2,體育館估算投資3357萬元,三者對比可見,二標估算總價為小于招標總額2800萬元,仍有盈余,還可建造室外工程,包括足球場、籃球場、網場,二標在結構設計上避免使用鋼結構,解決了潮濕環境鋼材腐蝕的問題,從各方面來看,選擇不同的建筑結構設計方案對整個建筑工程造價的影響是相當大的。
二、設計過程中因素
1.設計時間的合理利用與安排
在現實工程項目建設過程中,大多對縮短工期,質量堪憂屢見不鮮,其實過程時間不充足的問題不僅僅存在于施工過程中,對于工程設計來講保證充足的設計時間更是完成一個成功設計的重要前提。投資方節約時間成本,壓縮設計師設計時間,設計方案不但需要縝密的思考也需要突發的靈感,而結構設計不但需要精確的計算更需要反復的校核,不同的方案橫向縱向的對比,緊促的時間要求下,很多“不必要”的關鍵步驟被現實中的“經驗值”所替代。
2.結構的可靠性和經濟性之間的矛盾
科學的設計方法就是要求在可靠性和經濟性之間選擇一種最佳方案,使結構既有必要的可靠性又有合理的經濟指標。出于對建筑結構的穩定性和安全性考慮的大前提條件,保守估算在設計階段相當程度的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費,無謂的提高了建筑工程造價。
三、結語
近年來對于容積率、建筑節能、營造城市空間等政策和設計理念的要求下,很多建筑設計不得不為之被動的作出改變,在政策層面上為此作出的改變會使得項目獲取國家或地區在相關政策要求上的支持與優惠,這對提高建設項目的經濟效益是不無裨益的。另外,在建筑設計的過程中,通過經濟核算人員主動地參與到筑設計的過程中實現改變原來設計門與經濟核算部門脫節的情況,將經濟及成本理念在方案未成形之前引入筑師的設計工作,使建筑方案能夠貫徹成本意識,降低投資。加入設計費的投入降低建設目的成本,這種說法是符合價值工程理論的,建筑設計環節在整個工程建設過程中,無論是適合人民大眾的實用型建筑還是定位高端注重設計思想表達的標志性建筑,根據項目的不同定位功能需要,力求達到經濟效益最大化,而不是成本最低化的要求,才符合真正意義的建筑設計要求。
本文作者:宋傳洲 單位:北京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