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文學思想論文
在阿來的小說中,我們也清晰地看到了民族主義和宗教神秘主義的色彩。在《塵埃落定》中,阿來反映的是土司制度的消亡這一歷史事件。而土司制度本身就是當時藏族地區所特有的一種封建的社會制度,阿來之所以從此處著墨,就是在挖掘自己民族的一些東西。在人物的塑造上,“傻子”少爺讓我們既看到了藏族人所特有的粗獷,也看到了漢族人所應有的細膩和精明。爾依、索郎澤郎等人讓我們看到了藏族男子所特有的粗獷、豪放以及好斗。塔娜等眾多女性人物讓我們看到了藏族女子當時的社會地位等問題。書記官翁波意西以及書中出現的眾多喇嘛讓我們看到了宗教在當地的重要地位。可以說,《塵埃落定》整部書都是在寫土司的內部問題,整部書實際上就是康藏地區解放前的一個歷史縮影。
一、浪漫主義和唯美主義的抒情特色
在世界范圍內,泰戈爾首先是作為一名詩人被大家廣為接受的,在他的詩歌中我們看到了詩人對理想世界的熱烈追求,看到了熱情奔放的語言、瑰麗的想象和夸張的手法,在藝術上強調對美的追求,對象征手法的大量運用。這兩種主義與他所擅長的詩歌體裁以及社會現實的完美結合,使得泰戈爾的抒情詩在外在形式上成為了一種美的典范。例如《園丁集》中“我的心是曠野的鳥,已經在你的眼睛里找到了天空。你的眼睛是早晨的搖籃,你的眼睛是繁星的王國。我的歌曲消失在你眼睛的深處。”[2]再如《飛鳥集》中,“河岸對河流說,我無法留住你的波濤,讓我把你的足印留在我的心上吧!”[3]像這樣的例子在泰戈爾的詩篇中真是數不勝數,它的語言是熱烈奔放的,想像是瑰麗神奇的,抒情是波濤洶涌的,同時我們可以看到很多比喻、比擬、象征手法的應用。
在阿來的小說中我們也明顯地看到了這種浪漫主義和唯美主義的抒情特色。“那是個下雪的早晨,我躺在床上,聽見一群野畫眉在窗子外邊聲聲叫喚。”[4]“兩頭牛并排著,在一個兒童的牽引下,用額頭和肩胛的力量挽起一架沉重的木犁。”[5]“我回過頭看看身后,只見一條黃褐色的大路直直地穿過碧綠草原,一些云停在長路的盡頭天地相連的地方。風在草海深處翻起道道波瀾。”[6]《塵埃落定》中的幾段描寫,讀起來很像輕快的小詩,展示了阿來小說中特有的朦朧的詩意美,其實,這就是浪漫主義和唯美主義在語言文字上的一種表現。
二、“愛”的思想和普世觀念的呈現
周爾琨先生曾說,“作為‘愛’的宗教崇奉者,他愛人,愛神,追求‘梵’‘我’合一。在他表面平靜的思想的海洋里,潛伏著通向現實生活的、壓抑不住的激流。愛國主義和民主主義思想滲透在他的泛神論的宗教中,成為他思想的支柱”。可以說,“愛”的思想和普世觀念是泰戈爾文學思想的精華,在他作品的背后,永遠閃爍著人文主義的光彩,散發著對全世界人民深深的愛。在《詩集》中他曾這樣呼吁:“世界今天因仇恨而精神錯亂、發瘋發狂,沖突是殘酷的,痛苦連綿不絕,道路曲折,貪婪的束縛錯綜復雜,萬物都在呼求你的新生,啊,生機無限的你,拯救他們,發出你永恒的希望之聲,讓蜜汁無窮的、愛的蓮花,在你的光明里展開它的花瓣。啊,安寧,啊,自由,以你無窮的慈悲與善良,從這世界的心上抹掉一切污點吧”!
仔細分析阿來的小說,我們也欣喜地發現了“愛”的思想和普世觀念。首先從整體上看,阿來的小說都取材于自己的民族,他并不是在寫異鄉異聞,而是在寫一種原始狀態的人和魂,他還沒有離開原始的寫作,他的精神依然在那片神奇的光芒之中。他是帶著一種感情在創作,懷著對自己故鄉、對自己民族的深深的愛在創作。而《空山》中,阿來更是將機村擴展到了我們的世界,過去的很多年我們和所有的機村人一樣,從封閉到開放,經濟的發展使我們忽視了對生態環境的保護,甚至在利益的驅使下破環生態、污染環境,逐漸走向一條自我毀滅的道路。《空山》呼吁我們關注的當下生活的這個世界,呼吁我們去實現一次全人類的自我救贖。阿來所展示的是對全人類的博愛、無疆的大愛。在生態環境問題日益嚴重的今天,《空山》所關注的是人類如何生存下去的問題,普世觀念顯露無遺。
綜上所述,我們的作家要放寬自己的眼光,廣泛吸收世界文學中的優秀成分,作為自己創作的“養分”,然后以自己國家、民族以及自己所關注、所熟悉的材料作為土地,創作出根植于這片土地,有充足“養分”的作品來,最后回歸到一個具有普世觀念的層面中去。這樣就可以讓我們的民族文學更好地與國際接軌,更好地走向世界,所謂“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就文學創作而言,應該就是這個道理了吧。
本文作者:郭峰 單位:山西大學文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