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安全教育論文
一、高職院校安全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安全教育內容和方法有待改進
“90后”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活躍、開放,各類新情況、新現象、新問題不斷涌現,傳統的理論說教已經不能從思想上、根源上解決安全問題。教育內容須從傳統狹義的安全教育向大安全教育層面拓展。針對馬加爵事件,重慶大學生傳銷事件,北京大學的學生自殺事件,中南大學女生被殺事件,清華大學、復旦大學生投毒事件等典型案例進行專題討論。教育內容和教育方式應做到與時俱進、創新發展,使安全教育進課堂,課程化。
(二)心理健康教育有待加強
大學生心理安全問題日益嚴重,很多安全問題都是由心理問題而引起的,因而,在安全教育中要特別重視心理健康教育,將心理健康教育常態化。高職院校要加強學生人際關系、環境適應、健康人格、心理衛生知識、挫折應對以及心理疾病防治等方面的教育工作,變問題出現后的“堵”為預防性的“導”。
(三)安全教育隊伍責任心與素質要提升
部分高職院校安全教育管理人員忠于職守不夠。有的學校不重視安全教育管理,保衛處人員不足,校園巡檢往往是從學院其他崗位抽調年紀較大的人員上崗。他們由于缺乏專業知識和教育與管理經驗,工作積極主動性不強,對一些安全事故的警惕性、甄別和處理方面束手無策,無法應對來自校內和學校周邊的各種安全威脅。
(四)文化安全與國家安全教育的意識淡薄
高職院校涉及文化安全和國家安全的教育很少,部分學生對文化安全和國家安全形勢并不感興趣,文化及國家安全意識依然模糊。近十年來,日韓、歐美流行文化的沖擊,特別是中、日、菲的領土爭端,部分學生擁有一顆熾熱的愛國心,但在行為方式上缺乏理性分析,易被不法分子所利用,高職學生急需文化背景和國家形勢方面知識的學習。
二、高職院校學生安全教育對策思考
(一)拓展安全觀教育內容
習主席說:“空談誤國,實干興邦。”我們應該轉變安全教育“無用”、“空談”的思想觀念,真正將安全知識融入課堂教學,融入日常生活之中。拓展安全教育內容,增加傳統和非傳統安全知識的學習。從新生入學到畢業,持續加強法律法規知識、校紀校規常識的學習,開展日常安全防范知識學習與演練、心理健康知識教育、網絡知識教育、求職安全教育,增加文化安全和國家安全知識的教育。
(二)落實文化安全與國家安全教育
要針對高職學生理想信念模糊,價值觀扭曲等現象,加強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要在文化課教學中讓學生了解一定的國家安全知識,結合法律基礎課教學和職業道德教育,引導學生樹立國家文化安全的憂患意識和維護國家安全的責任意識及法制意識,并納入思想政治教育體系之中。
(三)提高學生心理健康素質
積極探索符合高職院校學生心理特點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建立科學的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管理體系。在學院范圍內形成“院心理健康教育領導小組—學工處心理中心和院心協—系心理中心—班級心理委員—寢室心理信息員”五級網絡構架,進行及時有效的心理危機干預。將大學生心理咨詢和大學生心理健康輔導相結合,通過專家講座,建立調查系統和心理健康檔案,開展心理健康普查、心理咨詢和治療,及時跟蹤反饋。根據學生特點編寫校本教材,開設“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組織心理學專業教師進行講授。同時,建立網絡心理咨詢、網上心理輔助治療和心理咨詢反饋系統;以學院心理網站為載體,創設心理知識學習、交流園地,多種形式對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四)重視網絡安全教育
針對部分學生沉迷于網絡游戲、網聊、網戀、網絡色情、網絡犯罪等現象進行正面教育與引導。加強網絡安全教育,打好網絡輿情引導的主動仗。大力弘揚“紅色”精神,封堵“黑色”侵襲,刪除“黃色”污染,疏導“灰色”偏差,引導學生提高網絡信息辨別能力,幫助高職學生建立牢固的,經得起考驗的思想防線。建立安全教育網站,宣傳、普及法律法規。將國家安全教育、信息安全教育、校園治安教育、社會活動安全教育、“三防”安全教育等知識開展網上宣傳,結合真實事件、案例進行網上教育,提高學生自我防范、自我抗險能力。
(五)健全安全工作組織機制
調動學生積極性,成立學生自治組織,如校園護衛隊、安全工作組、心理委員會、網絡信息組等。學校定期召開工作例會,了解學生對安全教育工作的要求及安全工作存在的隱患。在校外活動(實習實訓)中,外出期間指定安全負責人,隨時與學校保持聯系,防止出現管理真空。實行家校聯合教育,形成教育合力。
(六)完善安全管理隊伍的責任機制
自上而下,逐級落實安全責任制和崗位責任人,簽訂安全管理責任狀,將安全責任落實到人,夯實工作機制和監管體制。發揮輔導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同時充分發揮學校各職能部門的作用,在教務處、學工處、學生保衛部門的協調配合下,聯合班主任、思想政治課教師齊抓共管,對學生開展針對性的安全教育。加強安全教育專職隊伍建設,對專職安保人員進行不間斷的安全知識培訓,提升校園保衛人員的政治素質、知識水平和管理能力,增強他們的政治敏銳性和工作責任感,提高對敵對勢力、法輪功等邪教組織破壞活動的警惕。
(七)打造特色安全文化
我國要將安全教育的形式教育轉變為實用教育,積極推進高職院校安全教育常態化。抓住重要節假日,開展豐富多彩的安全教育活動,營造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圍。通過校園宣傳欄、校報、安全手冊、圖片、影視展等形式,就防火、防盜、防疫、防災以及校園惡性事件的應急處理,積極展開宣傳、培訓、演練、救助等安全普及教育活動。讓學生明白,安全責任無小事。要使安全教育深入人心,形成一個以人為本、促進人全面發展的精神文化氛圍。
本文作者:周瑩 單位:西安航空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