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健康教育論文
1入院初期的健康教育
①入院教育本組產婦入院時,應給予熱情的接待,主動、細致向產婦及家屬詳細介紹產科的環境情況及住院期間的注意事項,醫院的各項制度、主管醫生及責任護士(助產士),消除患者的陌生感,增加對醫務人員的信任,同時應安排適合不同產婦的病房,為產婦提供一個安全、安靜、舒適的環境。產婦入院后,應詳細評估產婦的情況,了解產婦的生理和病理狀況及護理需求,為制定合適的護理方案提供依據。②心理護理及健康指導:產婦來到陌生的環境及對本身疾病認識不足而產生緊張恐懼心理,這就要求我們在護理時應盡可能消除患者的緊張心理,熱情、主動與產婦溝通、交流,耐心向產婦講解臨產后各種生理變化及正常分娩的過程,減輕無助感,增加對分娩的自信心,關心及愛護他們,及時解答產婦及家屬的疑問,使他們積極、主動配合治療和護理,以利于順利分娩。在飲食上應保證營養和能量供給,鼓勵產婦進食高蛋白及高維生素、高鈣的飲食,并補充足量水,使產婦分娩時有充沛的精力和體力。③對患者家屬進行健康教育:在疾病恢復中,患者家屬的積極鼓勵對患者疾病的康復有重要作用,因此,健康教育應爭取家屬的配合和參與。受過良好健康教育的患者家屬能夠給產婦積極的引導和安慰,尤其是產婦分娩過程中家屬的鼓勵和支持的力量是無比的。
2分娩期健康教育
①第一產程:此期隨著胎兒的逐漸下降,子宮口緩慢擴張,產婦會有陣發性腰痛、腹痛等癥狀,此時助產人員應守護在產婦身邊,告知產婦分娩疼痛是每一位產婦必經的經歷,并耐心聽取產婦感受,表達對其疼痛的理解和同情。指導產婦采取一定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減輕這種疼痛,如腹式深呼吸、熱敷、按摩、放松等,或陪伴在病區適當活動、聽聽音樂、講講笑話、使其注意力分散而減輕疼痛。同時要根據個體化需要測量生命體征、服藥、輸液以保證產婦各項指標符合陰道分娩要求,防止意外發生。②第二產程:此期從子宮口開全直至胎兒娩出,產婦會有緊張和恐懼感覺,所以助產士應一直陪伴在產婦身旁,可以握手、撫摩等方式給予安慰和支持,緩解、消除其緊張和恐懼,出汗多可使用毛巾擦試,指導產婦在宮縮時正確配合助產士屏氣和向下用力的方法,宮縮間歇時囑其全身放松,使機體得到充分休息,并及時補充能量及水,以保持體力充沛。適時鼓勵、表揚產婦,增強其自信心。密切檢測胎心音及產婦的生命體征變化,尤其是血壓、心率和自覺癥狀等,如發現異常應及時通知醫師,共同處理。胎兒娩出后需立即清理呼吸道,并告知產婦嬰兒已安全降臨,讓產婦放心休息。確定新生兒一般情況良好后助產人員應在斷臍后將其抱給產婦,讓其辨認嬰兒性別,進行系手圈、按拇指印、注射疫苗等常規處理。③第三產程:待胎盤、胎膜完整娩出后,向產婦宣講早接觸、早吸吮(即新生兒娩出半小時內裸體與母親皮膚接觸并吸吮,時間不少于30min)的意義,這樣做可促進汁分泌,增強子宮收縮、減少產后出血、增加母子感情。④第四產程:分娩結束后,要注意給產婦保暖,提供易消化、營養豐富的食物。必要時協助產婦更衣。母嬰留產房繼續觀察2h,每半小時測血壓、脈搏、呼吸及子宮收縮情況等,無異常情況,送母嬰同室休息。⑤產后健康教育:產后4~6h,鼓勵產婦及時排尿以防膀胱充盈影響子宮收縮而致產后出血,如不能自行排尿,可用熱敷、暗示、聽流水聲、針灸等方法,必要時導尿。保證產婦有足夠的營養和睡眠,鼓勵早期下床適當活動,多飲水,多吃含纖維素食物,以保持大便通暢。及時更換會陰墊,保持會陰清潔、干燥,每天用消毒液擦洗2次。教會產婦正確哺乳方法,講解按需哺乳的重要性,耐心熱情地解答父母護理孩子的各種問題,指導產婦和家屬做好新生兒日常生活護理,開通母乳喂養熱線電話,24h為年輕的父母解答相關問題。
3出院指導
①出院前1d,護士應向產婦做出院指導教育,告知產婦在出院后應保證合理的營養,適當休息,堅持純母乳喂養4~6個月,保持個人衛生尤其是會陰部清潔,保持健康的的心態以適應新的角色。特殊情況暫時不宜喂母乳者,協助人工喂養,并指導如何保持泌乳。②宣傳避孕方法,一般產后42d應采取恰當的避孕措施。③對仍需用藥的產婦告知繼續用藥的目的、用量、用法、注意事項、告知復診時間及聯系電話。
4討論
健康教育的宗旨是通過宣教使家屬和產婦能夠充分認識到剖宮產術的利弊以及自然分娩的優越性,將產婦的恐懼心理減輕,為自然分娩樹立起信心,并將自然分娩的成功率提高。階段性持續健康教育拉近了產婦、家屬和護士之間距離,同時也體現了對產婦的尊重與支持,增加了產婦對醫護人員的信心,并提高了護理服務的質量和滿意度。階段性持續健康教育可以縮短醫務人員和產婦之間的距離,最大限度的滿足產婦的需求,使其掌握產前、產時和產后各階段的健康知識,使孕婦順利度過人生最難忘時刻,體現以產婦為中心的人性化服務。
實施階段性健康教育,提高了治療效果及護理滿意度,使產婦最大限度的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也調動了家庭參與保健積極性,減少不良情緒造成的難產,縮短了平均住院天數,提高了產科質量。出院前的健康指導及電話回訪,提高了產婦自我保健能力,使患者掌握了復查的指征及日期,也使得康復護理延伸了范圍。良好護患關系的建立,提高了護理服務的滿意度,同時有利于對產婦的隨訪及提供健康指導。實施階段性健康教育也提高了護士的自身素質,拓展護理人員知識面,特別是語言溝通能力的提高,使每一位產婦得到最佳的宣教和最優質的服務。
本文作者:李月華 單位:安徽省宿州市第一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