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健康教育論文
1注重特色
一是編印健教資料,推廣健教處方。在門診大廳設立了健康教育資料取閱處,每天免費向患者及家屬提供中醫藥特色健康教育處方、和各種健教資料。各病區設置健康教育資料取閱處,供患者免費取閱,科室還根據患者需求不斷更新內容,滿足患者需要。
二是推行全員健康教育。中醫醫院要將健康教育咨詢融入日常診療工作中,在工作時要及時充分履行健康教育職責。病人入院后,醫護人員須密切配合,利用查房、巡視病房、護理等及時與患者交流溝通,適時向患者傳授中醫藥養生保健和疾病防治知識,并進行規范化健康教育。
三是開展健教大課堂,推行重點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大課堂是中醫醫院開展中醫特色健康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在實踐中,由醫務、科教、防保等科室牽頭負責,精心選派各科專家主講。2012年,我院就舉辦各種進鄉村、進社區、進家庭義診活動和健康講座19場次,聽眾達四萬余人次。發放健康教育資料6000余份。走訪社區居民近700戶,建立居民健康檔案并發放“居民優惠就診卡”1300份,取得了良好效果。
2拓展形式
構建立體化健教網絡在實踐中,我院創新運用當地報刊、電視、電臺和院內電子顯示網絡、健康教育櫥窗等宣傳普及中醫藥健康教育知識,形成了全方位立體化健教宣傳網絡。
一是在門珍及病區,因地制宜地設立內容豐富、科學實用與轉業業務相應的中醫藥健康教育宣傳專欄,除介紹中醫藥基本知識、診治原理外,還普及藥食同源、治未病等與人們生活習慣息息相關的知識、方法和養生保健理念,并確保適用性和安全性,取得了實效。
二是利用內部有線電視網絡,在大堂、病區、門診候診區及輸液觀察室等處每天播放中醫藥健康養生講座。截止目前已播出400余集,使健康教育宣傳在全院基本實現全覆蓋,受到患者及家屬好評。
三是為了推動健康教育宣傳向縱深推進,在襄陽主流媒體———《襄陽晚報》開辦了“中醫中藥”專版,與襄陽電視臺合辦了“中醫與健康”專題電視欄目。此外,還利用社團報刊,如《襄陽老齡》、《城市客運報》、《主流生活》雜志及院報———《襄陽中醫》等,多角度開展中醫藥健康教育宣傳,引起社會和百姓的廣泛關注。
3強化硬件建設
促進健康教育工作不斷發展環境是開展健康教育和營造中醫藥文化氛圍的良好載體。近年來,我院著力將健康教育工作與中醫藥科普宣傳相結合,強化硬件設施建設,促進了健康教育工作的不斷發展。醫院在房屋的建筑風格和裝飾上堅持突出中醫藥特色文化,努力塑造群眾喜聞樂見的內外部健康教育環境。醫院在門診樓開設了“國醫堂”和“治未病”門診,由近40位國家級和省市級知名中醫專家輪流坐堂應診。近年來,還不定期引進省內外知名中醫專家前來交流、坐診,運用中醫四診手法為患者一對一把脈問診,并傳授中醫健康保健知識,受到普遍歡迎。
為改善醫院內部環境,我院采用仿古木刻、浮雕、畫框等多種形式,在門診大廳和住院樓制作了四季養生知識和古代名中醫浮雕文化墻,在門診和病區內張貼充滿溫馨和諧,體現人性化關懷的宣傳標語和中醫藥文化對聯,并將名醫故事、中醫故事、中醫藥科普知識等內容融入文化裝飾中,營造出了濃厚的健康宣教和中醫藥文化氛圍。讓人們在感受、認同和理解中醫藥文化的同時,達到潤物細無聲的健康教育效果,從而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
隨著環境的不斷改善和文化建設的深入,醫院健康教育工作不斷向前邁進。不僅有力地維護了百姓健康,也擴大自身影響和社會聲譽,推動了醫院的科學、快速和可持續發展。
本文作者:李宏印、胡文穎 單位:湖北襄陽市中醫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