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3 | 學前教育論文
在教學中,在選取練習曲的時候,應刻意多選取那些左手織體適合兒歌伴奏或由兒童歌曲改編的作品,為學生學習兒童歌曲即興彈奏打基礎。在兒歌彈唱的教學中,盡量選用現行幼兒園使用教材里面的歌曲,讓學生盡早熟悉幼兒園的教材。根據一線教師的教學實踐,慢慢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適合本校學生實際的校本教材。
一、教學計劃的制訂
根據中職學前教育學生課程開設情況,鋼琴的學習應該從第一學期開始,共計5個學期。因為一年級學生沒有學習過樂理視唱等音樂基礎理論知識,學習鋼琴會較困難。第二、三學期要參加教育教學見習、實習。學生學習鋼琴共4個學期,每學期周課時2節,共約144課時。在制訂教學計劃時,要注重適用性和可操作性。根據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和學生實際情況,建議在制訂教學計劃時,第一年重點對學生進行鋼琴基本彈奏技能的訓練,即彈奏簡單鋼琴練習曲和小樂曲;第二年的教學以提高學生的鋼琴彈奏技能為主,輔以兒童歌曲伴奏的練習,主要培養學生的兒童歌曲伴奏和即興彈唱的能力。
這樣的教學計劃,符合學生學習鋼琴的一般規律,具備一定的鋼琴演奏技能后學習歌曲的配奏,他們才有能力去完成簡單的配奏。而且,在學習兒歌彈唱的同時,要進一步加強鋼琴彈奏技能的學習。擁有更加全面的鋼琴演奏技能后,就能更好地配奏兒童歌曲。二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統一于鋼琴學習的過程中。
二、教學模式的選擇
由于中職學前教育專業的鋼琴課為每周2課時,課時與學生人數的限制使中職學校不可能選擇音樂專業的“一對一”的教學模式,而是在以小組課為主的基礎上加上集體課和個別課。
集體課,是指一個班級統一上課,一節課教學目標一致,教學內容一致。其優點是節約教育教學資源,適合于沒有基礎的學生或初學者。但是當學生掌握了一定的彈奏技能時,無法照顧到每個學生的個性差異,會造成接受能力強的學生“吃不飽”,接受能力較弱的學生“吃不了”的情況。
小組課,是指根據學生的學情,按照學生的能力、水平進行分組。每個不同的小組進度不同,教學內容也不相同,具有一定的指向性和針對性。但會挫傷一些學生的自尊心。個別課,就是傳統的“一對一”的教學模式,可以做到因材施教、有針對性。但針對學前教育專業學生人數較多,課時量少的情況來講并不適宜,耗費了教學資源。
因此,在中職學前教育專業的鋼琴教學上,教師應采取多樣化的教學形式,可采用集體課和小組課等相結合的形式授課,在課堂上要加強師生互動,多增加學生動手演奏的機會,既保證教學進度和教學目標的完成,也要照顧到學生的個體差異。
中職學前教育專業的鋼琴教學是新時期下需要改革和創新的課題,很多專家和一線教師都在對這個課題進行研究和探討,作為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必備的重要技能,鋼琴的學習既是學生成為一名合格的幼兒師資的重要組成,也是提高學生個人素質的重要方面。期望個人的教學體驗能對本學科的教學與改革做出一點貢獻。
作者:馬艷芬 單位:昌吉中等職業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