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能體現出一個時代的人所共有的思想和追求,是體現一個時代的政治、經濟、社會、藝術等多方面的文化集合體,時代的歷史變遷演化成服飾的組成部分反映在當時的服裝中。它的形態取決于社會環境,又隨著人們的生活需求而不斷變化。因此,服裝設計以時代背景與人文思想為基點,進行其流行趨勢的預測與分析。慢設計理念反映在現代服裝設計中,承載著現代人的生活風尚,并以慢設計理念為基準,演化出較為新穎的設計思潮。
1永久性設計
永久性設計是慢設計理念的重要組成部分,又稱永恒設計。不會跟隨時代流行,有獨立的存在空間和群體,以可持續的觀點呈現出新的觀點。用簡約的硬線條組成的曲線,剔除不必要的繁雜材質,同時也要求高密凝練度,不會輕易造成形態上的不穩固,以它的超長使用次數來延長壽命,而簡約成線的設計也不會受到時代變化的影響。以形態設計而言,各種設計風格或趨勢都有自己的壽命形態,以一種形態固定的風格在形態上沒有太大變化。因此,在服裝中的永久性設計可看作是對流行不敏感,以經典形式所表現的單純固定曲線的特性。順應人體曲線的簡潔線條構成的經典設計風格,允許特定范圍內的形態變化,裁剪及其節制,形成結構的分割線通過簡化來尋求機能性,是可以持續百年甚至以上的設計類型。可在品牌服裝中領略其設計壽命的持續程度,如夏奈爾;除細節、面料變化以外基本原型一直持續至今;Burberry的格子持續一百余年稱之為英國傳統服飾;以大眾服飾被接受,以西部牛仔得名的牛仔裝可以說是帶有美國歷史的服飾,之后雖以各種形態出現,但其以基本牛仔的面料制成的服裝扔在持續牛仔特有的風格和感覺。此外,還有阿瑪尼、CK、LV等都在以固定風格延續。慢設計的可持續性在服裝品牌中達到一種安定的效果,能在復雜多變的服裝流行中可持續它原有的風格。
2概念設計
作為慢設計理念的一種表現,概念設計即永恒設計之后,賦予設計生命無限延長,并富有更深層次的創造性與獨立性。包含慢設計中以人為本的理念,強調設計者的主觀思想,以“無形態”的量體,不局限于具體的客觀規律,憑借設計觀念與思維做出解析,并在其過程中產生新的設計形態。以獨立的設計形式構成,運用形態變化和空間分割來滿足需求者的任何一種形態,對習慣工業化環境的現代人提供新的視角,營造和諧自然的氛圍,同時增添藝術氣息,引領新次元的感知能力。在現代服裝設計中,人的主觀理念成為品牌形象,形成概念式服裝品牌。更多概念服裝表達的是設計師的思維、感知、意念構成的場景。具體表現為忽略造型,用少數的原色塊進行簡單拼合或幾何形排列,或顏色統一,用服裝廓形和立體造型僅表達一種或兩種設計語言。都是以點線面的關系把視覺焦點集中簡化,使其形成概念上的空間。先驅者將藝術家的理念與服裝結合,將服裝帶入藝術范疇,那就是伊夫•圣洛朗的蒙德里安裙。主要設計表現以藝術作品的抽象概念為主,除最基本的廓形以外,把服裝其他部分忽略,僅以簡單的連衣裙結構去表現。相反,像三宅一生的作品忽略顏色,用廓形與結構表達褶皺的變化形態,使其以概念的形式給鑒賞者留下深刻印象。這些設計師的作品成為服裝的經典之作,以藝術形態塑造獨特風格,并在業界得到了肯定。近年來興起的無印良品,以概念設計為載體,傳達慢設計理念。產品中沒有多余裝飾的設計,通過節制來追求單純美學,有“無設計”之稱。所有產品色調統一,用級少數的顏色,強調空無概念,以象征符號的形式滿足現代消費者的時尚需求。尋求慢生活為主導的現代設計理念,表達一種靜止的狀態,頗有以不變應萬變的內在性。
3天然材質手工設計
天然材質的運用一直是人類研究的永恒主題,慢設計所表達的“回歸自然”體現人們對城市的倦態,須自然的和諧凈化疲憊的心境。趨于這種社會現象,近年來純天然面料的研發得到快速發展,天意梁子就是以取之自然的品牌原則結合現代設計理念得到了業內的肯定。采用純天然面料進行加工,堅持面料開發與創造,注重原創設計,以自然和諧的氛圍塑造品牌風格。現今,諸多服裝設計師的策略逐漸轉向天然材質無公害加工,而最好的條件就是手工業制造。從工業大量生產慢慢趨向于獨一無二的單品。設計師的面料開發與手工技術的結合讓服裝頗有藝術風味,雖需很長時間但人們愿意投資到設計師的創意和工藝的精湛,甚至置身其中。手工的起源來自各民族的傳統服飾、紋樣等,因此提起手工業不得不提到民族性。民族元素與現代設計的結合在21世紀成了服裝設計的一種趨勢,設計師們挖掘歷史,探索傳統民族服飾的奧秘,再將其運用到現代設計中,這似乎是每個服裝設計師的必經之路。民族元素在設計師的巧妙運用中相互融合、升華,最終以符號的形式展現出來。傳統民族風格保留古時期較為原始的生活狀態、心里因素、時代背景,屬緩慢發展或停留的形態,不會受到外界干擾而保存自己的固有,能持久的流傳。帶有民族風韻的天然手工服飾,在慢設計的推動下,將崇尚自然、回歸原始的理念融入其中,在現代服裝設計中發揮重要作用。
4再利用、再創造設計
工業革命的轉變帶來了“一切都重新設計”的概念,聲稱之前的設計會“從搖籃到墳墓”,但現今所有的設計表象都在體現“從搖籃到搖籃”的思想。換言之,某件東西使用后不會被扔掉,而是重新誕生或安全地回到自然的循環之法規。慢設計理念所表達的就是把“可回收反復使用”添加到設計里而提高其價值。把原有結構打破,重組新的形態,構成再創造的產品,最終實現可循環使用的目的。服裝中的回收利用可表現為回收材料的再創造。面料2次設計為典型,把使用過的不同面料和素材加以工藝技法,用加或減的手段來達到結構重組的效果。牛仔系列中的復古風格更像是舊衣砌成的古堡歷經滄桑,具有“甲之垃圾,乙之瑰寶”之稱。在現代服裝設計中,復古風幾乎在每一年時裝周都能占據一部分領域,頂尖品牌在發布會現場把完全不同于服裝的材質加入到服裝里去,例如:鏡片、金屬、鉆石、塑料、木制品等,甚至直接把摩托車的后車鏡或頭盔帶入服裝秀與服裝融為一體。品牌發布亦是如此,在日常生活中也是如此,服裝設計中的再創造已慢慢普及,越來越多的人去嘗試把自己的衣服進行加工變成另一形態來符合流行,甚至以此為契機掀起新的流行元素。
5復合功能設計
復合功能設計在現代設計中占據重要部分,在快速發展變化的時代,人們追求既簡單又多功能的產品形式。多功能以機能性為基礎擴展使用空間和頻率,像可解體的廚房用品、模塊式多用型家居、隨即變化的沙發等的家居用品,也有許多在生活中隨處可見各式各樣的多功能產品。慢設計最終要表達的是超越時代,創造擁有更高的價值和普遍性的經典,這些都會延長壽命以及符合可持續循環的概念。多功能設計自服裝出現以來一直在發展變化,在現代服裝設計中多功能設計與高科技技術相結合,升華為復合功能設計。早期,已經出現可以忽視季節變化穿著的多功能外套;隨意卸戴的絨、棉、毛等適合嚴寒季節的面料,又可將袖子、底擺等部分卸載,適應炎熱天氣。近幾年,運用高科技技術研發的面料在現代社會占據重要地位,特別是權威性競技比賽中,運動員所穿的運動服甚至能體現出一個國家的科技水平。運動服的功能已不僅僅是便于運動,已經升華到能幫助運動員提高成績。例如,模仿鯨魚須能更好的適應水流的泳衣;防止對方球員拉扯的高密度吸水排汗的球衣;厚度與紙張相似的登山服等。在慢設計理念影響下,具有復合功能的服飾慢慢得到了大眾的關注。除了運動裝之外,在日常裝中逐漸開始出現高科技研發的面料和服裝。服飾環境報告發表可以更換顏色的服裝,隨著溫度的變化感應顏色,被稱之為“變色龍”裝。在衣物內植入帶有功能性物體,像加入MP3,根據衣服的裝飾物操作功能鍵進行操作;加入風扇,可以為炎熱環境中的工作者服務,又可用來適應酷熱天氣等,在設計與科技結合下,服裝的發展變得趣味無窮。多樣的技能性與尖端科技素材的使用,也可稱追求過去、現在和未來的結合。
結語
慢設計順應了時代需求,給予設計界新的思考,明確了新的設計理念。在現代服裝設計中把慢設計傾向分為永久性風格、手工自然風格、再利用再創造、概念設計、復合功能設計五類。慢設計在現代服裝設計中體現出持續性與循環發展性,使服裝延長壽命,開闊適用范圍達到可持久使用的目的。同時,注重文化修養與藝術氣息,設計風格貼近自然和諧的韻味,嘗試解放服裝對人體的束縛。在服裝生產領域開始注重可反復使用材料的開發研究,開設了纖維研發中心,來滿足市場的高科技產品需求。在尖端科學技術生產中新商品更新速度快,為防止基準商品的淘汰,設計可變型或更換附件的商品,來緩解服裝的重復性使用帶來的單一性。在慢設計理念的推動下,服裝設計有了更科學的發展,在多樣化發展趨勢中奠定了更穩定的發展空間。
作者:吳春艷 單位:吉林大學服裝設計與工程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