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3 | 英語教學論文
一、改革醫用英語教學模式,培養實用型人才
新的模式以人才培養要求為標準,以高職學校學生的學習實際需求為目標,將學習與未來工作崗位有效地結合起來,將工作任務注入課堂學習的每一個環節,使學生的一切學習行為都圍繞著學習任務而進行,其重點在于“做中學”,通過工作任務的完成來實現專業知識的學習與職業技能的培養提高,達到教學目標。這種教學模式要求知識與教學內容的重構,強調學生學習的行動與思維,著力于工作任務的單元化,教學行為的實效化,學習形式的多樣化,學習過程的步驟化及學習氛圍的情境化。在這一教學模式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了充分體現,教師的角色發生了轉變,由傳統教學過程中的主體、中心轉變為教學過程的組織者、指導者、幫助者以及目標達成效果的評價者。
教學模式的變革導致教材需求的變化,傳統形式編寫的英語教材已不能完全滿足這一教學模式及教學目標的需求,不能滿足英語教學過程、學生的學習需求和社會對人才的需要,這就要求教師通過多種渠道獲取大量的教學信息,重新組織教學內容,精心設計教學環節,努力改進教學手段,以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和社會需要,促成英語教學中語言知識、語言技能和醫學專業知識、醫學專業技能的有效銜接,達到教學目的,實現教學目標。
二、注重英語教學銜接,提升英語教學實效
現代社會的快速發展導致人才需求標準的不斷變化,社會對高職醫學專業的畢業生需求也轉化為“外語+專業”,英語教學與其他學科相融也亦步亦趨,這一形勢也促使高職醫學專業英語教學模式必須改革。在英語教學中必須要注意以下問題:一是英語教學的銜接性,即基礎英語與醫學專業英語如何有效銜接。二是學生在校期間英語學習的連續性,即課內教學學時與學生課外英語學習的時間有效保障。三是學生所學英語的實用性,即所學英語技能在將來工作中具有一定的實用性。要使這些問題得到有效解決,醫學英語教學就必須將學生學習的醫學專業課程與英語教學結合起來,相互交叉融合,保證英語教學課時足量,加強課外語言實訓,達到相互鞏固的目的。
筆者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在大學英語教學階段采用模塊化教學的方式,即:將聽、說、讀、寫、譯分解成相應的聽說、讀寫、譯三個模塊,在不同的時間段內集中訓練學生不同的英語技能,根據高職學生英語基礎的實際情況,提供相應的語言練習內容,幫助學生找出有效地學習和練習該模塊的方法,進行重點突破,以提升學生對英語的學習信心,促成學習目標的達成,提高英語教學質量。
由于有外籍教師,還采用了合作教學模式,由英語專業的中國教師與外教共同管理課堂組織教學,將本土文化與異域文化深入到學生英語學習過程中,激發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在學習英語的同時,了解了不同文化的規約及人文價值觀,提高了人文素質,教書育人的目的得以實現,同時也體現了高等教育育人的屬性。在醫學專業英語教學中,采用基于工作過程的系統化教學模式,將教學內容重新整理,使教學內容情境化、模塊化,使其更為合理、適用、實用。這樣既可保證學生在校期間英語學習的連續性,又可使學生將所學的英語語言基礎、技能與專業結合起來,體現出醫學英語的實用性,切實提升了英語教學的實用與實效。
三、創設網絡教學環境,改進醫用英語教學手段
積極使用多媒體、網絡技術等現代教學手段,改善英語教學條件,創設良好的英語學習環境,激發、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自覺性和積極性。在全球一體化的形勢下,教學媒體的多樣化、信息的快速獲取、先進技術的學習等無一不需要通過英語這一途徑,職業發展能力的提升、專業視野的拓寬、與同行的交流等,也需要利用這一語言工具。因此,大學英語教學也需要借助先進的教學手段來促進教學過程的改進,提升教學效果,以適應大學英語教學模式的改革。
近年來現代教育技術在各專業教學過程中已被廣泛應用,由于多媒體具有圖文并茂、音像生動的優勢,在英語教學中,它可以被用來創設教學情景、進行有效學習和會話交流,以激發和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激勵學生主動求知、探索。它豐富的信息資源、形象的圖像畫面展示使學生能夠通過眼、腦、耳、口來感知相關學習信息,加速理解和接受語言信息的過程,有助于改善學生的想象力、激發學生的興趣和保持較長久的注意力,從而使課堂教學情境真實化,使教師能夠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達到教學目的。
四、改進教學評價機制,促進英語教學質量提升
科學的考核能為英語教學改革和檢查學生語言學習效果提供積極反饋,是提高英語教學質量的必要保證。在現代教育技術環境下的教學過程中,教學模式、教學手段的改變迫使英語教學及其評價模式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傳統的教學與評價體系不僅無法較為完整、客觀地反映學生的學習情況,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多媒體技術下的英語教學的促進作用的發揮。因此,教學評價體系改革也成為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重點之一。
筆者結合教學實踐認為,在評價體系的改革方面,完全可以借鑒網絡繼續教育中的過程性考核方式,并將其與終結性考核相結合,通過教師和學生學習小組觀察學生在完成學習任務過程中的態度、質量及課堂表現,將教師評價、學生學習小組評價、學生的自我學習評價三者結合起來,利用多媒體的信息管理系統建立學生學習的電子成績檔案,通過對學習情況的記載和學習過程的評價得到反饋信息,對學生做出綜合性評價。過程性考核與終結性考核的結合可以使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得到監控,也能夠較為客觀地對學生的學習做出評價,使各種形式的評價成為有效行為,從而使評價體系的激勵作用得到充分發揮,同時也能彰顯使用現代技術教育手段教學的優勢。
總之,高職醫學英語改革勢在必行,大學英語教學與專業英語教學的改革必將會在高職醫用英語教學方面產生全面的、革命性的影響。它將使高職院校所培養的人才擁有更高的綜合素質,更貼近工作實際,更能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條件,從而服務于社會,推動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
作者:張玉琴 單位:武威職業學院外語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