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括能力:提取與歸納
學生們在初識圖形設計時,都會困惑于如何才能將自己所畫的圖形適當地表現出來。簡而言之,就是畫的少了會覺得有偷懶之嫌,畫的多了又顯得圖形繁瑣累贅,表現起來過猶不及。這樣造成的結果就是,似乎無論做減法還是加法都變得沒有把握了。誠然,加法與減法似乎是數量的上標準,但關乎圖形設計的質量上又有審美標準可以為初學者們提供思路呢?總而言之,就是“提取與歸納”的概括能力。提取,即提煉所需之取舍;歸納,則是歸聚所求之含納。提取歸納的要點在于,必須分析明了圖形所需要表達的內涵語義。
例如柏志威所設計的《蘇州印象》海報設計中,白底的畫面中簡練地呈現三個瓦片的弧形,并在弧形中隱約可見碑帖的痕跡。恰如其分地提取歸納了作者對于蘇州的印象,又通過所提取歸納的圖形表現,瞬間將粉墻黛瓦、文化水城的形象躍然紙上,在圖形設計的表現力上不費吹灰之力。在萊昂納多•索羅尼設計的《那不勒斯戲劇節》系列海報中,作者將那不勒斯戲劇節拉丁字母中的部分筆畫表現為不同表情的嘴形,讓觀眾看來似乎這是喜怒哀樂四張不同表情的臉孔,詼諧幽默地將戲劇節中上演的各類悲喜劇要素用圖形的方式表達出來。正是通過圖形提取了戲劇節的基本要素,又通過圖形歸納了戲劇的基本類型。
從以上的案例可以看出,在圖形設計中的歸納與提取,必須圍繞創作的主題,在主題中進行發散思維、聯想抽象,從而得到一系列與主題有關的要素,然后才能夠進行提取與歸納,參照這樣的方法,即便是初識圖形設計的學生,也可以大膽地去嘗試設計出立意鮮明而表現有趣的圖形來,在圖形設計的世界中創意二字其實并非遠在天邊,有時就近在咫尺。
二、表達能力:詮釋與演繹
學生在抽象、提取歸納后,往往會在創意的表現中遇到瓶頸,一是由于自身的繪畫能力有限無法精準地表達所思所想,二是對于自己創意出發點有種有話說不出的苦衷。在日常生活里詞不達意,有口難辯的情景在圖形設計中也是經常會遭遇的窘境。只不過這一切,都用應該用圖形來說話,然而尷尬的是卻找不到,畫不出合適的圖形去表達創意的靈感。在圖形設計學習的后期,對于主題的詮釋與演繹通常最被學生們重視,因為這個直接能夠決定整個圖形表現效果的好壞,也就是整幅作品的成敗與否。在詮釋與演繹的階段,學生可以更自我地去進行創作。
在設計師南部俊安的海報作品《和平》中,作者將禱告和祈福的手勢手型拼貼形成英文單詞“平安”,傳達了祝愿世界和平的美好祈愿。在這幅作品中,將日常所見的祈禱手勢構成和平的文字,這種詮釋與演繹的方式不僅表述直白,而且形象鮮明,感人至深。福田繁雄創作的反戰主題海報《勝利》,則是用另一種黑色幽默的反諷手法去用圖形詮釋演繹對于戰爭的憎惡與和平的向往。
畫面中射出去的炮彈的方向卻正朝著自己的炮膛,這種雖然通過圖形表現了不可能發生的場景,卻深深地暗示了可能或者必然導致的結局——戰爭必然是自我毀滅的。對于主題的詮釋,對于圖形的演繹在這張海報作品中可謂是經典之作,跨越國界,跨越種族地用圖形作為語言詮釋演繹了反對戰爭,熱愛和平的主題。
三、結語
隨著社會文化以及科技手段的不斷發展,圖形設計已經遍布從二維到三維不同維度的各個設計領域,圖形設計并非單一地存在,而是滲透在海報招貼設計,包裝設計,標志設計,書籍裝幀設計,廣告設計以及動態媒體設計等等不同專業領域中。
圖形與文字這兩大要素互相影響,互相促進,在視覺傳達范疇中活躍于不同的時空中。因此在圖形設計基礎學習中,熟悉掌握圖形設計的抽象、概括、表達這三種能力顯得尤為重要與關鍵。在抽象中勤做加減法,用提取和歸納去概括圖形的本質,將圖形完美地詮釋與演繹表達出來,是每一個圖形設計者實踐的必經之路。
作者:呂城 單位: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