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注重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
我們應該立足創新教育,著眼于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在教學中,我傾向于改革課堂教學模式,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探索“主體、創新、發展”的新模式。教學不僅是老師的知識講解,更多的是讓學生自己主動地去探索;課堂上教師經常向學生提供時政新素材、新觀點,激發學生豐富想象,增強解決問題的變通能力;引導學生敢于質疑、善于質疑,并鼓勵學生敢于突破陳規,提出自己獨特的見解,培養學生的思維獨創性;恰當使用“術語”,規范答題要求,提高學生思維的深刻性、精密性;強化學科內在聯系的同時,培養學生知識遷移能力、發散性和聚合性思維能力,使學生掌握更新穎、更準確、更系統的相關學科知識。
二、注重政治教學與理科知識的結合,注重運用理科知識來講授政治,是政治教學法改革的新的生長點
在政治教學中,可以運用的自然科學和理科知識是很多的,因此,搞好政治教學,應注意用自然科學和理科知識來講解政治原理,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運用這方面的知識:
1、注重經濟學的計算問題
現在高中的政治教材中的經濟學內容,較多地出現了計算的問題。如商品的價值量與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關系,是學習經濟學所遇到的第一個計算問題。這個問題從理論上講清楚是比較容易的,可以運用對比、圖表等形式,但學生理解起來仍然比較難,究其原因是在于這個關系是比較抽象的。但如果政治老師能運用理科的相關知識,自己設計一道簡單的數學或物理應用計算題,把這兩者的關系歸納進去,然后以解題的形式來講授,并于最后抽象出兩者的關系,這樣一來,原理清楚,并且又具有交叉性,學生理解起來比較容易。
2、運用理工科知識來講授哲學原理
馬克思主義哲學特別是其辯證法,其實是來自對自然科學的哲學概括。因此,無論是物理、化學、生物、數學,均可以從中采取大量的材料來講授哲學原理。
例如金剛石和石墨,可以用來歸納和抽象出“物質內部成分排列順序不同會引起物質的質變”的原理等等。特別是這些科目中的每一道應用計算題,都可以抽象出辯證法的有關原理。因此,只要政治老師善于和勤于探索,如能廣泛聯系理科類知識進行教學,政治科的地位復興是大有希望的。
三、總結
總之,政治教學,特別是高中政治教學,由于現實狀況以及高考制度的改革,難免會出現一些困難,這些困難是暫時的。只要政治老師堅持不斷地超越自己,不斷地創新,問題最終會得到解決;困難最終會被克服,這本身就是個哲學辯證法的問題。
作者:唐洪波 單位:黑龍江省龍江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