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縣農村公路養護管理存在的問題
1、農村公路缺養、失養現象嚴重。鄉、村道路較為普遍地存在著被動養護和無人養護現象。不少路段修好后就萬事大吉,再也無人管護,任其自生自滅。有的陷入“修—壞—再修—再壞”的怪圈,有的路面一修通,出現坑槽無人填補,水溝堵塞無人疏通,小病拖成大病,小坑拖成大坑。存在這些現象的原因主要有兩方面:一是養護經費無著落,農村公路日常養護經費及從事農村公路管理養護的人員經費,不能及時得到落實;二是農村公路養護、管理等方面得不到群眾的積極配合與支持,其自身利益重,大局意識、集體觀念、社會義務模糊,這是制約農村公路發展的重要因素。
2、農村公路養護技術水平低。農村公路缺乏專業的養護技術隊伍及高效率的養護設施,養護工人對于瀝青類、水泥類路面常見病害不能及時處治,路面得不到及時維修,縮減了公路使用年限。不少鄉村公路養護人員是當地農民,年齡大、文化水平低,缺乏應有的養護專業知識,培訓難度大,農村公路養護技術水平極為低下,影響了公路養護質量。
二、加強我縣農村公路養護管理的對策
1、加強農村公路養護管理必須采取有效措施,千方百計破解資金難題。農村公路養護資金已成為制約農村公路發展的“瓶頸”,公路部門要創新思路,大力籌措建設經費,為農村公路發展奠定堅實經濟基礎。一是搶抓機遇,積極向上爭取資金,加大農村基礎設施投入的大好機遇,調動方方面面的能動性,以縣委、縣政府確定的“項目建設攻堅年”為契機,力爭最大限度的用足用活上級政策,爭取更多的上級扶持資金。二是建立全社會參與融資的多元化機制。在國家加大資金投入力度的同時,縣、鄉政府和農民群眾要承擔起各自應有的責任和義務,不斷完善以地方政府為主,統籌安排,全社會積極參與的多元化融資機制,加快農村公路養護健康發展。三是樹立“經營農村公路”理念,發揮公路沿線優勢,籌措資金。一條路可以帶動和活躍一方經濟,修好一條農村公路等于建設了一條產業帶,其中孕含無限商機。可以通過開發公路用地、發布廣告、路橋冠名權、線路營運權、拍賣沿線山林和路邊店鋪、旅游資源出讓等方式換取企業或個人資金,用于農村公路建設。
2、加強宣傳教育,培養護路意識。通過電視、廣播、報刊等媒體、制作展板、設置咨詢臺、出動宣傳車、散發宣傳單等形式大力宣傳農村公路養護管理的重要意義,培養全民愛路護路意識,使廣大人民群眾積極參與公路養護。
3、加快農村公路建設必須明確養護責任,創新多種實用養護形式。堅決克服“建路出政績,養護無功績”的重建輕養觀念,樹立“三分建七分養”的理念,堅決糾正缺養、失養現象,延長農村公路使用周期,珍惜國家和人民財力。一是“誰受益,誰養護”。農村公路的主要服務對象是地方,要實行縣、鄉、村三級負責制,即縣道由縣政府負責,鄉道由鄉政府負責,村道由村委會負責。通過突擊養護、日常養護、抓示范路等多種方法,充分調動縣、鄉、村和廣大群眾養路護路積極性。二是大力推行“農村公路民養化”。農村公路養護中實行包線、包段、責任到人、縣鄉村三級聯動的養護機制,確保減少養護成本,增大社會效益,促進養護工程質量和效益的提升,延長道路服務年限、提高道路服務水平。三是加大對超限運輸車輛的監控和管理。完善治超設備,堅決遏制車輛超載現象,避免農村公路過早損壞。
三、結束語
針對我縣農村公路建設實際,加強新時期農村公路的養護管理,管理部門要精心組織,狠抓落實,務求實效。切實做到從當地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需要出發,從當地公路交通發展實際出發,有計劃、有步驟、有重點地穩步推進。
作者:孟衛青 單位:汶上縣交通運輸局縣鄉公路管理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