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學語言的邏輯性
莎士比亞曾說過,簡潔是智慧的體現,數學語言富有邏輯性,簡潔的語言能讓學生體會到知識的重難點,如果不分重難點逐一講述,教學語言不可能簡潔.同時語言簡潔也指語言干脆利落、不拖泥帶水等.如勾股定理只用了一句話就概括了所有直角三角形的三邊關系.數學教學語言有序是指教學按照一定的程序展開,初中數學知識的編排是系統性的,教學內容是螺旋式上升的,教學中教師要結合教學大綱要求抓住主線.
二、教學語言的幽默性
教育家斯維特洛夫說過: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數學知識枯燥無味,所以教學語言顯得尤為重要.教師運用幽默、詼諧的語言教學,會使教學變得富有藝術魅力,必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加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吸收.如教學“平面直角坐標系”時,教師可以問學生:你們喜歡蜘蛛俠嗎?有的同學說喜歡,有的同學說不喜歡.而我們不喜歡的、常常忽略的東西恰恰是我們應該研究的,有一次歐拉躺在床上思考怎樣才能確定事物的位置,這時一只蒼蠅粘在了蜘蛛網上,蜘蛛迅速出擊把它捉住.這一舉動被細心地歐拉發現,他頓時恍然大悟:原來可以像蜘蛛一樣用網格來確定事物位置.那同學們知道如何用網格來表示位置嗎?學生開始討論起來,積極性被調動起來.當然并不是引人發笑的語言都是幽默的,教學語言應具有智慧性,從笑中領悟到深刻的道理.
三、教學語言的靈活性
數學教學語言是一門藝術,教學中教師要靈活把握語言,使抽象的問題形象化、直觀化,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同時教學中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年齡特征與個體差異,運用不同的語言形式,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選擇不同的語言表達;不同的場合、時間,選擇不同的節奏、語氣;對低年級學生注重通俗性,對高年級學生注意簡練、哲理性.由于課堂教學是多變的,存在很多不確定的因素,因此教師要結合教學對象及時調整教學語言的速度、語氣、節奏等,便于學生接受教師的語言.教師語言的靈活性要根據學生的思維靈活應變,引導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體現出語言的藝術魅力.
四、教學語言的啟發性
孔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教師教學不是讓學生記住知識,而是要讓學生學會學習,學會思考,這就要求教師的語言富有啟發性,發人深省.新課程實施中,教師最大的變化就是角色轉換,不再是知識的傳授者,而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引導者.從教學語言角度來說,教師應擺脫追求邏輯嚴密性的錯誤想法,而在講究邏輯性的同時,適當運用富有聯想、類比、歸納等的啟發性語言,開啟學生思維.同時教學中教師不能把知識硬塞給學生,而是讓學生了解怎樣才能得到果實,這就要求語言的啟發性,引導學生思考、探究.如教學“平方差公式”時,教師讓學生計算:99×101,299×301結果各是多少?剛過一會兒,教師說正確答案算好了.學生很是驚訝,迫切想知道教師是如何這么快算出來的.教師故弄玄虛:我是如何計算的呢,大家可以思考一下?學生積極討論起來,過一會有學生說,老師是用了剛學過的平方差公式,其他同學恍然大悟.教師不直接給出學生結果,而是啟發學生,培養學生敢于質疑、探究的精神,激發學生思考.總之,數學課堂教學語言藝術是多樣的,如語言的激勵性、科學性、通俗性等,語言藝術既能體現教師的教學技能,又能大大提升教學效果.因此作為數學教師要講究教學語言藝術,靈活運用語言技巧,不斷完善自己的教學語言,實現教學語言科學性、藝術性的統一,從而增強教學語言的趣味性,提高教學效果.
作者:王飛 單位:江蘇省睢寧縣官山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