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制訂各個章節的優化教案
三年制藥學專業,應根據專業需求調整教學的內容,突出重點,精簡、優化授課內容。在具體《中藥學》的講授中,選取各個章節中的代表藥進行重點講授,以突出重點。如辛溫解表藥,就重點講解麻黃、桂枝。而其他中藥,重點講述個性特征,如紫蘇用于外感風寒兼氣滯胸悶者;香薷用于暑濕感冒、風寒感冒兼脾胃濕困。化濕藥重點講蒼術、厚樸,砂仁、白豆蔻、草豆蔻、草果等引導學生自學。三年制藥學專業有良好的化學基礎,強調學生掌握藥物功效,適當穿插介紹藥物化學成分、現代藥理學研究成果及進展,藥物功能的新發現、新進展等,以加深學生對藥物的理解,如講到鉤藤不易久煎,可以指出原因是其有效成分鉤藤堿加熱易破壞;麻黃的有效成分是麻黃堿,能緩解支氣管平滑肌痙攣,是其發汗和宣肺平喘的物質基礎,但由于其能升高血壓,所以高血壓患者慎用麻黃;山楂具有消食化積,行氣散瘀之功,現代研究表明,山楂具有良好的降壓、降血脂、強心、擴張血管等作用,對冠心病、高血壓、高脂血癥等均有較好療效。
2建立素材庫
2.1收集中藥典故、諺語、謎語及相關視頻素材,增強講課的趣味性
在授課過程中,適當穿插一些與中藥相關的典故、傳說、電視劇或小說中的故事情節可以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短暫地放松以緩解聽課的疲勞,又能增強記憶。如諺語“三月茵陳四月蒿,五月六月當柴燒”,形象地介紹了茵陳的采集時間與藥用價值;又如“大黃殺人無過,人參救人無功”。講到薏苡仁,可以給學生講有一種中藥叫薏苡,與一個叫“薏苡明珠”的成語有關,這個成語是指無端受人誹謗而蒙冤的意思,它來自一個歷史故事:東漢名將馬援(伏波將軍)帶兵打仗的故事。有一次馬援領兵到南疆打仗,軍中士卒病者甚多。當地民間有種用薏苡治病的方法,用后果然療效顯著。馬援平定南疆凱旋歸來時,帶回幾車薏苡藥種。誰知馬援死后,朝中有人誣告他帶回來的幾車薏苡,是搜刮來的大量明珠。這一事件,朝野都認為是一宗冤案,故把它說是“薏苡之謗”。
白居易也曾寫有“薏苡讒憂馬伏波”之詩句。講課過程中還可以讓學生們猜中藥字謎,如牧童的謎底是牽牛子、病入膏肓的謎底是沒藥、九死一生的謎底是獨活、故鄉的謎底是熟地、老實厚道的謎底是厚樸、天天向上的謎底是連翹、偷梁換柱的謎底是木賊、言語膚淺是陳皮、莫用小人的謎底是使君子等。講課過程中,發現學生精力不集中時,可以變換教學方式,如適當地播放視頻,如講到麻黃用于治療小便不利,相當于“提壺揭蓋”,給學生放映提壺揭蓋的動畫片,還有“紅樓夢”“養生堂”等與所講中藥相關的片段。
2.2整理《中藥學》習題集,作為知識競賽備用
三年制藥學專業學生年齡集中在18~20歲,利用其性格特點,在教學中將學生分成不同團隊。每月進行1次知識競賽,分為必答題和搶答題,內容為本月所學的知識,結果計入平時成績,這樣就分解了學習壓力,既提升了他們的集體榮譽感、團隊協作精神,又提高了其學習興趣,使其掌握了知識,不至于在期末考試時,由于內容太多,無從下手。
2.3設計游戲
《中藥學》自習課上,引導學生做游戲,采取“你來做,我來猜”的形式,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每次游戲前,先提出出題要求,請每位學生設計1~2道題,然后,進行總結及補充,選定合適的題目,讓學生上講臺表演,其余學生競答,結果計入平時成績。這既可增加其參加活動的積極性,又可反饋其學習信息。例如,關于佛手的命題,演示者可以表述為果實色澤金黃,并手型示之,兼有陳皮和青皮的所有功效,無陳皮的燥,無青皮的峻猛,既能行氣疏肝,又能行氣健脾,既能消脹,又能止痛,同時可以燥濕、化痰。
2.4整理小驗方及代茶飲
教學過程中,發現學生對簡單易行的小方普遍感興趣,尤其是與常見疾病相關的代茶飲。如黃芪、白術、防風打碎泡水可以治療體虛感冒;玄參、地黃等分治療手蛻皮;甘草、菊花、麥冬泡水喝可以治療慢性咽炎。
2.5野外實踐和參觀
在《中藥學》教學中,將本次講課所涉及的中藥飲片的標本帶進課堂,在講課的過程中展示標本,讓學生對所講藥物有直觀的印象,使抽象的《中藥學》理論知識具體化。在講授完《中藥學》的書本內容后,帶領學生去亞洲最大的中藥標本館———北京中醫藥大學逸夫博物館和中國協和醫科大學藥用植物園參觀飲片和生藥,并鼓勵學生觀察它的形態、感受它的氣味等特征,將感興趣的中藥拍成照片,寫明功效應用以幻燈的形式交上來,教師精選出有代表性的做成展板,陳列于本班教室內,既方便學生觀察,又豐富了班級文化。這樣本來抽象和枯燥的理論就變得實用、生動和有趣,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從而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3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中醫藥是中華民族的瑰寶,是優秀的傳統文化,然而,近年來,不少人對中醫藥的看法有一定的誤解,打假名人方舟子竟然公開反對中醫藥,鼓勵學生為中藥崛起貢獻自己的力量,增強民族責任感。
4多元化教學法的實施方案
所講述的代表性中藥,要確定好導入的方式、教學手段及時間分配等細節。總之,《中藥學》教學改革多種多樣,對于三年制藥學專業來說,要兼顧學生特點進行改革,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為主要途徑,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為目標。
作者:宋亞芳 楊紅 單位:首都醫科大學燕京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