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视频www-国产视频xxx-国产视频xxxx-国产视频一二-一本大道香蕉中文日本不卡高清二区-一本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SCI期刊 | 網站地圖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頁 >  社科相關 ? 正文

應對旱災的地方性知識

2021-4-10 | 社科相關

 

2009年下半年到2010年上半年,中國西南地區發生大面積干旱。旱情嚴重影響到這一區域的工農業生產,導致數千萬人生活飲水困難,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位于桂西山區德靖臺地大石山區的那坡縣也不例外,從2009年8月份開始,那坡人民面臨著“旱魔”和“火獸”的嚴峻考驗:土地干裂、水源干枯,許多地方人畜飲水出現困難,森林火災存在極大隱患,春播夏種都無法進行。據那坡縣政府的資料數據顯示,由于天氣持續高溫少雨,降雨量比歷年同期偏少60%,全縣9個鄉(鎮)都出現了歷史上罕見的旱情,全縣人畜飲水及工業、農業、林業和漁牧業用水出現嚴重困難,造成經濟損失1155萬元,受災人口占全縣總人口的78.9%;截止3月7日全縣共發生森林火災18起,過火面積約718畝,受害森林面積約392畝,造成經濟損失達150萬元[1]。

 

那坡縣位于廣西的西南部,處于云貴高原東南邊緣的余脈,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大部分屬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為中、低山峰叢洼地及峰林谷地地形。當地人稱峰叢洼地和峰林谷地為“弄場”。那坡地區系揚子地塊邊緣,由于該區石灰巖地質純,多節理縫隙,透水性強,滲透率高,山高坡陡,石多土少,致使土壤瘠薄,糧食產量很低。僅有的少量耕地集中在大小不等的“弄場”,“弄場”低洼易澇,也易旱。夏季山洪往“弄場”里灌,形成澇災,摧毀農作物;冬春雨少,人畜飲水都十分困難[2]。但是歷史上,在當地生態系統未遭到大肆破壞之前,該地區森林茂密、物產豐富,氣候溫和,四季如春,有“天然空調”的美譽。可如今除少數村莊的廟宇和人跡罕至的山頂以及田邊地頭尚存少量林木外,其余全部是光禿禿的山、裸露的巖石,就連灌木叢、草木叢也難以看到。該地區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便旱災頻發。據氣象資料統計,20世紀50年發表生干旱9次,60年代18次,70年代25次,80年代25次。從1958年到1990年,春旱15次,其中嚴重的8次;夏旱19次,其中嚴重的10次;秋旱16次,其中嚴重的3次;冬旱18次,其中嚴重的5次;冬春旱相連8次,秋、冬、春旱相連1次,209天;冬、春、夏旱相連1次,227天;春、夏旱相連1次,92天[3]。但是2009年的干旱卻是當地六十年不遇的最嚴重的一次干旱。素有神秘及文化“活化石”之稱的黑衣壯(黑衣壯:壯族的一個分支“敏”,他們因保持了制作和穿著黑衣傳統服飾的習慣,并且擁有自己獨特的生活習俗)剛好就世居于這個如今嚴重缺水、生態環境脆弱的大石山區。雖其自然環境如此惡劣,但黑衣壯人卻憑借著蘊含在其文化社會結構中的地方性知識、與山區生態相適應的生計模式應對自然災害,度過了難關。不僅體現了他們的生存智慧與地方性知識,也顯示了黑衣壯文化強大的生命力和適應性。

 

一、應對旱災的地方性知識

 

世代生活于廣西那坡縣喀斯特地貌環境中的黑衣壯人,由于水資源分配不均勻,山區和半山區水資源緊缺、對降雨的高度依賴等原因,不斷與自然抗爭和磨合,總結出了一套與水緊密相關的地方性知識。我們在實地調查的基礎上分析、整理,總結如下:

 

(一)生計方式中蘊含著御旱知識

 

在歷史上,黑衣壯人以山地農業為主,兼營紡織業和蓄養業,近年來又通過外出打工、茶葉和山貨種植等途徑發展出一套適應大石山區生態環境的生計模式。黑衣壯由于生存和發展的生態環境不同,根據其所生活的自然生態環境與生產生計方式可分為石山旱地農耕類型、土坡旱地類型和低山河谷水田農耕類型三種。

 

在那坡中部一帶,水田較少,大部分為旱田。黑衣壯人根據當地的生態條件(充分利用地形地勢與水利資源),在山區旱地種植耐旱的玉米、紅薯和南瓜;在土坡旱地種植早稻、黃豆等經濟作物;在河谷的水田種植水稻。由于水田少,且當地的氣候干旱,黑衣壯人一般選擇玉米作為他們的主食。盡管其生活于“九分石頭一分土,耕地碗一塊瓢一塊,蓋頂草帽少一塊”的惡劣環境中,玉米苗仍像稀稀拉拉的野草一般一叢叢的頑強地生長著。為了有效的合理利用土地資源,黑衣壯人在耕作玉米時總是會套種黃豆、竹豆、紅薯、南瓜等,以補充單一作物經濟,保障溫飽。尤其是南瓜苗,在每年青黃不接的四五月份,作為黑衣壯山區唯一的蔬菜,起到了非常重要的糧食補給作用。

 

玉米種植與儲藏的方法中蘊含的地方性知識:首先是選種,他們一般選粒大、飽滿、色好的玉米棒,去掉兩頭過小或過大的玉米粒,脫粒曬干,拌石灰貯存起來;然后是浸種,本地都有浸種的習慣,一般將準備作種子的玉米粒,置于石缸或其他容器,倒入適量的大糞水或豬糞水,撒上桐油攪均,浸泡1—2天,浸種的目的是讓種子盡快發芽,而且可以殺死病毒;接著就到了出種子階段,每年農歷正月初三下午,當“開路”的鞭炮點過后,各家各戶把牛從牛欄趕出到附近山地上,象征性地去犁一點點地,至于犁哪里,東、南、西、北方向由當地的師公擇定。犁地之后,由家婦帶著工具、幾粒種子、一些肥料,在已“耕”地上種下玉米,表示“坐種”、“開種”的意思,種時要“屏氣”,不能呼吸,過了正月初三,方可進行春種;再次是選苗,玉米長苗后,在農歷三月前后,人們就開始選苗,每坑留粗壯的玉米苗一至三株。緊接著就是栽培,等玉米苗長到一尺左右,進行第一次培土,叫小培。長到三尺左右時,再培一次土,叫大培。收獲季節一般在農歷七月。玉米棒收回家后,一般都一束一束的懸掛在樓閣上。掛在樓閣的目的主要是讓家里的炊煙慢慢熏,慢慢烤干,可防玉米蟲的“侵犯”。待食用時,再拿下來剝殼、脫粒、碾磨。

 

筆者在那坡進行田野調查時,聽到一句俗語,“干旱吃飽飯,下雨餓死人”,很是疑惑。據村民解釋,那坡往年雨季來臨時,一般正值玉米抽穗的季節。大雨一打,洪水一沖,玉米收成去了大半,如果干旱的話,只要玉米能長成肯定有收成。因此,盡管天氣越來越干旱,但村民們仍將肥料挑到了地里,一袋袋堆放好,只等天一下雨就立刻播種。聽他們講,關鍵是看在農歷五月是否下雨,如果到時下了雨,他們就可以種好田地,如果一直這么干下去,玉米就沒法種了。許多村民都像年近五旬的李志華一樣,已經做好了兩手準備,如果下雨可以種植玉米,他們便在家務農,如果一直干旱種不了玉米,就外出打工以謀生計。為了家庭的發展,李志華已經安排了兩個小孩先去廣東打工,讓他們寄點錢回來補貼家用。不過現在隨著干旱的持續,他也聯系好了南寧的“東家”,做好了舉家外出的準備。不少村民都表示,如果干旱太嚴重,可能也會外出務工。

To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素人在线观看 | 亚洲韩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高清视频 | 九九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一级做a爱久久久久久久 |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国产精品 | 99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热伊人99re久久精品最新地 | 深夜成人性视频免费看 | 国产精品v免费视频 |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影视麻豆 | 美女免费在线视频 | 在线看日韩 | 99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午夜亚洲国产成人不卡在线 | 一级黄色毛片免费看 | 国产高清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 日本免费一级视频 | 精品久久久中文字幕一区 | 欧美特级视频 | 成人牲交一极毛片 |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 亚洲韩国日本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5x性区m免费毛片视频看看 | 色婷婷国产精品欧美毛片 | 成网站在线观看人免费 | 日本毛片在线看 | 抱着cao才爽免费观看 | 欧美一级三级在线观看 | 中国黄色网址大全 | 永久免费看毛片 | 亚洲欧洲日产v特级毛片 | 91进入蜜桃臀在线播放 | 99热热久久这里只有精品166 | 国产欧美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性做久久久久免费观看 | 国产精品高清在线 | 久久九| 最新福利片v国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