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小學語文論文
第一篇
一、巧用信息技術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注意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學生對語文教學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是學好語文的關鍵因素。在當今信息化時代,信息技術雖不算新技術,但信息技術在語文教學中的運用還很受學生的喜歡,信息技術的使用依然是教學過程中學生關注的焦點。尤其是小學生,年齡較小,上課聽講的注意力不夠集中,對直觀信息較為敏感,愿意接受動態、富有創造性的知識信息。因此,教師應科學設計教學環節,利用信息技術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對語文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集中上課聽講的注意力。
比如,在進行《神奇的塔》的教學時,我利用多媒體播放我國各個朝代的塔的圖片,并在圖片旁注解說明塔的名稱、建塔的過程、意義。尤其是利用多媒體呈現塔的歷史發展和變遷時,學生對“神奇的塔”產生了好奇心,想盡快了解本節課程的內容,激發了閱讀的渴望。這樣通過各種塔的圖片展示,有效提高了學生聽講的注意力,為本節課的學習開了個好頭。另外,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利用課余時間上網查詢相關信息,了解世界各地的塔,豐富學生的知識視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
二、巧用信息技術進行課堂互動教學,激發學生的內在潛能
傳統的教學模式是以單純的文字信息和教師口述的方式進行的,這種教學方式不利于學生在課堂上進行師生互動,不能體現學生的自主性學習,不能激發學生的內在潛能。多媒體教學是集圖片、文字、視頻、動畫、網頁于一體的全方位描述性的教學,能對小學語文教學內容進行動態化、人性化的詳細解讀,使學生能夠更加深刻地理解教材的內涵,牢固掌握知識要領,加深對教材內容的印象,從而有利于學生抓住學習的重點,提高學習效率。比如,在進行《撈月亮》的教學時,我利用多媒體播放了撈月亮的視頻動畫片。學生都看得非常仔細。
與此同時,我提示學生在看視頻動畫時把自己的疑問寫出來。我發現有的學生邊看邊寫下疑問,如月亮怎么會掉進水里去呢?小猴子怎么能把月亮撈出來呢?為什么月亮又看不到呢,等等。這些問題被學生提出來,激發了學生積極思維。看完動畫后,我組織學生進行討論,使課堂動起來。我引導學生積極發言,實現了課堂教學動態化管理。
學生討論得很激烈,課堂氛圍十分活躍。在這種活躍的課堂氛圍中,學生的學習熱情被更大地激發了出來,同時學生的內在潛能也得到了挖掘。在可視化的多媒體教學中,教師將枯燥的語文教學內容實際化,將枯燥艱澀的文本信息轉化為學生易于接受的圖像或者是聲音,加強了學生對文本的印象,激發了學生的學習潛能,提高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語言組織能力,從而使教學質量得到了提高。
三、總結
總之,語文教學信息化已成為教學改革的一種趨勢。我們小學語文教師應加強信息技術應用的研究,提高信息技術的運用效率,使其更好地為語文教學服務,促進教學改革,真正做到優化教學資源,輕松解決教學中的重難點,提高語文教學質量,從而全面落實語文教學目標,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科素養。
作者:趙英魁 單位:河北省遷安市楊店子鎮張官營中心完全小學
第二篇
一、巧用信息技術安排教學任務,提高任務驅動教學效率
任務驅動法是現代教學理念下常用的教學方法。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手段進行任務驅動教學的前期準備工作,拓展教學途徑,豐富教學形式,提高教學效率。任務驅動法主要是通過網絡平臺為學生提供課前自學提綱,學生之間可以在網上相互交流問題,提出自己在自學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豐富教學信息,為課上進行良好的交流與互動奠定基礎,提高任務驅動教學效率。
比如,在進行類似《刻舟求劍》的課程學習時,教師可以利用QQ群、博客、郵件等形式,為學生提前下發學習資料和學習任務,讓學生在課余時間進行自我學習,完成教師課前布置的學習任務。學生通過學習,發現問題,可以在QQ群、博客等平臺進行留言,實現學生之間、師生之間、人機之間的在線交流與互動,提高學習效率。《刻舟求劍》中的刻舟之處就是取劍之處,對嗎?為什么丟劍之人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得到自己的劍呢?學生遇到了問題,開始積極思考,交流想法,共同完成學習任務。
二、利用信息技術手段搞活課堂,實現快樂學習
語文是一門語言學科,營造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是語文教師的基本功。教師利用信息技術手段設置教學情境,能夠展示豐富多彩的資源信息,搞活課堂氛圍,讓學生了解課外常識,走出課本,實現自主快樂學習。
比如,在進行課外閱讀“西游記之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教學時,為活躍課堂氛圍,我在課程開始就播放了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的動畫視頻,給學生帶來視覺的震撼,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學生的思維。之后,我利用ppt課件出示故事里的精美文字,每展示一段精美文字,就對應展示相應的視頻畫面或者圖片。這樣,通過多種感官刺激,為學生創造了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提高了學生的欣賞能力,實現了快樂學習。
三、利用信息技術手段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為學生提高應用能力奠定基礎
寫作能力是學生終生受用的技能。語文教師應利用信息技術手段,為學生呈現文筆流暢、寫法細膩、結構嚴謹、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并用動態符號提醒學生用詞精妙的句子,描寫細膩、動人的段落或者案例。教師應通過動態信息展示,提醒學生用心關注,靈活學生思維,培養學生的寫作積極性,克服學生的寫作為難情緒,使他們的寫作主題鮮明、思路清晰、結構完整、語法準確,從而大大提高作文教學效率。
比如,在進行描寫“冬雪”的作文教學時,我利用多媒體展示冬天大雪紛飛的真實場景:山上大雪掛樹梢,村莊里銀裝素裹,田野里潔白的雪地,迎著剛剛升起的紅日,反射著耀眼的光芒,自然美景盡收眼底。此情此景,使學生不自覺地產生想跑出去在大雪地里玩耍的沖動,一種貼近自然、喜歡自然的情感油然而生。這就是多媒體渲染的作用,是教師巧妙整合教學資源的作用。教師根據學生的表現,可以指導學生寫作的技巧。比如,描寫雪花的方法,恰當地運用比喻等修辭手法,合理安排寫作順序,文章結構的確定等。學生在視頻的刺激下,在教師的點撥下,通過自己的感悟和想象啟迪思維,對冬雪的理解細致入微。學生此時開始寫作,一定能寫出優秀的文章,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
四、結語
總之,信息技術的輔助作用,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教學資源,有利于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有利于啟迪學生積極思維,培養學生的靈感,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科素養。
作者:張榮麗 單位:河北省遷安市野雞坨鎮丁莊子完全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