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美術教育論文
一、學校要重視美術課的地位
美術課在很多學校被視為可有可無的課程,有的學校甚至就是班主任帶課,每周或者每月交幾次美術作業,讓學生自己回來畫,而原本屬于學生的美術課堂成了所謂的語文、數學或者英語的“主課”,把美術作為“副課”,可上可不上。筆者發現,這種現象在農村中學比較普遍,但現在有的縣城的學校也出現這樣的問題。這一方面是我們的美術專業教師配備還不到位,因此我們要提高美術專業教師的數量,力爭上好上足小學美術課程。另一方面,學校對美術課的重視程度不夠,美術課在當今唯分數論的大的教育情形下,地位幾乎為零,尤其是在小學,升學考試也不考美術,學校根本就不重視美術課的開設情況。這就要求我們要呼吁學校重視美術課的重要地位,美術課程標準指出:美術課程具有人文性質,是學校進行美育的主要途徑,是九年義務教育階段全體學生必修的藝術課程,在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學校要積極貫徹課程標準,提升美術課的地位,培養學生的人文氣質,做好學校的美育教育。作為美術教育工作者,我們要積極貫徹課程標準的要求,提高自身的素質,上好美術課,提高學生的美術素養。
二、教師要針對不同年齡階段進行不同的美術教育
美術課程標準指出:興趣是學習美術的基本動力之一。應充分發揮美術教學特有的魅力,使課程內容與不同年齡階段學生的情意和認知特征相適應,以活潑多樣的課程內容呈現形式和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使這種興趣轉化成持久的情感態度。教師要做好美術教育,激發學生對美術課的興趣是關鍵,小學生的興趣很容易培養,只要美術教師適當地加以引導,學生很快就會和老師配合起來。教師的“教”是學生的“學”的有利促進,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一個關愛的眼神,一個鼓勵的手勢———你真棒,都會給學生莫大的鼓舞,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美術教學有其特有的魅力,課程的內容適合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例如,小學美術課程標準對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進行了不同的說明:在1-2年級,低年級學生要學會嘗試用身邊有的工具,用紙、筆等,利用身邊容易找到的各種素材,通過看看、畫畫等方法來展示自己的所見所聞以及自己的所想,然后體驗到自己的活動的樂趣,采用造型游戲的方式進行無主題或有主題的想象、創作、表演和展示。而到了3-4年級,學生已經有了基本的美術繪畫的基礎,就可以直接觀賞自然和各種美術作品的形、色與質感,能用口頭或書面語言對欣賞對象進行描述,說出其特色,表達自己的感受。3-4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了自己的見解,學生可以采用造型游戲的方式,結合語文、音樂等課程內容,進行美術創作、表演和展示,并發表自己的創作意圖。到了5-6年級,高年級的學生已經了解了美術表現的多樣性,并已經能夠用一些簡單的美術術語來表達自己對美術作品的感受和理解,教師可以在此基礎上對學生進行策劃、制作、表演、展示,讓學生體會到美術創作的樂趣。在不同的年齡階段,教師要緊扣課程標準,從學生的實際生活經驗出發,強調知識和技能在幫助學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領悟美術的獨特價值。小學生要學好美術就要積極投入到美術中去,小學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師要用一些鮮艷的色彩、流暢的線條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展開學生豐富的想象,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美術創作活動中來,學生認識美術主要是依賴視覺的直接感知來完成的。小學生的認識形式主要還停留在形象感知階段,他們習慣用感性的形象來感知事物,在美術課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把要畫的事物以精美的畫面呈現給小學生,讓學生在欣賞精美的畫面的過程中,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在快樂中學習美術課程。
三、社會要提供課程資源為美術教育的有利資源
利用身邊的課程資源做好美術教育教學。社會實踐是美術教育的來源。美術是人類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載體之一,運用美術形式傳遞情感和思想是整個人類歷史中的一種重要的文化行為。利用課程資源,進行游戲教學法提升學生的美術興趣。美術教學活動趣味性較強,教師可以利用游戲法來教學。多年的教學研究實踐表明,游戲是學生最喜愛的課堂教學方法之一,在游戲中學生能夠感到學習的樂趣,尤其是對于小學生而言。美術課程本身就是一門音樂性、知識性、趣味性的課程。例如在教學“手拉手,找朋友”一課的內容時,教師可以以歌曲《找朋友》為主題曲,創造一個找朋友的氛圍,在這個找朋友的游戲中,學生自覺地帶上了小油畫棒和各種線條的頭飾,來進行找朋友的游戲,在做這個游戲的過程中,他們自己就認識了多種的色彩和線條,學生既學到了知識,還愉悅了心情。學生的課程資源包括學生身邊的事物、學校的美術教室、社會上的美術作品、藝術家的藝術品等。
學生身邊的一草一木都是豐富的生活資源,是學生創作的重要載體,教師可以指導學生用發現的眼睛來觀察我們周邊的世界,拿起手中的筆和紙來繪畫心中美好的世界,如教師可以讓學生來畫《我未來的理想世界》,有的學生會畫出蔚藍的天空、碧藍的海水、茂密的森林,有的學生會畫出未來我們到了其他星球上去生活的場景,只要我們給學生觀察的眼睛,學生就會畫出他們心中的世界。所以說,作為美術教師要充分利用好學校的美術教室和學生身邊的生活資源。課程資源還包括社會上的美術作品,如鄉土資源,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資源,教師可以對學生家鄉的世界讓學生來觀察來描繪。同時,藝術家的藝術品是我們教學的一個重要載體,學生通過欣賞藝術作品而提升自己的藝術欣賞水平,教師要加以適當地引導。我們都是生活在社會中的人,社會給我們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只要我們合理應用,對于我們的美術教學將是非常有用的,所以說,作為美術教師要不斷地提高自己利用社會資源的能力,把美術課上得更加生動形象,更加讓學生喜歡。讓學生通過對美術課程的學習,熟悉美術的媒材和形式,理解和運用視覺語言,更多地介入信息交流,共享人類社會的文化資源,積極參與文化的傳承,并對文化的發展作出自己的貢獻。
作者:王燕 單位:北京新東方揚州外國語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