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電子信息技術應用的現狀
我國農業機械中應用的電子信息技術還不夠成熟,存在很大差距。在應用過程中,普遍存在信息化水平不高、技術更新慢、實用性較低等不足,從而限制了農業機械信息化的發展。追究其根本原因就是,技術研究和實際應用之間出現了脫節現象。比如,我國比較重視研究平原區域的信息技術應用水平,而忽視了對丘陵區域信息技術應用的研究。針對這2方面出現的失衡情況,導致電子信息技術應用范圍受到一定限制,出現脫節現象。
2電子信息技術的具體應用
2.1農業機械內部的應用
在農業機械內部應用電子信息技術時,主要指電子裝配技術。此項技術在發達國家制造大中型農業機械中得到了普遍應用。比如,在農業機械內部的控制系統與監視系統等相關系統中得到一定的應用。現階段,拖拉機等一些農業機械中應用的電子信息技術也日漸趨向網絡化與智能化,并且促進了分布式控制技術的長遠發展。針對部分大型拖拉機等農業機械而言,其內部涉及到電子控制單元的系統,事實上就是一個智能化的控制終端,具備獨立處理與控制信息的功能,并且可以準確設計相應的接口,加強了網絡通信協議以及局域網控制等相關技術的應用。
2.2總線通信技術的應用
隨著各類農業機械智能化控制單元的不斷發展,急需一種通用化與標準化的設計標準。一般而言,在農業機械駕駛室內設置相應的智能顯示終端,并且利用光纖電纜以及雙絞線構成相應的數據通信線路。其主要是一種在CAN總線技術基礎上,對總線進行串行的結構。各類農業機械的控制單元與部件均需和總線進行掛接。只有這樣,才能夠確保農業機械內部實現信息交換。同時,準確接受指令,進行相應操作。
2.3人機接口技術的應用
無論是現代農業機械還是傳統農業機械,均不可能離開人的操作與控制。現階段,農業機械的駕駛室中已經逐漸廢除了儀表盤,逐漸向電子監視儀方向發展,此項操作有利于促進人機交互界面的實現。隨著智能化顯示終端的不斷發展,其已經逐漸成為農業機械控制裝置與儀器發展的主要方向。通常情況下,也被稱之為虛擬化儀器顯示終端,事實上是一種帶有液晶顯示器的裝置。其可以根據操作人員的相關要求,通過屏幕顯示不同子系統的數據信息。利用數據庫技術,對有關數據、圖形等信息進行顯示。除此之外,此項技術還可以對田間信息進行及時、動態的智能儲備,方便相關人員操作。并且為田間管理與信息分析提供可靠的參考依據,進而促進了農業機械的信息化發展。
2.4機群管理與調度的決策支持技術
在一些發達國家的大型農場中,基本上已經達到了農場辦公室移動作業機械化與計算機技術化。并且建立了無線通信系統,實現了數據之間的交換管理。這樣可以讓管理人員利用農場管理中心的計算機,對田間作業的機械進行相應的管理與監控。并且實施遠程調用田間作業數據,將其存入到有關數據庫中,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數據采集、分析、應用的效率。
3在農業機械中加強電子信息技術應用的措施
3.1增強農業機械的應用能力,提高農民信息化的意識
農民是實現農業機械化與現代化的主要參與者,同時也是主要的實踐者。只有農民不斷增強自身的農業機械化與現代化的知識與能力,才可以將信息化推廣到農業機械中,進而促進農業機械化與現代化的進一步發展。由此可以看出,國家相關部門一定要重視農民在農業機械應用的關鍵作用。根據當地農民的農業技能水平與知識現狀,定期開展教育與培訓,進而不斷增強農民的技術水平。除此之外,一定要不斷提高農民信息化的意識,并且全面提高農民運用機械的能力與素質,促使我國農民成為有文化、有素質、有知識的新一代農民。
3.2加強開發農業機械電子信息化的力度
對于我國現階段農業機械電子信息化水平低、更新緩慢、實用性低等特點,國家相關部門一定要加強開發農業機械電子信息化的力度,開展相關的科研工作,擴展相關的研究領域,促進農業機械的信息化發展。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農業機械的信息化程度還比較低,與其存在著很大差距。針對這樣的情況,國家相關部門一定要加強對高校、科研等機構的投入力度,不斷培養一些具備現代化、信息化知識的農業機械人才。進而不斷擴展研究機械信息化的領域,充分發揮出農業機械在現代農業生產中的作用,促進農業生產的可持續發展。
3.3加強農業機械的信息化和“三農”問題之間的結合
加強農業機械的信息化就是為了促進農業的可持續發展,使其可以取得更好的成效。所以,在達成農業機械信息化時,國家相關部門一定要重視“三農”問題的解決。在解決“三農”問題過程中,加強農業機械化開發、利用、維修等方面的能力。除此之外,一定要加強對農業機械的信息化管理,使農業機械可以和電子信息技術充分結合,進而在取得科研成果的基礎上,更加貼近農業的發展,進而促進農業機械的信息化與現代化,進一步促進農業生產的可持續發展,提高農民的收入水平。
4結束語
總而言之,隨著電子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國農業技術改革的不斷深入,在農業機械中應用電子信息技術能夠有效地促進農業的可持續發展。雖然在農工業機械中應用電子信息技術取得了一定成績,但是依然存在著很多不足,需要相關人員對其進行深入分析與研究,進而提出有效的解決措施,促進農業機械的信息化發展。所以,一定要加強對電子信息技術在農業機械中具體應用的研究,進而有效地促進農業機械的生產,提高農業生產力。
作者:佟福生 姚洪濤 孫博 單位:吉林省遼源市西安區燈塔鎮農機技術推廣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