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健康教育論文
(一)
一、分析與結果
對照組和觀察組分別在接受一個月的治療后進行對比觀察,其中,對照組控制較好的有6例,控制一般的有16例,控制較差的有10例,控制率為68.75%。觀察組控制較好的有20例,控制一般的有10例,控制較差的有2例,控制率為93.75%,兩組患者控制良好率比較,具有顯著的統計學差異(P<0.05)。
二、討論
利用健康教育法對哮喘病患者講解有關致使哮喘病發作的原因以及防治控制等方法,讓哮喘病患者了解這方面的有關知識,減輕他們的痛苦。同時,向哮喘病患者講解放松治療方法,因為放松可以促進患者心率穩定,呼吸平穩,血壓降低,減少神經系統的活動,從而促進藥物在身體內的良好吸收及釋放。目前,根據我國現有的醫療水平,哮喘病還不能完全根治,但哮喘病可以被控制和治療,可以消除患者思想上的顧慮,但哮喘病的治療仍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唯有合理地安排生活,聽從醫護人員的囑托,保證充足的休息時間才能使病情不斷好轉。健康教育對哮喘病患者治療要從根本上進行干預指導,例如,在平常生活中注意不要接觸花粉、塵土等容易過敏的物質,不要過分接近寵物家畜,避免吸入刺激性氣體。在飲食上要囑咐哮喘病患者多食用清淡素食,多吃蔬菜水果易消化吸收的有營養食物,不暴飲暴食,不吃酸辣苦冷等刺激性食物。告訴患者要多喝水,防止便秘。要時常加強鍛煉,根據自己的病情及愛好選擇適合的運動,如慢跑游泳等。保持室內通暢,空氣新鮮,注意氣候溫度的變化,適當地增添衣物等。使人自覺地改善生活習慣,行為習慣,潛移默化地從心里自覺地采納健康的生活,減少哮喘疾病的發生,從而提高健康水平。
三、結語
健康教育治療法不僅縮短了哮喘病患者的住院時間,而且減少了患者的醫療費用,科學合理地治療哮喘病,降低了病患者的復發率和并發癥。同時,提高了醫護人員的實踐治療水平,進一步推進了對哮喘病的臨床研究,升華了整個治療哮喘疾病的護理模式。醫護人員也要時刻與病人家屬建立良好的關系,及時溝通交流,向他們講解有關注意事項以及對哮喘病的介紹與防治,密切了解哮喘病患者的病情及心理發展。比如,哮喘病發病前會出現咳嗽、咽喉癢、流鼻涕、疲勞、呼吸困難等癥狀,若家屬看到這些癥狀,要立即與醫生取得聯系,及時到醫院就診治療。同時,要給予哮喘病患者關心和鼓勵,幫助他們增強戰勝疾病的決心與信心。健康教育在哮喘護理中的應用研究改變了人們對傳統護理方法的治療觀念,提高了哮喘病臨床治療的護理質量,確保了健康教育對哮喘病治療的有效護理,為哮喘病治愈成功率的提升做出了不可磨滅的突出貢獻。因此,健康教育在哮喘護理中的應用研究是值得在臨床上推廣和應用的。
作者:蔣素英 單位:江蘇省常州市武進中醫醫院
(二)
一、健康教育內容
1、適量運動
高血壓患者可根據身體狀況選擇適當的有氧運動,如打太極、游泳等。有氧運動不但對于改善高血壓有效,而且還能促進多余脂肪的代謝。患者需要量力而行,以不感到疲勞為度,保證安全,并長期堅持。運動可以促進血液循環,降低膽固醇的生成,還可以緩解緊張的情緒,保持心情舒暢。運動能增加食欲,促進腸胃蠕動,預防便秘,改善睡眠。
2、精神因素
精神狀態是影響血壓的因素。外界的不良刺激長時間、強烈和反復的精神緊張刺激等,這些都能使血壓升高。患者可通過改變自己的行為方式,保持樂觀向上、愉悅的心情,從而維持穩定的血壓。
3、合理用藥
服用降壓藥是臨床上治療高血壓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定期測量血壓,維持血壓的穩定,定時服用降壓藥。必須堅持長期服藥,了解藥物的作用及不良反應,在醫生指導下并依據病情加以調整。
二、結果
通過對260例原發性高血壓患者進行有效的健康教育,患者對高血壓病的防治知識有了全面的了解,92%的患者掌握了高血壓病相關知識,84%的患者改變了原有的不良生活方式,焦慮、恐懼情緒得到控制,恢復了良好的心態,提高了自我調節的能力,沒有發生心、腦、腎并發癥,260例高血壓患者的生活質量有了明顯提高。
三、討論
近年來高血壓的發病率逐年增高,為臨床上最常見的心血管疾病之一。高血壓發病面廣、患病率高,常引起患者心、腦、腎等臟器的并發癥,嚴重危害著人類的健康。健康教育是預防和控制高血壓病的基礎和前提,其效果直接影響患者健康信念模式。通過健康教育,使患者知道藥物治療與非藥物治療的重要性。因此,要從生活方式、藥物的使用、精神等方面對高血壓患者做好健康教育,控制不斷上升的患病率,預防和控制并發癥,幫助患者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降低并發癥的發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高血壓病的防治工作是一項艱巨的任務。對于醫務工作者來說,要積極開展高血壓衛生宣教及治療保健工作,做好指導,讓人們了解高血壓病的防治知識,如高血壓的發病原因、治療方法等,從而減少高血壓病的發病率及并發癥,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
作者:韓麗英 單位:北辰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體檢科
(三)
一、狂犬病暴露癥患者的心理護理與健康教育
1、心理護理
(1)認知護理。護理人員應主動向患者及其親屬陳述與狂犬病暴露癥相關的知識及預防的重要性,讓狂犬病暴露者能夠正確認識到免疫接種的重要性,當出現狂犬病暴露癥狀時,應到正規醫院及預防門診進行處置,并接種適宜的狂犬疫苗,同時注射適量的免疫球蛋白,以起到預防狂犬病的作用。
(2)心理疏導。當狂犬病暴露者就診時,護理人員應主動詢問患者受傷情況,同時給予患者語言上的關心和鼓勵,及時回答患者提出的疑惑,同時告知患者狂犬病暴露處置的重要性,以消除患者不良心理情緒,提高患者治療信心,積極配合護理人員的暴露處置工作。
(3)分散注意力。護理人員在幫患者處理傷口或者注射狂犬疫苗時,可以與患者進行交談,以達到消除患者恐懼心理,分散注意力,緩解疼痛的效果。
2、健康教育
(1)兒童群體。由于兒童常常與貓或狗等寵物玩耍,容易被貓或狗抓傷和咬傷,大大增加了狂犬病暴露發生率。同時由于兒童對狂犬病防護知識了解甚少,被貓或狗抓傷或咬傷后,未能及時告知家屬,也未對傷口進行有效處置和及時接種疫苗和免疫蛋白。因此,要求護理人員要加大宣傳力度,應叮囑家長或者監護人要看護好孩子,禁止與貓或狗等寵物睡覺,不要隨便觸碰野貓或者野狗,同時告知兒童被貓狗咬傷的危害性,被貓或狗抓傷或咬傷,要及時告知家長,并及時到正規醫院及預防門診進行處置治療,以降低狂犬病的發病率。
(2)喂養群體。我縣是一個少數民族地區,有養狗的風俗,必須加大對貓狗喂養者的教育和宣傳力度,使喂養者能夠掌握狂犬病病毒的傳播路徑、狂犬病發作癥狀、狂犬病預防方法及其對人體健康的危害。叮囑喂養者必須對自家喂養的貓狗進行嚴格看管,并嚴格遵守政府預防接種要求,定期到正規部門接種疫苗,并取得相關的家犬免疫合格證。貓狗都應圈養,以避免其誤傷他人。不可讓貓狗等動物舌舔傷口或者粘膜,以避免傷口受到感染。當衣物被貓狗等動物的唾液污染后,必須及時消毒,以避免病毒的傳播。當被貓狗等寵物咬傷后,不可存在僥幸心理,要及時對傷口進行處理,并接種狂犬疫苗。
(3)孕婦群體。臨床研究表明,狂犬病發病后死亡率為100%,是一種致死性疾病,即使在妊娠期或者哺乳期仍然可以接種狂犬疫苗。同時臨床研究發現,若孕婦接種正規的狂犬疫苗,并不會對胎兒健康造成影響。首先,若孕婦接種的狂犬疫苗屬于滅活性的病毒疫苗,能夠避免滅活性病毒進入到胎盤屏障,不會對胎兒生長發育及健康造成影響。其次,臨床研究尚未發現孕婦在接種狂犬疫苗后出現早產、胎兒畸形或者流產等現象。
(4)免疫接種。護理人員必須告知狂犬病暴露癥患者狂犬疫苗接種的重要性,在對傷口進行有效處置后,應及時接種狂犬疫苗。同時在免疫接種期間,護理人員應告知患者疫苗接種的時間,并確保患者要按時、按量、全程接種疫苗,禁止出現中斷接種疫苗的現象。在疫苗接種期間,護理人員應告知患者在疫苗接種后可能會出現頭暈、硬結、紅腫、肌注肢體酸痛不適等癥狀,但通過后期可緩解,以消除患者不良情緒。疫苗接種期間,不可進食冰冷、辛辣等食物,禁止喝酒、喝茶,注意勞逸結合。
二、結語
通過給予狂犬病暴露患者有效的心理護理與健康教育,能夠改善患者心理狀況,消除患者不良情緒,維持患者心理平衡,使患者保持良好的治療心態,避免心理應激反應的產生。同時能夠使患者認識到狂犬病疫苗接種與注射免疫球蛋白的重要性,提高患者依從性,積極配合進行疫苗接種,注射免疫球蛋白,以達到良好的狂犬病預防效果。
作者:張秀英 單位:貴州省從江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