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電影電視
2008年,一只肥胖的、憨態可掬的中國熊貓可謂是出足了風頭。打著補丁的衣服,無辜的眼神,傻得可愛的表情都讓看過這部動畫片的觀眾無法忘懷。而夢工廠也憑借著這只可愛的熊貓在全球賺得盆滿缽溢。
3年后,夢工廠繼續推出續集《功夫熊貓2》,這部動畫片從上映開始就票房喜人,上映兩天票房收入就達1.085億美元,上映9天突破3億大關。值得注意的是,貢獻票房的不僅僅是兒童,許多成人也成為大熊貓的忠實粉絲?!豆Ψ蛐茇?》好看,其實并不令我們感到吃驚,1993年的《花木蘭》,1994年的《阿拉丁》已經讓我們見識到了夢工廠強大的創新能力。一個是中國的題材,一個是中東題材,故事傳頌千年,也曾有人將他們搬上銀幕,但是效果都不怎么理想。但是這些故事到了這些造夢人的手里,就像中了魔法一樣,一個很古老的傳說竟然可以煥發出鮮活的生命力?,F在,夢工廠故技重施,結果正如預期的一樣,《功夫熊貓2》照樣把人們吸引到電影院,而且在走出影院的時候很真誠地贊賞一句,這部動畫片確實不錯。相反一些在業內人士叫好的國產動畫電影卻無人問津。是我們的民族動畫電影不夠努力,還是我們的動畫電影工作者沒有那么高的水平來吸引觀眾?到底是什么因素影響了中國動畫電影的發展?我們的動畫電影在進行了幾十年的改革之后,要走向市場,走向世界,還應該從哪些方面進行改革?看來我們還需要從更深層的原因來進行分析。
一、好萊塢動畫電影全球發展策略
要發展民族動畫電影,就先要學習成功動畫的電影成功經驗,因此分析好萊塢動畫電影的成功就成為首先要論述的問題。好萊塢動畫電影的成功首先得益于其自始至終的“市場”理念。好萊塢動畫電影的發展從一開始就定位于娛樂。
如果說,歐洲是把動畫電影作為藝術來進行發展,而好萊塢則是把動畫電影當作娛樂產業來進行經營的。它不是作為一種主要供專家研究的藝術品來發展,它從發展之初就把目光定位在市場上。因此,對于好萊塢動畫電影來說,“觀眾”就是一切。在這種觀念下,好萊塢的動畫電影永遠在重復著不變的主題:善惡有報,有情人終成眷屬,小人物也可以做出不平凡的事情,另外還有足以把人淚腺熬干的煽情,火爆刺激的視覺特技。而藝術和文化都只是作為娛樂的一部分而存在,唱主角的永遠是“娛樂”,即使有時候看起來有點不按常理出牌,但那也只是在藝術和文化外衣包裝下的娛樂而已。這也正是好萊塢動畫電影一方面受到幾乎全世界知識精英的反對,另一方面卻有許多人趨之若鶩,就連每年的奧斯卡獎也成為許多自命清高的影人闖入世界影壇的標尺。
其次,好萊塢動畫電影融入了大量的商業元素。正如上文所述,好萊塢動畫電影從一開始就定位于娛樂,為了使影片更加好看,他們竭盡所能,挖掘任何一個能為片子出彩的元素。在好萊塢的動畫電影中,歌劇、插科打諢、喋喋不休等成為其戰無不勝的殺手锏?!睹琅c野獸》中被施了魔法的家具的大合唱,《冰河世紀》中那只很喜歡說話的樹懶席德以及那只永遠距離美夢一步之遙的松鼠,這些都成為好萊塢影片中必不可少的元素。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對人類基本價值觀的把握與追求。不同的國家,不同的種族,他們的信仰,他們的政治意識可能是不同的,但是全人類的基本價值觀卻是相同的。好萊塢的動畫電影之所以能夠在全球名利雙收,最主要靠的就是能夠體現出人性中最本質、最單純的東西———愛,愛情、親情、友情。雖然這些在現實中可能并沒有那么的驚天動地,但是對于它的追求卻是每個人心中所渴望的。追求美,追求理想,追求正義,追求完美,挖掘人物身上所固有的,揮之不去的自私、貪婪、恐懼等,這些才是人類最本質的生活,而好萊塢動畫電影也正是抓住這一點,將他們夸張地表現出來,最終引起人們的共鳴,從而讓人們漸漸對它產生了親近感。
二、民族動畫電影存在的問題
《功夫熊貓2》在全球動畫電影市場的火爆,重新激起了人們對民族動畫電影的思考。發展民族動畫電影應該說是一個老生常談的題目了,但是,二十多年過去了,除了寥寥幾部動畫片外,大部分的動畫電影要么制作水平欠佳,要么是給人感覺太幼稚,充滿了說教味。但是好萊塢的動畫電影為我們上了一課,原來動畫片也是可以適合成人看的。具體來說,以下幾方面問題的存在,成為影響中國動畫電影進一步發展的絆腳石。
第一,缺乏競爭力的計劃經濟模式。悲觀地說,雖然中國改革開放已經三十多年了,在經濟發展上已經取得了驕人的成績,但是在文化產業上的改革,仍然有很長的路需要走。從整個動畫電影產業來講,一方面,動畫電影的政治審查制度讓許多優秀的動畫電影胎死腹中,政治意識在影片中的強行滲透使得觀眾大為反感,各類動畫電影的生產、發行、放映等在很大程度上還是領導人拍腦門子的事情,沒有依據市場的變化來決定。另一方面,由于目前中國動畫電影實際上采用的是計劃經濟為主、市場經濟為輔的工業體制,每年生產的影片中有相當數量的影片與消費者的需要不適應,甚至有沖突,這使國產影片品牌定位受到觀眾懷疑,失去了消費期待也就必然會放棄消費行為。
第二,資金、技術方面的限制。雖然當前我國加大了對動畫電影的投資,和50多年以前相比,國產動畫電影的投資、技術含量、工業生產水平有了很大的變化,但是目前中國動畫電影的生產方式在實質上仍然是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沒有形成真正具有先進科技手段和現代管理模式的工業化生產。中美動畫電影的技術差距、資金差距不但沒有縮小反而拉大了。目前中國已經形成了幾大影視生產基地,資金和技術等水平都有了明顯改善,但是與已經發展很成熟的好萊塢影視公司相比,我們的差距還比較大,而這些也不是短期之內能夠得到改善的。
第三,中國動畫電影人的創新能力還有待于加強?,F在翻拍風盛行,四大名著無一幸免,以前的火爆劇目也重新翻拍。在此趨勢下,中國動畫電影也不能幸免,比如《葫蘆兄弟》《寶蓮燈》等。我們并不反對重拍,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它是一種對原作的重新詮釋,加入了導演等人的思考,但是從實際情況來看,這些翻拍之作,除了運用了更多特技,視覺效果較好之外,其他能吸引我們的東西卻很少。這一方面反映了我們的從業人員急功近利,不思進取,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我們的編劇等從業人員在創新能力方面還有待于加強。所以,與好萊塢相比,我們的動畫電影缺乏的東西還有許多,除了資金的缺乏,技術上的差距,更重要的是中國動畫電影還缺乏成熟的產業體制,缺乏優秀的創新人才,缺乏一種走出去的魄力和扎扎實實做事的耐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