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風險管理論文
一、國內企業法律風險管理存在的問題
1.企業法律風險管理缺乏持續性
我國企業法律風險的管理目前是停留在被動層面上。企業法律風險管理缺乏持續性的原因主要是管理層對法律風險管理的重視不夠,對法律風險的應對停留在風險發生后如何補救,聘請律師解決面臨的法律糾紛,而沒有將法律風險管理作為一項日常管理工作;人員變動造成工作的斷檔;管理缺乏制度性指導和建設等,不利于企業對法律風險防控和企業競爭力的提高。
2.企業法律風險管理制度建設缺失
企業自身制度的缺陷也是引起企業法律風險增加的一個重要因素。企業相關法律事務缺乏嚴格的審核程序,由于欠缺法律把關,使得企業中不合法的做法存在,為日后埋下風險隱患。
二、如何完善企業法律風險管理工作
1.企業領導者轉變觀念,依法治企
企業管理者應將法律思維貫穿到企業管理中去,建立完善的法律風險管理體系,將企業法律風險管理意識融進企業運行各環節中。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國內、國外統一市場逐漸形成,商業競爭越來激烈,企業如果想在競爭中取勝,必須依法運作、依法治企,依法決策,才能不斷調整對內對外戰略格局,在競爭中取得勝利。
2.企業法律風險管理與企業管理工作有機結合
企業法律風險管理是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企業將法律風險管理常態化可以不斷提高管理水平和風險抵御能力。企業應通過對各項內控機制的整合,加強各業務板塊的有機協調和制約,將法律風險防范機制貫穿于企業管理的全過程,構建法律風險防范機制的完整鏈條,做到法律管理與企業經營管理的有效融合。
3.企業法律風險管理要為企業發展服務
企業風險管理應準確把握企業發展的內在法律需求,使法律工作全面服務于企業經營發展。以重大事項、重要決策、重大合同的管理流程作為內部控制重點,以“事前防范、事中控制”為主,“事后補救”為輔,將法律風險防范工作納入企業管理的全過程。通過調查問卷、法律答題、不定期法律信息反饋以及對已經發生過的法律糾紛進行匯總分析等多種形式查找企業各環節存在的法律風險點,然后進行識別、分析、評估,劃分法律風險等級,將風險點反饋到相關部門,制定有針對性的改進措施,從而有效地規避、化解企業存在的法律風險。企業只有通過對法律風險的有效控制,才能不斷強化法律管理帶來的科學規范的“正向約束”,為企業創效提供重要的法律支撐。
4.構建企業法律風險管理體系
企業法律風險管理體系由人員、制度和機構設置三個方面組成。企業可以通過內部培訓和外部聘用相結合的方式儲備大量的具有法律知識的人才,通過對企業經濟活動的各個環節法律風險的評估,劃分法律風險等級,制定和實施法律風險管理辦法、法律專項應急預案,健全重大事項、重大決策、重大合同管理、授權管理辦法和法律糾紛處理機制,對于日常和突發的法律事項能夠做到事前預防、事中控制和事后補救。將法律風險管理的橫向和縱向有機結合,實現管理部門控制與專業部門控制、職工控制相結合的層層控制機制,實現危機前控制與危機中控制、危機后控制相結合的時間控制機制。
三、結論
綜上所述,科學的法律風險管理不僅能降低企業潛在法律風險,還能提升企業的總體價值,創造競爭優勢,進而改善企業的形象,良好的合規管理體制能夠切實加強企業的管理控制能力。企業法律風險管理是提高企業管理層次和水平的重要途徑,只有企業的領導者不斷轉變法律風險管理理念,加大投入,不斷完善企業法律顧問制度,加強制度化建設和人才培養,才能不斷提高企業的綜合競爭實力。
作者:馬志強 單位:河北唐山三友硅業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