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醫院后勤社會化改革的必要性
醫療要改革要發展,醫院后勤要減員降耗增效就迫切需要對后勤管理體制進行改革,其根本出路和改革方向就在于后勤服務的社會化。后勤社會化改革的口號已經推出多年,后勤服務社會化也日益成為各級醫療機構關注的焦點。后勤社會化改革的目的就是為了提高后勤服務的質量,就是要體現“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宗旨。一套新的醫院后勤服務社會化管理模式,不僅可以為醫院提供良好的后勤保障,而且對提高醫療服務質量、改善醫院環境會起到直接和間接的推動作用,取得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醫院后勤社會化是醫院后勤改革的方向,是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醫院后勤服務突破自我配套的封閉模式,引進競爭機制,使醫院后勤與社會上的服務行業融為一體;以商品交換的形式,為醫院提供優質、高效、低耗的后勤服務,最大限度地發揮人、財、物的綜合效益。進行體制創新后的醫院后勤工作由專業后勤公司負責,走市場化發展的道路使其融入一種全新的更專業化、更科學化、更現代化的經營管理模式,為醫院醫療技術及服務水平的進一步提高和發展提供更為牢靠的物質和技術保障。
2、醫院后勤社會化改革的方案
據目前醫院的管理現狀以及社會性體制的緣故,實施醫院后勤服務的社會化改革可以采取以下兩種方案進行:一是通過組建后勤服務實體或集團,把醫院后勤服務從醫院行政管理體系中分離出來,在院內體制上形成“一院兩制”的格局。醫院配備專業后勤人員組成后勤服務管理中心,以合同規定的責、權、利為基礎和依據,對后勤服務質量進行全程質量考評,并在管理上相互支持和配合,醫院由辦后勤服務向購買后勤服務轉變。通過引進市場機制,實行兩面服務和行業聯合,建立起既適應醫院服務活動需要,有適應醫院后勤自我完善、自我發展的運行機制,大力發展后勤生產力,逐步朝著完全脫離醫院、走向社會化經營管理的軌道。二是徹底將醫院后勤服務進行社會化改革。后勤服務實體和醫院本身不存在任何行政或隸屬關系,醫院只要求其提供全面的、及時的、有效的、合理的后勤服務保障。這種實體的產生完全是市場化競爭的結果,是在商品化運行的模式下,實現醫院和服務實體之間的利益和權益的平衡的必然結果,也是醫院后勤的深層次改革。穩步改革是我們深化后勤管理體制改革應該遵循的原則。各單位實際情況不同,組織結構、人員素質也不盡相同,而后勤工作情況復雜,又不能追求一個模式。應本著先急后緩,先易后難的原則穩步實施。確保后勤管理方案全面、優質、高效實施。漸進式改革比較適合當前醫院改革的實際,后勤服務社會化,需要進行多方面的磨合,有醫院與公司的磨合、醫院與社會的磨合、公司內部的磨合等。醫院管理者順利實施角色轉換,決策者以創新意識勇于探索,大膽實踐,把推行后勤服務社會化作為醫院整體運營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后勤由直接管理變為服務、指導、監督和協調。服務公司通過服務獲取利潤,醫院集中精力抓好醫療質量。有序的企業化運作對醫院職工轉變觀念、培養服務意識、加強精神文明建設都會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醫院管理工作的重心已基本轉移到為病人服務的本職職能上來,管理者就會騰出精力投入醫院發展更重要的工作,節省開支用于醫教研第一線的發展,最終達到政府、醫院、病人、企業“四贏”的良好運營目標,為醫院增強了競爭能力,實現了醫院產業經濟化,更好地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不斷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對醫療服務的需求。
作者:王勇 單位:河南省南陽市中心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