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校鋼琴教學模式思考
(1)合作教學模式。注重培養學生的文化素質,提高學生的文化底蘊。在鋼琴課堂教學中涵蓋的鋼琴作品數量及作品風格非常有限,而組成不同的學習群體,可以讓學生接觸到更多的鋼琴作品。同時,合作學習意味著不必要求學生一個人單獨地面對樂器或者作品,能夠和其他學生合作來完成樂曲的演奏。這種教學模式要求先組成小組形式,教師布置好研究學習的專題,學生負責搜集樂譜、音響等各種相關資料,在課堂中進行學習時,不但可以分享彼此找到的樂譜、音響資源,還可以共同討論某一種典型音樂作品的風格特色、演奏特點等,進而激發思想與思想的碰撞,擴大視野,加深對音樂作品的理解,提升綜合文化素養。
(2)分層教學模式。也就是根據不同文化的差異、學生學習基礎與能力的差異,適當地調整授課模式,對不同的學習者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分層教學在高校鋼琴教學實踐中是比較常見的一種教學模式,由于培養目標的多元化,在確定教學目標、安排教學任務以及運用教學方法時都必須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異。采用這種模式教學,需要運用小組課與個別課相互結合的形式,依照小組或者個人的真實能力選擇教學曲目,制定出相應的教學計劃,以此滿足多樣化人才需求與學生學習的不同進度。分層教學模式可以優化教學資源,培養出專業突出的學生,同時還能滿足其他學生的個性化需求。
(3)探究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積極探究、拓展鋼琴教學內容,將世界各地區的鋼琴文化融入課堂教學中。探究式教學模式的主要優點在于:教師不能限制學生依照固定的思維模式學習,而是慢慢引導學生進行不斷探索,慢慢找到適合個人的學習方法。要不斷地改進演奏方法,不斷探索新的內容,才能讓學生對學習產生持久的興趣。以往的教學模式非常注重教師的“口傳心授”,對學生的每個動作、發音都有著十分嚴格的規定,這樣學生很容易就失去了自主思考的能力。只有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愿望,提高其主動探究的積極性,進一步擺脫學生對教師的機械模仿,才能達到演奏復雜、高難度鋼琴的技術要求。
(4)實踐教學模式。鋼琴自身就是一個藝術實踐過程,所以重視學生的實踐教學在鋼琴教學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位置。演奏鋼琴的過程就是藝術實踐過程,但是課堂中的實踐與舞臺實踐是不同的,高校的實踐教學模式是把學生的舞臺鍛煉、課堂鍛煉當作教學目標,在特定環境中,真實訓練之前進行周密計劃、反復訓練。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不但要解決學生遇到的技術性問題,同時還需要積極地引導其心理。這種教學模式要求教師、學生從鋼琴教學課堂中走出去,然后由學生運用自己掌握的知識、技能,藝術修養展現在公眾之下,接受觀眾的檢驗,并和觀眾在另一個層面形成互動,進一步鞏固教學效果。
2結束語
鋼琴教學作為高校音樂教育的一部分,在當前多元文化語境中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面對繁多的教學對象與多元化的培養目標,必須改革高校鋼琴教學,根據實際發展情況,綜合采用各種不同的教學模式,才能拓展學生音樂文化視野,加強其文化多元性意識,進一步為鋼琴教學改革提供有益參考。
作者:李莉 單位:長江大學 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