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小學體育論文
一、提問范圍要有廣度
對于體育這樣以技能操作為重要目的的課程,很多教師以為只要學生能動手就行,掌握某項技能即可。在問題設計上,教師不夠重視,只是根據教材中的知識內容,設計一問一答,思維僅僅停留在教材,無法拓展。出現這樣的問題,一是教師認識上的不足,二是教師本身對知識的拓展準備不夠。其實,如果學生不能理解為什么要這樣做、怎樣做更有效,那么他們的動作技能往往把握不到位,動手的效率不高。為此,教師首先要在課前深入鉆研教材,提高知識積累,要提高問題的思維廣度,促進課堂的生成。如《實心球》一課,我進行了以下的教學設計。首先讓學生們思考扔實心球的動作可以有哪些,讓他們自己在練習中去總結,鼓勵大家嘗試各種能想到的方法。然后,讓他們進行匯報和交流,看誰的方法多。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們發揮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想到了很多千奇百怪的方法,各種方法都有一定的道理,如原地投擲、跑幾步后投擲、往后投擲、起跳投擲,在投擲的拋物線選擇上,嘗試各種角度。接著,讓學生們思考,在這么多方法中,哪種方法能扔得更遠,扔出的角度怎樣才能更遠。這樣,他們在原有方法上,又進行了比較,掌握了科學的投擲方法。在這節課上,教師設計的開放性問題,引發學生們創造的動力,他們嘗試著各種各樣的投擲方式,為他們思考怎樣才能投得更遠創造了可能性。學生們在實踐不同方法的基礎上,比較最佳的投擲方法和姿勢,比較容易地掌握了知識。
二、提問思維要有深度
學生進行問題的思考是有選擇的,對過于簡單的問題他們沒有思考的興趣,反而容易引起他們的分心,既浪費時間,又吃力不討好。當然,過于難的問題,學生會不知如何解決,也是不能達到目的的。對此,根據小學生的知識積累情況、能力水平,設計有一定深度的問題,能有效地牽引他們的思維興趣,使他們在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驗體育課堂的魅力。如學習前滾翻動作時,我先給學生們示范,讓他們對這一動作形成感知。然后使用道具———木偶,讓學生們思考如何讓木偶也能完成這樣的動作。于是,有同學就上來嘗試,但是他們怎么試也無法完成動作。這到底是為什么呢?這個動作有什么要求呢?同學們開始思考,根據自己的實驗,他們發現木偶不能做前滾翻的原因是木偶的軀干是直的,從而也明白了前滾翻動作的基本要領。這樣,再讓他們做前滾翻動作時,他們就懂得了如何盡量地把身子蜷成球狀。在這節課的活動中,以木偶做前滾翻這一情景,引起學生深入思考原因。他們在親自嘗試的基礎上,發現了木偶無法做前滾翻動作是由于軀干無法彎曲,深刻領會了前滾翻動作的要領。這樣的提問,學生不僅積極思考,而且直接提高了他們動作操作的效率。
三、結語
總之,體育不僅是一門身體的運動,也是需要智力參與的運動,需要運動者思考動作的要領,總結技巧和方法。因此,在小學體育課上,老師要在研究教材和學情的基礎上,以有效的問題,引導學生們思考,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同時,教師還要通過提問的牽引,培養學生們勤于思考、善于總結的習慣,在體育運動中,學會思考。
作者:廖海燕 單位:福建省泉州師院附屬豐澤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