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3 | 預算管理論文
一、醫療機構預算管理與執行中存在的問題
(一)全面預算管理行為不合理
由于現存的醫療機構的預算法律和制度還不完善,在醫療機構實施預算時就存在很多不規范的問題。首先,在思想上不夠重視,醫療機構管理層認為只有財務部門才制定預算,沒有設置專門的預算部門。其次,簡單的認為,預算就是財務人員依據上年的財務經營成果,考慮一些浮動因素,最后編制出收入支出賬表。但是,在實際預算中,醫療機構的預算涉及到資產、業務、信息、技術、人力資源等很多方面,并且需要各個部門參與制定與實施。
(二)預算編制方法不合理
目前,醫療機構的預算方法主要是采用定期預算法、固定預算法以及增量調整法,其中上年預算數加上增長數的預算方式較為常見。其實全面預算法中彈性預算法、零基預算法有很多優點值得嘗試,這些方法效率高,適合醫療機構預算。另外,醫療機構的預算會出現為滿足上級要求而進行預算的現象,不能為了預算而預算,要把預算具體內容應用到醫療機構的經營運轉當中,把財政補助資金和自有資金全部納入預算管理的范疇,做到更好的資金配置和優化結構。
(三)預算執行和編制脫節,預算管理基礎薄弱
據數據統計,醫療機構預算執行的符合率較低,各省預算執行符合率在90%以上的大約占其8%。究其原因,大概是因為醫療機構的各個層級機構之間存在著信息不對稱的問題,預算具體執行者為了更好地完成任務,利用編制預算的機會降低預算目標。這樣長期發展下去,就會造成醫療機構的預算管理機構基礎不牢固,盡管各個醫療機構采取最新的管理技術,但仍舊會出現很多問題。目前的醫療機構部門預算主要是由財務部門編制,通過向各個業務部門提出數據參數并進行匯總分類。這也造成了制定大預算很少,制定的小預算很多,不能從全局上系統的分配資金,沒有充分運用預算帶來的優勢。在實際的預算工作開展中,當財政的預算方案被批準后,醫療機構并沒有把預算方案貫徹到預算執行中,到年末才發現很多預算沒有完成,甚至有的預算還沒開始,造成了預算執行和編制嚴重脫節的現象。
二、如何加強醫療機構的預算管理與執行
(一)加大對醫療機構預算管理與執行的重視
醫療機構的戰略管理可以通過預算管理來實行,醫療機構若要做得更好獲得更好的長遠發展,就必須要做好全面預算管理。預算管理可以使其單位明晰奮斗目標、增強經營理念,提高組織管理水平,從而不斷地提高醫療機構的服務水平和核心競爭力。通過預算管理,可以協調和相關監管部門的關系,及時傳達反饋信息,謀求醫療機構更好的未來發展,確保向人民群眾提供更好的醫療服務,充分提高中國的財政資金利用效率。
(二)完善全面預算管理的組織體系
目前,關于醫療機構的預算管理的規范性文件很少,2008年的《醫療機構財務會計內部控制規定(試行)》,指出了醫療機構預算的重要性,但是沒有提及具體的實施要求,也沒有對不執行預算的單位給予處罰規定。因此,制定統一的預算管理與執行辦法,不斷地規范醫療機構的行為非常重要。當務之急就是要建立健全的全面預算的管理體系,做到實際預算工作中的有法可依。首先,是建立分層次的預算管理組織。醫療機構可以設立預算管理委員會,該委員會由醫療機構負責人和相關部門負責人組成,他們負責制定和批準相關部門的預算目標,及時化解預算編制過程中出現問題,審查和批準預算過程中的重大調整,監督預算的具體執行并對相關部門預算實施效果給予獎懲。另外,一個醫療機構還可以設置專職預算人員,比如可以由財務人員擔當,由全面預算管理委員會管轄領導,以保證預算方案的有效執行。在所有要參加預算的部門,應該考慮設置預算專員,預算專員對該部門的預算負責,但隸屬于全面預算委員會領導。同時,應該設置其他相關部門更好地為預算服務,比如成立財務決策小組、資產配置小組、內部審計小組。財務決策小組負責醫療機構的財務管理的進行,對單位的經營業務活動進行效益分析研究,向醫療機構管理層提供決策方案。資產配置小組主要負責機構的籌資和投資以及現有固定資產的管理工作,以確保醫療機構資產配置的高效率性。內部審計小組獨立于其他小組,在負責人的直屬領導下,負責對經營業務、財務活動的監督和審核,最重要的是監督預算方案的實施。
(三)采用零基預算法編制預算方案
零基預算是指在編制預算時,對以往的資料數據不做參考,以零為基礎,對基期的數據不考慮的情況下,編制的預算方案。除了醫療機構的各種業務量指標,比如各門診的看病人次、各個部門的住院人次以及人力資源經費支出、一次性醫療器具費用支出等等,可以參考基期的數據,并結合當期的各種相關政策以及最近的醫療機構的經營情況來預算預期內的財務數據和目標任務。其他的消耗性支出支出應該采用零基預算法來編制預算方案;建設類支出的預算比如大型醫療設備的采購任務也應該采用零基預算法進行編制。在預算編制時,實行可行性預算,根據采購清單推算,并實行三年預期滾動預算,真正做到預算編制的切實可行。預算編制的方法很多,比如彈性預算、動態預算、固定預算、零基預算等,這些預算方法各有千秋,但是上年基數加上本期調整數的預算方法堅決不能使用。現代的醫療機構的財務制度要求采用零基預算方法,但是在預算編制的時候仍舊需要隨機應變。當預算所涉及的范圍很大,不同業務范圍下的收支情況又有各自的規律,那我們的預算編制據不能采用一種編制方法,而是根據不同的業務特點,分別采用不同的方法。
(四)加大預算審批制度的嚴格性
預算方案必須要經過審批才能實施,審批后的預算對醫療機構的領導者、各個部門、每一個職工都會產生約束力,這些人員會按照預算管理的制度規則和目標要求來進行工作,長期進行下去,醫療機構的全部從業人員就會使工作行為、經營行為規范化,甚至慢慢形成一種良性趨勢和良好環境。這樣預算管理才能在醫療機構中得到體現,成為其管理的準則,最終提高醫療機構預算的嚴肅性以及約束性。綜上所述,醫療機構及其監管部門對預算方案進行審核審批是非常有必要的。
(五)對預算的執行過程進行監督
醫療機構的預算效果怎么樣,不僅與預算編制的方法的正確性,預算方案的科學性有關外,還與預算是否順利執行有關。醫療機構要嚴格監督預算執行,在執行中,一般預算方案不予調整,除非特殊情況需要進行調整,但是必須先申請并且經過預算管理委員會的同意批準后,才可以調整預算方案。現在還沒有配套的預算分析軟件來供醫療機構對預算執行進行跟蹤監督,大多數還是依據最后的財務信息分析進行監督。因此,醫療機構必須及時提供財務報告信息,以便預算管理委員會制定及時的、合理的預算方案,單位內部的各個部門也應該做好協調配合工作,努力完成預算工作和工作效果分析。財務部門依據預算執行的進度和效果及時報告預算管理委員會,以便做到及時調整預算偏差。(本文來自于《經濟研究導刊》雜志。《經濟研究導刊》雜志簡介詳見。)
(六)對預算執行結果進行考核
預算效果怎樣,必須要有判斷標準,必須進要行考核,發現問題,才能為下期預算做好準備。如果不進行考核,各個部門對完成目標也沒有動力,預算編制的質量,執行情況也不能得到評價。醫療機構可以在每一年年末進行考核,制定獎懲制度,在預定目標下,對完成預算的部門進行獎勵,對沒有完成預算的部門適當懲罰,這樣才能更好地推動預算管理的實施。
三、結束語
預算管理與執行不僅能夠提高醫療機構的管理水平并且能促進醫療機構的未來長遠發展。隨著新的會計政策的實施,醫療機構應該認識到增強預算管理與執行的重要意義。在實際預算中,要及時發現醫療機構預算中出現的問題。通過提高管理層的重視意識,不斷完善醫療機構預算管理體系,改進預算管理的編制方法,加大對預算執行過程的監督等方法,使預算管理更加合理科學,使預算執行更加順利規范,從而讓老百姓獲得更優質、更廉價的醫療服務。
作者:龍濤 單位:江西省萍鄉市婦幼保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