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素質教育論文
一、共同合作,加強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1.對大學生進行心態的教育
良好的心態是確保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的重要因素。因此,高校可以和家長密切結合起來,對學生進行良好心態的教育,如讓學生正確的、主流的看待社會中的各種心理現象,讓他們學會換位思考等。通過這種方式的教育,大學生就可以養成良好的心態,進而減少了心理問題的發生。
2.家長和高校要密切結合
家長和高校密切結合起來的好處在于可以互相發現在家庭或高校里學生的異樣表現,及早發現問題,及早解決。對此,家長要經常跟學校溝通聯系,學校也要經常性的與家長溝通聯系,建立溝通聯系的良好機制,確保形成合力,筑牢大學生心理健康的教育防線。
二、開展活動,為大學生營造良好的心理環境
開展各種類型的文化體育活動有利于學生在參加活動的過程中增強集體凝聚力,減少心理問題。因此,開展文化體育活動對于調節高校大學生的心理問題有重大的作用。在開展文化體育活動的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兩個方面的問題。
1.文化活動的開展要符合大學生的實際需求
近年來,高校都非常注重學生參加各種類型的文化體育活動,雖然全校范圍內學生的參與熱情比較高漲,但是心理不健康的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不高。對此,高校今后要根據大學生的實際情況組織活動,比如開展以勵志教育為主體的跑步活動,以感恩為主題的征文活動等。通過這些活動的開展,讓大學生較多的參與到各種類型的文化活動中去。另外,高校還要注意采取各種途徑讓心理有問題的大學生積極參加到文體活動中來,通過與其他學生的廣泛交流,讓這部分大學生養成良好的性格和心理,從而不斷的弱化大學生的心理問題。
2.讓大學生在參加文化活動的過程中提升人際交往能力
文化體育活動需要集體共同完成。對此,可以在廣泛調動大學生參與文化體育活動的基礎上,積極地有目的地對他們進行人際交往能力的培養,讓他們敢說、敢做、敢為。另外,高校的老師,特別是輔導員要注意對大學生進行人際交往能力的培養,讓學生主動的與他人交流,積極地參加各種類型的活動,逐漸讓大學生形成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這對于提升大學生的信心,特別是過提高那些心理素質存有問題的大學生具有重大的意義。
三、加大投入,為大學生創造良好的發展空間
1.讓大學生得到各方的資助,平衡大學生的心理
目前,不少高校都建立了各種類型的獎勵制度,這對幫助大學生完成學業,減輕大學的經濟負擔有很大的作用和意義。今后,高校還需要加大對貧困生的資助力度,讓大學生減少經濟之憂。另一方面,從近年來高校資助的情況來看,一部分學生對于資助的對象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異議或意見,這在某種程度上造成大學生的不平衡心理。對此,高校要善于發現這類問題,及早的解決學生的心理疑惑,以免釀成不良后果。
2.創造各種條件,讓大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發展
對此,高校可以開創出勤工助學崗位,或者與企業聯系,設定大學生實習崗位等。家長可以鼓勵學生在按照正確路徑的前提下自我發展,讓大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取報酬,并有效的促進大學生各方面能力的發展。在這種情況下,大學生得到了有效的鍛煉,從而自己在心理上得到了滿足和認可,因而就會有一定的成就感,相應的來說,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就會減少了。
四、總結
綜上所述,針對高校大學生出現的心理問題,要在密切分析他們的心理特點和產生問題的原因之后,建立高校與家長共同合作的教育體系,通過采取教育、創造良好的心理環境和發展環境等手段對大學生進行正面的影響,讓大學生在自己的努力中正確的對待心理問題,積極發展自己的人際交往能力,養成良好的思維方式,久而久之便能正確的克服各種心理障礙。
作者:姚愛紅 單位:河北省唐山師范學院灤州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