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形勢下高校開展黨建工作面臨的挑戰
1.經濟全球化的趨勢對高校黨建工作的挑戰
第一,全球化發展對高校管理者水平及黨委的領導能力提出了新要求。隨著高校間的國際學習交流越來越頻繁,更多的黨員接觸到外國的文化,使得他們的思想觀念更趨多元化,而西方的思想并不代表都是先進的思想,其中還是有很多腐朽落后的觀念,這些不好的思想觀念會對馬列主義傳統理論形成強有力的沖擊。而且,思想的開放加劇了我國高校之間的內部競爭,這種競爭不僅表現在對優秀教師、優秀學生的爭奪上,而且還表現在對原有教育方式、政管理方式和思維方式等方面,而這種內部競爭顯然是不利于高校的發展的。第二,經濟全球化背景下,高校教師和學生在與外來文化交流的同時,西方文化往往借助先進的網絡技術和頻繁的文化交流之機,對我國高校師生的思想進行“潛移默化”的熏陶,對適合我國高校發展的實際道路形成阻礙。隨著思想文化多元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高校隊伍往往成為各種新文化的最早接受者和實踐者,如何對這些思想進行“篩選”,得到有利于我國發展的思想方法,這是一個挑戰。
2.高等教育領導體制改革對高校黨建工作的挑戰
我國高等教育改革不斷推進,高校民主政治的形式越來越多樣化,一些高校在領導體制調整過程中產生的對深化改革提出的新問題,對黨委如何運用原有的教育資源來發揮協調各黨支部的作用,做好各方面思政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新形勢下高校黨建工作面臨的機遇
高等教育國際化背景給高校黨建工作帶來挑戰的同時,也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1.網絡新媒體為高校黨建工作提供了更便利、途徑多樣的學習平臺,提供了新的視角
在當今互聯網飛速發展的時代,信息傳播不再受地域的限制,傳播極為迅速,特別是博客、論壇、微信等新的信息傳播平臺,具有傳統媒體不具備的便利性、交互性、傳播性,對高校師生學習新知識和新的管理方法有極強的吸引力。因此,高校黨建工作者可借助網絡新媒體,挖掘大量的適合本校實際情況的資源進行借鑒和創新,通過網絡新媒體大規模地、主動地接收并傳播正確的思想理論政策,這比傳統的學習方法效率要高很多,而且解決了傳統體制改革程序繁雜的弊端。網絡新媒體還可以幫助高校黨建工作者給學生思政教育提供更多的信息數量和更高的信息質量。在新網絡媒體技術背景下,高校師生黨員能夠對信息進行實時評論,從而分辨出信息的好壞、真假。
2.更多國際間的學習、文化交流豐富了高校黨建工作對思政教育方法和手段創新
通過更多與外來思想的交流,可以使高校師生了解國外的思想、文化,并通過“去其糟粕,取其精華”,獲得更高“上層建筑”的意識形態,為高校黨建工作者提供了更多更新、更全面的信息和知識材料。通過對國外先進案例的借鑒,可以推進我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改革。
3.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矛盾的日益加劇,凸顯了社會主義的優勢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國家政權、意識形態、經濟發展、社會動蕩等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沖擊。而作為社會主義代表的中國則在當前國際形勢緊張的背景下穩步發展,高校的穩步擴招和發展是很重要的方面,這就為高校黨建工作的發展提供了外部優勢。
三、新形勢下高校黨建工作的應對策略
高校應全面把握國際化的新形勢,充分發揮新媒體的獨特優勢,不斷創新黨建工作的渠道及空間,使之為思政教育服務,從而開創新形勢下黨建工作的新篇章。
1.加強黨員出國前的思政教育及出國后的溝通聯系工作
高校黨組織可成立專門部門,負責出國黨員的管理工作,由黨支部書記或者黨委委員兼任,成立黨員發展對外交流中心。在黨員出國前對其進行諸如如何在國外履行黨員義務、如何以黨的領導約束自己等方面的指導,對他們提出明確的要求的同時,更應該主動為他們解決出國帶來的困難;同時,在黨員出國期間有關黨支部應主動與其聯系,保持每隔一定時間聯系的頻率,及時了解他們的思想動態、學習工作情況,做好記錄并存入出國黨員檔案袋。針對出國人員經常出現的文化、生活習慣等適應問題,黨組織應及時給予關心和切實的幫助,并進行適時、適當的心理溝通,增強黨員的組織歸屬感。黨員交流回國以后,應當要求就其出國期間的思想動態進行及時的總結匯報,觀察他們的思想認識變化,尤其對于教師黨員的了解不能僅局限于學術能力或學習能力的提高,還應包括思想深度的強化。
2.加大高校黨建基層黨組織建設,探索基層黨組織建設的長效機制
新形勢下的高校基層黨建工作,無論是組織形式還是活動方式乃至工作具體內容等都面臨著挑戰,需要通過不斷的機制創新加強和改進基層黨組織的建設,發揮基層黨組織在高校教學、科研和服務社會等各項功能中的作用。同時,最大限度發揮新時期“服務中心工作、服務人民群眾、服務廣大黨員”的功能,使基層黨委黨支部成為高校黨建建設中的穩固基石,成為高校改革發展的強有力保障。
3.加強高校法制建設,不斷推進高等教育民主管理機制
高校黨組織不僅要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等法律,更要嚴格遵守國家和各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制定的規章制度,同時從本學校的實際情況出發,制定符合本校實際情況的系列規章制度。要做到民主管理,就要求高校黨組織尊重教育規律、人才及知識,對所有的學生一視同仁平等對待,充分發揮教師在學校工作中的作用,積極聽取老師和學生對學校黨建工作發展建設的意見和建議;在學校做出重大決策之前,應當廣泛收集校內專家、學者的建議,征求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黨外知名學者等的意見,建立專門的意見信箱;在學科建設和教學管理方面,積極發揮“專家治校、教授治教”的作用。并從法律層次保障高校黨建工作的發展。
4.構建高校黨建工作的創新機制
構建高校黨建工作創新機制,既是迎接高校在當前面臨的挑戰的需要,更是解決高校黨建工作深層次問題的重要舉措。黨建工作者應以集體利益為原則,從總體上構建高校黨建工作的創新機制。高校黨建工作者應當設立專門的黨建網站,在網站內推出一批導向正確、思想先進并且能夠體現時代特色、符合當代教師和學生心理要求的主頁及欄目。總之,高校黨建工作者要充分利用新技術與新的管理模式,在適應社會發展和高校改革需要的基礎上,以集體利益為出發點,從全局上整體綜合把握,方能收到實效,應對新時期的挑戰。
作者:李孝明 鄧愛林 單位:浙江理工大學經濟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