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3 | 學生管理論文
一、網絡通訊工具的使用現狀
(一)新興網絡通訊工具介紹
目前,在我國常用的網絡通訊工具有騰訊QQ、微信、微博、人人網等。較早出現的也是使用率最高的是QQ。QQ是一款基于Internet的即時通信(IM)軟件,它支持在線聊天、視頻電話等多種功能,并可與移動通訊終端等多種通訊方式相連,是中國目前使用最廣泛的聊天軟件之一。微信擁有超過6億用戶,用戶可以通過手機、平板和網頁快速發送語音、視頻、圖片和文字。微博,即微博客(MicroBlog)的簡稱,是一個基于用戶關系信息分享、傳播以及獲取的平臺,用戶可以通過WEB、WAP等各種客戶端組建個人社區,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實現即時分享。人人網注冊用戶來自社會各界,從而跨出了校園內部這個范圍,給不同身份的人提供了一個互動的平臺,提高用戶之間的交流效率,網站提供發布日志、相冊、音樂、視頻等網絡熱門資源分享等功能。
(二)新興網絡通訊工具的普及性調查
上述通訊工具的使用率越來越高,輔導員對網絡溝通方式的選擇應基于同學們對網絡交流工具使用的偏好,利用最合適的媒介與同學們進行溝通交流。針對網絡交流工具的使用率,筆者進行了一項抽樣調查。以200名在校大學生為抽樣樣本,網絡交流工具為QQ、微信、微博、人人網,分別統計使用率及意愿溝通率,得到以下結果。QQ使用人數198,使用率99%;微信使用人數176,使用率88%;微博使用人數159,使用率79.5%;人人網使用人數153,使用率76.5%。由此可以看出上述四類網絡通訊工具的覆蓋面之廣。這也是“90后”這一代的特點,好奇心強,接受新鮮事物能力強,熟悉各類網絡信息技術。
二、網絡交流的幾種方式
網絡通訊工具的多樣化以及界面友好化,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學生,幾乎每個學生都會使用QQ號、微信、飛信等通訊工具中的一種或幾種,這使得網絡溝通變得簡單易行,同時日前流行的微博、人人等交流方式,使用率也是相當高,這些資源保證了網絡溝通的持久性。因此,通過對網絡通訊工具的即時性進行分類可得下述兩種交流方式:
(一)通過QQ、微信等即時聊天工具進行溝通
QQ、微信、飛信等即時網絡聊天工具在學生群體中的普及,為輔導員與學生溝通開辟了一條新的道路。“90后”大學生為從小的生活環境所限,與同齡人可暢所欲言,但是與老師面對面時難以表達自己。通過網絡這個平臺,學生平時不敢直說的、敏感的話題就可以通過QQ、微信等聊天工具與輔導員溝通,這樣既避免了輔導員與學生面談時候的尷尬,又能夠拉近輔導員與學生之間的距離。網絡聊天可以為雙方提供一種平等性,大家不論真實身份如何,在網上你我都是“網友”,學生與老師在“友”的身份下,溝通就要比平時見面更能順暢的溝通,輔導員以網友的身份更能有效的對學生的行為缺點或者生活目標等進行指導。QQ、微信等即時性的聊天通訊工具能夠讓輔導員與學生第一時間進行溝通交流信息,它能夠給雙方提供平等、互動的環境,打破距離、地域限制,有效地輔助輔導員的思想教育工作。
(二)通過人人網、微博等具有延時性的網絡資源進行溝通
即使是使用QQ、微信等即時性的聊天通訊工具,仍存在少數性格內向的同學依然不能主動與外界接觸,不善于表達自己,認為QQ、微信過于直接。這樣的學生更多的是使用人人網、微博等網絡資源表達自己,通過發表日志、心情等方式抒發內心的感受。輔導員經常瀏覽學生們的日志或者心情,往往能夠體會到學生這一段時期的心理變化,在日志或者心情下留言,甚至可以匿名留言或者發帖,以適合這類學生的方式,幫助他們解決目前產生的問題。
三、新興網絡通訊工具的優點
(一)突顯管理人性化,增進師生關系
網絡交流的平等性、互動性以及時效性等特點,使得網絡工具這種無形的工具具有了人性化的特點。輔導員或者學生管理工作者需要做到與時俱進,改變傳統管理教育方式,要學會與自己的學生建立朋友關系,突破其年齡與地位上的差距,讓學生主動與自己談心交流。學生可以通過網絡通訊工具與輔導員溝通,輔導員也可以通過這些工具向學生傳遞朋友間的關心與愛護。例如,在學生的生日當天,通過QQ、微信、飛信等發一條生日快樂的祝福語,讓學生體會到輔導員老師的關心與關注;在學生發表狀態后做簡短的評論,寫一些自己的感悟,會讓學生產生認同感,拉近之間的距離。另外,在網絡這個虛擬世界當中,學生們不用考慮要面對的社會輿論的壓力,在這個比較寬松的環境中,得到了思想上的解放,最終使大學生能夠更輕松地面對友(愛)情,交往需求在網絡中得到充分的滿足。
(二)“背對背”溝通,易于發現心理問題
大學生在遭遇精神苦悶、挫折失敗時,往往都會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惑和問題,他們渴望找到可以信賴的傾訴對象和適當的發泄方式。很多時候,他們會選擇在網絡這個虛擬世界中來尋求心理安慰。這個時候,QQ空間、簽名檔、人人網以及微博、微信等會成為他抒發情感的平臺,以日志、心情、說說等形式呈現在網友面前,高校輔導員就可以經常留意大家的信息變動,來了解學生最近正發生和經歷的事情,進而判斷其心理變化。另外,為了便于加強思想教育和情感教育,輔導員可以利用網絡媒介將心理健康教育有關資料發布到網上,學生可以隨時點擊網頁,接受輔導,從而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時效性。
(三)利用新興技術,提升工作效率
隨著電腦、平板、智能手機的普及,網絡已經成為人們工作和學習必不可以少的通訊方式,利用網絡媒介可以快捷方便的傳達信息,提高輔導員在學生管理中的工作效率。比如,上課時間地點由于突發情況變更的通知、校內各種突發情況的通報、即時性消息的傳遞、針對大四畢業生的就業信息的隨時發布,都可以通過QQ、飛信等網絡通訊工具進行傳達,信息傳遞覆蓋面廣,同時學生接收到信息并相互轉告,既方便又快捷。具體到班級管理方面,就目前形式來看,輔導員所帶班級過多,如果每次班會傳達事情都以班會的形式,不僅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時間,對輔導員來說也是非常繁瑣的,他們就沒有多余的時間處理其他事務,導致工作效率低下。現代化的手段可以彌補這些不足,經由網絡通信工具,輔導員可以將各種信息實時公布在通訊工具的群分享里面,學生上網就能夠瀏覽閱讀。現在的手機網絡通訊功能發達,通過這種媒介輔助進行班級管理,能夠極大提高班級管理效率,使得高校日常管理工作更加規范、科學。(本文來自于《中國校外教育》雜志。《中國校外教育》雜志簡介詳見。)
四、結束語
輔導員作為高校學生工作的主力軍,其日常工作不僅影響著學校培養目標能否順利實現,也關系著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和素質能力的提高。在這個高速發展的信息時代,輔導員要做到與時俱進,學習掌握計算機網絡技術,熟練使用新興的網絡通訊工具,通過網絡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進行日常的班級管理,時刻關注同學們的心理動態,結合傳統的班級管理方式,一定能夠在養成教育、思想引導、人才培養、全面提升等方面事半功倍,促使大學生成長成才。
作者:靳志偉 李琳琳 單位: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石家莊郵電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