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教育管理論文
第一篇
一、高職院校頂崗實習期學生黨員教育管理存在的問題
1、教育管理制度不健全
高職院校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是新時期高職教育教學改革的必然趨勢,頂崗實習是工學結合的必然走向,這不僅給傳統的黨員教育管理帶來了機遇也帶來了新的挑戰。學生黨員在校期間,黨組織有較為完善的教育和量化、考評機制。頂崗實習是新形勢下的新模式,部分高職院校由于發展較快組織機構還不完善等原因尚未建立健全并與之相適應的規章制度,在學生實習期間有些高職院校重點關注的是他們的專業技能和動手操作能力的提高,而忽視了對學生黨員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標準量化管理考核。
2、實習新環境給黨員教育管理工作帶來了新挑戰
頂崗實習是高職學生黨員初次邁入社會的重要時期,也是其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和發展的關鍵時期,高職學生黨員成了“準社會”人,他們過著與與校園生活完全不同的新生活,面對錯綜復雜的社會環境、多元文化和多元價值觀的熏陶和誘惑,他們處事經驗不足,難免在思想上出現不同程度的困惑和矛盾。面對著理想與現實矛盾、人際關系處理困難、就業壓力大;面對著社會某些不公平、不公正現象發生時,有些學生黨員思想無法辨別真偽,立場不堅定,容易受功利化、世俗化的思想所影響,這給高職院校學生黨員教育帶來了困難,也給高職院校學生黨建工作帶來了新挑戰。
3、頂崗實習地點分散,學生黨員流動性大
頂崗實習期間,學生黨員的實習單位有學生自己聯系,有家長安排,也有學校統一安排。學生黨員頂崗實習單位數量繁多,分布的地域也不一樣,實習地點分散。此外,受不同行業、專業、企業的影響,市場對人才需求的變化、就業形勢的日益嚴峻以及學生對工作待遇的認識逐漸變化等因素,學生不安于現狀而長期待在同一企業,同一崗位上造成頻繁地更換實習單位,使得高職院校黨組織很難對頂崗實習學生黨員進行統一教育管理。
4、高職院校黨務干部配備不足
與本科院校相比,高職院校起晚發展快,部分高職院校重點抓內涵建設,抓教育教學改革發展,難以兼顧到黨組織的黨建工作,有些學校尚未設置單獨黨組織部門,組織機構還不夠健全,系部一級也沒有配備專職的黨務干部,通常由普通教師、黨員輔導員等兼任。隨著高職院校學生人數日益增加,教師數量少,普通教師授課任務重,黨員輔導員一人帶幾百名學生,學生日常工作繁雜,平時缺乏系統的學生黨建崗位的培訓,缺乏學生黨務工作經驗,致使他們在精力和能力上都難以兼顧并勝任實習學生黨員的教育管理工作。
5、實習單位對頂崗實習學生黨員教育管理工作支持不夠
高職學生頂崗實習單位大多是中小企業,他們追求的是利潤的最大化,中小企事業中有些沒有成立黨組織,實習黨員教育管理問題難以在實習單位中得以實現。即使有黨組織的實習單位,由于學生實習期間黨組織關系仍留在學校,實習單位黨組織認為黨員教育管理工作的重任還應由學校承擔,與他們沒有多大的關聯。實習黨員的教育管理缺乏實習單位黨組織的支持,使得實習學生黨員的教育管理監督作用難以得到真正的發揮。
二、高職院校頂崗實習學生黨員教育管理路徑探索
1、建立完善的黨員教育管理制度,實現黨建工作的科學化
無規矩不成方圓。要想做好頂崗實習期學生黨員的教育管理工作,只有建立完善的黨員教育管理規章制度,才能更好地規范和督促學生黨員的工作和學習,使其有章可循,有規可依。首先,建立頂崗實習流動黨員登記制度。通過建立頂崗實習流動黨員登記制度將實習學生黨員的實習時間、實習單位以及其組織關系等認真登記備案,同時還應完善學生黨員跟蹤反饋系統,由專人到學生黨員的實習單位對其思想表現、工作態度和工作業績等進行跟蹤考察,聽取實習單位對學生頂崗實習的意見,并將其納入學生綜合考核中,或者要求學生黨員定期的向黨組織匯報思想,定期寫思想匯報并一一記錄在案作為黨員的轉正或年度考評依據;其次,制定教育管理制度。制定《頂崗實習學生黨員教育管理制度》、《頂崗實習學生黨員組織活動制度》等,只有制定了切實可行、措施有效的規章制度,學生黨員才能遵章循法,依規照制,才能自律,自廉、自覺地嚴格要求自己,才能積極的參與到黨組織的各種活動中來,學習黨的先進知識和理論;第三,建立檢查督促制度。高職院校黨組織要明確頂崗實習學生黨員教育管理工作的意義和目的,擬定切實可行的檢查督促實施方案,定時、定期的對頂崗實習學生黨員進行檢查督促,并及時將檢查督促的情況如實向黨組織反饋匯報,善于總結經驗、查找原因,不斷的提升頂崗實習學生黨員綜合素養,實現黨建工作的科學化。
2、加強黨務干部隊伍建設,提升服務質量
大等問題,要實現頂崗實習期間學生黨員教育管理工作上臺階,高職院校黨組織應重視學生黨支部班子的隊伍建設,不斷優化人員結構,才能更好地開展黨建工作。首先,強化黨務工作隊伍的職業化水平。高職院校大多黨建工作者是由普通老師和輔導員兼任,他們缺乏對黨務工作的系統化了解,缺乏黨建工作的全面主持工作經驗,因此要強化黨務工作隊伍的職業化水平,不斷提升黨務工作者的職業素養,實現黨務工作專人專管、專人專做。其次,加強黨務工作者的業務能力培訓,改善政策待遇。通過培訓,不斷提升黨務工作者的政治理論素質、業務水平和工作能力等,同時還應切實落實有關的政策待遇和經費支持,以保證黨組織對學生黨員開展工作的保障機制,從而提高黨建工作者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更好地完成黨建教育管理工作,從而提升黨務工作者對實習學生黨員的服務質量。
3、建立臨時黨支部或黨小組,發揮黨組織的橋梁和紐帶作用
高職院校在實習單位及有實習黨員的周邊單位可以建立臨時黨支部或黨小組。按照黨章要求,凡是有3名以上正式黨員的實習點或相近實習點,可以成立臨時黨支部和黨小組,以實現實習學員管理正規化的目標。實習學生黨員的組織關系仍留在學校黨組織。臨時黨支部主要負責向實習學生黨員傳達黨的文件精神、時事熱點、政治理論學習、黨組織生活及活動要求等,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周密的學習和活動計劃,有針對性地做好頂崗實習學生黨員的思想工作。同時,臨時黨支部定期向學校所屬黨支部匯報頂崗實習學生黨員教育、管理和預備黨員考察情況等工作,使臨時黨支部或黨小組成為聯系學校黨組織和頂崗實習學生黨員的橋梁和紐帶。
4、建立校企聯合考察機制,確保教育管理的有效性
“校企聯合考察機制”即指產,高職院校學生頂崗實習期間,學校與實習企業共同聯手,按照規章制度對學生黨員進行嚴格考察,確保學生黨員的教育和管理質量。一是高職院校方面,在頂崗實習前期,先將實習學生黨員的在校表現情況如實告知實習單位,并在學生實習期間親臨實習單位或通過電話、短信、QQ群、微博等各種形式與學生保持聯系,及時了解他們在工作崗位上的思想動態和工作表現情況,有效的對他們進行教育和管理。二是實習單位方面,成立有黨組織的單位,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黨組織活動,協助學校做好學生黨員的教育管理工作。沒有成立黨組織的單位,可指定一名黨員同志與學校的黨建工作者聯合起來,共同培養和考察實習學生黨員在頂崗實習期工作、學習、生活和思想情況等,有效的培養他們吃苦耐勞、樂于奉獻的精神,考察結題最終納入到學生黨員頂崗實習的綜合考察意見中,從而確保高職院校對學生黨員的教育和管理的有效性。
5、充分利用網絡服務平臺,建立暢通的信息交流渠道
高職院校頂崗實習期間學生分散在各自不同的實習地點,實習時間不相同,為了保證黨組織和學生黨員聯系信息渠道暢通,可以有效利用互聯網高科技的優勢,在黨組織和學生黨員之間建立一道“溝通無障礙”的立體化交流平臺,通過電話、手機短信、飛信、E-mail、網絡論壇、博客、微博或建立QQ群、Skype語音視頻等載體,實現隨時隨地的交流與聯系。一是高職院校不僅可以利用互聯網了解實習學生黨員日常工作、學習情況以及思想動態等,還可利用這個立體化平臺,打造黨務平臺,發布一些黨建的日常信息、黨建方面的時事政策,或是在線開展黨建工作的專題討論,邀請實習學生黨員積極參與討論,以及時、全面地掌握學習在頂崗實習期間的思想動態,幫助他們排除在工作中遇到的各種困惑。二是實習學生黨員還可以通過這個立體化平臺,與黨組織聯系人實現有效的在線互動,向其傾訴在工作上、思想上遇到的困難,從而得到黨組織的人文關懷和幫助,使學生黨員順利的渡過各種實習困難。
三、總結
總之,加強高職院校頂崗實習期學生黨員教育管理是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下的一項重要任務。黨建工作繁雜瑣碎,高職院校黨組織要做好實習期間學生黨員教育管理工作,只有建立完善的黨員教育管理規章制度,加強學生黨員管理干部隊伍建設,在實習點建立臨時黨支部或黨小組,建立校企聯合考察機制,充分利用網絡交流平臺,建立暢通的信息溝通立體渠道的的途徑,不斷創新工作思路,積極探究工作方法,才能實現頂崗實習期學生黨員教育管理工作的規范化、常態化和制度化。
作者:石月皎 單位:廣西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第二篇
一、頂崗實習學生黨員管理滯后的原因分析
1.高校的消極管理
頂崗實習黨員管理這個問題,高校作為學生教育的主體有著不容忽視的責任。多年來,很多高校奉行的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則,對頂崗實習黨員的管理首先思想意識不到位,認為頂崗實習學生黨員是學生中的少數,沒必要將主要精力放在他們身上,得過且過,對付到畢業就行了。因此,從學校層面就忽視了對頂崗實習學生黨員的要求和約束,不聞不問,由著基層黨組織自行管理。其次,很多高校各院系負責黨務工作的同志基本以兼職為主,在擔任學生黨支部書記的同時兼任輔導員辦公室主任、團總支書記的職責,既要擔任輔導員又要組織學生活動,既要做學生日常管理又要負責學生就業,工作任務繁重,致使黨務工作更多的以發展黨員、收取黨費為主,黨員日常管理松懈,頂崗實習黨員的管理更是被遺忘。
再次,誰管理無據可依。上級相關部門對頂崗實習學生黨員的教育管理沒有明確的文件或指導性意見,致使很多高校不知道如何開展。如果由高校負責管理,存在著學生分散在全國各地,溝通困難、工作時效性不強、工作任務推動緩慢等問題,難度系數較大;如果由用人單位管理又存在有無黨組織的區別,即使有很多單位有黨組織,為了減輕負擔也不愿意去承擔這份責任,況且學生只是實習工作,還未與單位簽訂正式的用人合同,因此出現了管理的灰色區域。從調查情況看,高校也不是一點工作不做的,畢竟高校作為學生教育的主體,深知自己的責任,不能完全不管,于是,將對頂崗實習黨員的管理做成了很實際的工作———通知轉正和畢業前轉出組織關系,連每月上交一次的黨費也變成離校前一次交清了。這樣的工作方式必然導致黨員管理不到位,黨員責任意識不強烈,黨組織戰斗力和凝聚力不明顯。
2.用人單位的無責管理
用人單位接收學生的目的是要參與單位運營,為單位創造效益。對頂崗實習的學生管理也僅僅局限于崗位職責的培養和工作能力的考核,對寥寥無幾的學生黨員要求也不高,甚至很多單位都不過問學生是否為黨員,覺得這與單位生產經營沒有關系,只有為單位創造經濟效益才是最重要的。正是單位的這種無責與漠視使很多學生黨員找不到歸屬感,找不到組織,對黨員這個稱號無所謂,對黨組織也沒有感情。誠然,用人單位沒有意識到一名學生黨員在頂崗實習學生中的作用,如果能充分發揮這些學生的作用,那必將會帶動一批學生工作的積極性,畢竟,學生黨員是學生中的佼佼者(高職院校發展的學生黨員發展比例基本在6%左右)且很多為學生干部,具有一定的組織能力和協調能力,這對用人單位培養后備干部、穩定頂崗實習學生軍心是大有益處的。但很遺憾,很多用人單位未意識到這點,忽視了學生黨員的存在,也使很多學生黨員走向社會后少了伯樂,少了肯定,迷失了自我,消沉了自我。
3.黨員個人的無謂管理
臨近畢業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好工作才是最重要的,是否有人去管理自己的黨員身份無所謂,沒人管更好,省的麻煩。這也是很多頂崗實習學生黨員的心態。對即將畢業的學生來說,完成教學任務,順利拿到畢業證才是最重要的。尤其,對于頂崗實習期間的學生,具有雙重身份,半個學生半個工人,既要完成畢業實習設計等教學任務,還要完成用人單位規定的動作,壓力很大。因此,對于學校黨員各項管理規定更多的是被動去完成,不到最后時刻不做,做了也是敷衍了事。對于那些在省外工作的學生的黨員,更是有著很好的借口“離學校太遠了,回去一趟舟車勞頓,沒必要啊”、“反正我在外地,學校只能電話催,也見不到我,沒關系,推著走吧”、“老師啊,我在深圳呢,回去一趟要好幾天,路費上千元,還要扣工資,通融一下吧”。正是這種種消極的思想,致使各項黨員管理要求落不到實處,起不到作用。調查中,我們還發現,很多學生最初入黨的目的就是為了將來找個好工作,現在目的達到了,積極性自然就下降了,黨性意識愈發薄弱。黨員個人的不積極,不配合,無所謂,必將影響到整個黨員隊伍的建設。
二、頂崗實習學生黨員管理模式的幾點思考
1.明確責任,健全工作機制,實現三方共管
明確高校責任、單位義務和黨員個人作用,通過三方共管、三方聯席實現頂崗實習黨員管理不掉隊、不脫節。各級主管部門要出臺相應的流動黨員管理制度,通過政策法規明確各方職責和權限,做到有法可依、有據可查,有責可追。高校作為頂崗實習黨員的教育管理的主體地位不可動搖,必須承擔主要責任,黨員走千里,根植在母校。在黨員頂崗實習前,高校就應該為黨員下一步管理做好準備,如召開頂崗實習黨員專門工作部署動員會議,明確頂崗實習期間的各項工作要求,下發《頂崗實習黨員管理規定》及《學生黨員頂崗實習期間工作流程》等;為頂崗實習黨員發放《頂崗實習黨員活動證》,要求詳細記錄黨員頂崗實習期間參加教育管理的各項活動情況;開展頂崗實習黨員亮身份活動,由學生黨員本人向所在單位黨組織遞交《黨員身份告知函》,并及時反饋單位意見等。
通過條目清晰的幾個步驟,使黨員清楚地知道自己頂崗實習期間的義務和責任。切忌,設置很多條目,讓學生一看就望而怯步,而是要通過明晰的幾步走,將能夠落到實處的必須做的值得做的列入流程中,讓學生有目的去完成,真正起到黨員亮身份的目的。作為接收頂崗實習學生的用人單位,與學生有著長時間近距離的接觸,是學生走向社會的第一站,其企業文化、企業社會責任、企業管理模式、企業黨組織建設等都將影•38•響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因此,發揮用人單位的作用,充分調動用人單位在頂崗實習學生黨員教育管理中的核心作用是必須的,也是必要的,更是頂崗實習黨員教育管理中最重要的一環。由高校與用人單位黨組織負責人進行明確的溝通,將頂崗實習黨員的教育管理納入用人單位的黨員管理,闡明頂崗實習黨員在頂崗實習學生中的影響力和重要作用,取得用人單位的密切配合和鼎力支持。對于沒有黨組織的用人單位,也可以通過用人單位協調將頂崗實習學生黨員列入單位所在社區黨組織,參與社區黨員活動,作為流動黨員發揮作用。社區黨員活動越來越重要,但參與人員主要以退休人員、低保戶及靈活就業人員為主,存在著年齡普遍偏大,活動形式老套等弊端,年輕的學生黨員的加入必將給社區黨員活動帶來一絲新意和活力,相信經過有效的溝通社區黨組織會向頂崗實習學生黨員敞開大門的。
頂崗實習學生黨員作為教育的主體,必須發揮好橋梁紐帶作用,只有學生自身意識到作為一名黨員的責任,主動參與到黨員管理中才能真正實現“黨員行千里,管理不掉線”。黨員自身消極應付,把學校和單位對黨員的管理作為一種負擔,不肯參與其中,不積極配合,不主動承擔,那么成效必然不大。頂崗實習黨員能動性的發揮除了學校老師的叮嚀,更多的應是用人單位的教育,要為其指定德高望重的指導老師,不但從職業能力上還要從思想觀念上強化學生的黨員意識,為其加擔子、指方向,解困惑,使其從思想深處明確自己的黨員身份。這也要求高校在發展黨員時必須擦亮眼睛,嚴格把關,將真正想入黨、自身過硬、不以功利為目的優秀學生吸收到這個隊伍中,才能實現黨員模范作用的發揮。
2.利用新媒介開展頂崗實習黨員教育管理
多媒體時代,信息化的通訊手段為黨員教育管理提供了新的平臺,充分發揮新媒介作用,拓寬黨員教育管理平臺,拉近與學生黨員的距離,縮小教育“代溝”,才能真正實現黨員教育管理不落伍、不貧乏。當然,發揮新媒介作用,并不是要摒棄傳統的教育模式,而是在保持傳統教育模式的基礎上,依靠新媒介發揮新載體的作用。采取“一上一下”全員參與的管理模式,即上級(指學院黨委)建立黨員公共微信平臺,下級(指各院系基層黨支部)建立黨員QQ平臺。隨著微信平臺的推出,越來越多的學生喜歡上了這一新媒介。建立全院的學生黨員公共微信平臺,發布學院黨建工作動態,讓更多的學生了解學院發展;發布黨的重大事件和決策,讓學生進一步了解時事;建立互動平臺,鼓勵學生就某一事件,發表自己的意見和建議,反饋學生的心聲,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據了解,幾乎所有的學生都由QQ,因此要充分發揮QQ的作用,由學生黨員所在院系分別建立黨員QQ群,作為黨員日常教育管理的基礎平臺,發布通知、發放學習資料、解惑答疑、組織黨員日常教育工作等。新媒介的使用,不受時間、空間、地域等的限制,只要能上網,不管是手機還是電腦,都能實現。尤其是,近幾年智能手機的普及為我們的工作提供了必備條件。相信通過這樣“一上一下、雙管齊下”的管理必能使黨員教育無空白。
3.打開便捷之門,為頂崗實習黨員提供便利條件
對頂崗實習學生黨員進行教育管理并不是要束縛他們的思想,增加他們的負擔,而是要通過思想教育進一步提升黨員的潛能,發揮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進而打造一支優秀的黨員隊伍,更好地服務用人單位、服務社會,服務黨。在使學生黨員自覺意識到這項工作的重要性的同時,要有針對性地提升他們開展工作的積極性。為頂崗實習黨員配備“培養人指導教師”,即由黨員的入黨介紹人作為學生頂崗實習期間的義務指導教師,幫助協調解決實習期間的各種問題。培養人指導教師的主要職責是了解學生的思想、工作、學業和生活情況;向學生傳達上級有關精神、黨支部的活動安排及作出的決議和對他們的要求;通報支部工作情況;征求學生對黨支部工作的意見、建議;對頂崗實習黨員的困難給予協調解決等。對于在省外工作的頂崗實習黨員,不能回來參加轉正大會的或者參加支部重大會議的,可以考慮通過現場視頻連線的形式參加大會,或者協調其在轉正期限內任一時間返校,為其舉行“一個人的轉正儀式”,設身處地地為學生減少請假次數,減輕經濟壓力,讓學生感受到黨組織的人性化管理和服務,為學生打開便捷之門。
為方便頂崗實習黨員管理,也可以采取“委托式教育”,即委托用人單位將頂崗實習學生黨員列為所在黨組織的“流動黨員”進行教育管理,如果一個單位有三名以上正式黨員也可以考慮建立一個臨時黨支部,為頂崗實習的學生黨員建立黨員之家,找到黨的組織所在。用人單位要按照單位的黨員規范進行嚴格要求,并定期向黨員所在學校進行反饋和溝通。當然,各高校也要確定各院系黨支部聯系人,定期通過電話和實地回訪等形式,考察考核頂崗實習學生黨員“委托式教育”的效果。通過學生黨員近距離參加黨員活動,實現了黨員管理的融入式和時效性。此外,對于在某一地區有三名以上正式黨員的可以考慮建立一個臨時區域黨支部,由學院黨委牽頭,指定專門的教師負責開展支部活動等。
三、總結
總之,高職院校頂崗實習學生黨員的教育管理工作是高校黨建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高職院校一項新的黨建課題,學校黨委必須高度重視,不斷調查研究,總結經驗,創新方法,利用新載體,制定新舉措,保證頂崗實習學生黨員教育管理落到實處。
作者:于敬巖 崔承剛 單位:遼寧機電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