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小學英語論文
一、現狀分析
(一)農村小學生學習英語面臨諸多困難
1.從外在的因素分析,農村學生缺乏學以致用的語言環境,教材提供的素材豐富有趣,但與農村學生的生活存在一定的距離,有些單詞、短語的讀寫和掌握只能靠死記硬背來完成。對我校(鄉鎮中心校)和周邊完小高年級學生進行調查后了解到,我校五六年級的學生中僅大約30%的學生家裝有電腦,周邊其他學校有的甚至連10%都不到,而真正利用電腦來學習或查閱資料的更是少之又少了。學生手頭除了一本英語教材和自己購買的同步練習之外,幾乎沒有任何英語學習方面的資料和書籍。
2.農村小學英語教學普遍存在著教學時間過少和課時間隔過長的現象,大多數學校為每周兩節課,這樣一來,每三至四天上一節40分鐘的英語課,課下基本沒有語言交流環境,這種現象嚴重違背了記憶規律,結果是前學后忘,致使許多學生仍不能認讀和識記所學生詞和短語,更不能用學過的日常用語進行交際。
(二)英語教學管理還不夠規范,教師自身的轉變還不夠完善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給自己的定位直接決定了課堂效果的好壞。有一次聽課,我發現任課教師一堂課下來說了16次“No”。教師可以對學生的回答不贊同,但所謂“一句話百樣說”,一定要用一個簡單生硬的“No”嗎?這樣會使學生的學習熱情明顯減退,嚴重影響了學生學習英語、參與英語互動的自信心。
二、對策思考
為了適應新課改和新時代基礎教育的要求,作為新課改的主力軍,農村小學英語教師的當務之急是自我充電,改變和發展原有的教學理念、知識儲備以及能力結構,只有具有廣博的知識和較強的業務能力才能適應新課程的要求。總之,作為踐行新課改的核心力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作用和身份的轉變是變化的重心。
(一)搞好師資培訓
我縣教育局對小學英語教學極為重視,據了解,從2005年開始,縣教育局先后委托教師進修學校連續舉辦了8期小學英語教師培訓班,共培訓學員一千多人。通過每位學員的課例展示和培訓教師對課例的剖析,不斷研討,互幫互助,明顯提高了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效果。從2012開始,每年舉辦縣中小學英語教師基本功大賽,以此來促進中小學英語教師自身素質的培養與提升。然而,要提高農村小學英語的教學質量,還需要回歸課堂,走進學生,因此,可以充分發揮我縣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的作用,適時地組織送課下鄉活動,讓優質資源走進農村課堂,縮小城鄉英語教學的差距。
(二)教師自我提高
1.補充文化
(1)認真學習和研究英語課程標準,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論素養。教師必須轉變自己原有的教育觀念,自覺投身課改大潮中來,發揮內因的決定性作用,實實在在地將課標要求落實到課堂教學之中。(2)加強語音和口語的練習,努力提高自己的口語能力。目前大部分英語教師在語音、語調等方面存在某些不足,用英語來組織教學和各種課外活動顯得有些蹩腳。這不僅與課改要求及其不適應,而且也不利于為初學外語的學生奠定一個良好的語言基礎及培養學生持久的英語學習興趣。(3)增強學科知識,了解異域文化,努力提高自己的人文素養。英語課程標準指出:“在教學中,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能力,逐步擴展文化知識的內容和范圍。”這就要求教師要重視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讓學生了解異域文化。這是新課改對農村英語教師提出的新的挑戰,要想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首先教師自己要具備這方面的素養和意識。
2.轉變角色
新課改理念下的小學英語教師,不再是傳統的課堂上“傳道、授業、解惑”,而應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是學生發展的引領者、合作者,是教學評價的激勵者。與其對學生說“No”,我們不如說“Tellusyourreason.”“Anydifferentopinion?”“Thinkitover.”“Let’sdiscussit!”這樣既對學生原有的想法進行了委婉的否定,又不影響學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從而有利于學生從另外一個角度來重新思考并回答問題。
(三)加強教學管理,完善教學設備,保證教學時間
當前農村對小學英語課程的領導還要加強,要充分認識小學開設英語課的重要性,上級主管部門要關注小學英語教學的現狀,著力解決一些英語教學中的實際問題。積極為英語教學創設條件,加大投入,配備錄音機、磁帶,充分利用遠程教育資源、教學光盤,以彌補教學力量的不足,保障英語教學的順利進行。創設各種有利條件促使英語教師不斷學習,積極參加英語教研活動,廣泛接受外部信息,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提高小學英語課程的地位,還體現在合理安排教學時間、控制小學英語課堂的人數等方面。
作者:徐洋 單位:河北省盧龍縣雙望鎮雙望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