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小學英語論文
一、小學英語任務型課堂教學中的任務設計原則
1、重視語言的交際功能
任何一種語言的本質功能都是用于交流、交際,因此在學習語言時,必須重視語言的實際交際功能。教師在設計課堂活動任務時,要圍繞生活元素創造出接近真實的語言情境,交談的雙方都給對方提供一些未知信息,讓學生在真實的語境中掌握語言的交際過程。例如對話、問答、小組活動等都是很好的形式。同時,需注意在課堂中盡量少做非互動性練習,如寫作與填空等,這樣的練習可以布置作業課下完成,而在課堂中多安排一些聽說練習。
2、實踐性原則
教師在設計課堂教學活動時,不僅要考慮語言知識的學習,同時更要考慮提高學生應用英語的實踐能力。要結合小學生喜愛新鮮事物并樂于接受挑戰的特點,避免在課堂中出現那些缺乏創造性的淺層次交際任務,以免令學生對教學活動任務產生厭倦甚至影響到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因此,教師在設計教學任務時,應該本著由表及里、先淺后深的原則,加強對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從而提高學生運用英語的實踐能力。
二、小學英語任務型課堂教學的常用模式分析
1、游戲比賽型教學任務
針對小學生大多對游戲活動比較感興趣的特點,教師可以圍繞教材的教學內容,設計一些參與性較強的游戲型比賽任務,讓學生在進行游戲比賽的同時完成課程目標規定的語言知識學習。通常情況下,詞匯教學、語法結構和復習課等教學內容,都可采用游戲比賽型的教學任務。如在學習家庭房間名稱及where引導的特殊疑問句時,可以讓學生玩藏人或物的游戲,以猜人猜物為任務動機。讓學生事先在小紙片上寫好幾個人名或物品名稱,每張小紙片上寫一個內容,可分4人為一小組開展游戲,只要將小紙片放在書中圖片上就表示己將該人或物藏在什么位置,將書合上,然后小組成員互相猜,每張小紙片可給對方2—3次猜的機會,猜對記一分;也可在全班開展組與組之間的競爭。
2、課文表演
小學英語教材中一般都安排了一定數量的情境教學內容,教師可根據教學需要,靈活安排學生開展課文表演或者看圖說話等仿真交際活動。例如,讓學生事先準備好帽子、披風等簡易道具,上課時安排學生戴上道具表演課文內容,或者根據圖片表演小對話等。這一教學任務模式一般適用于新授課鞏固強化和復習課。如在學習家庭成員和人物職業類單詞時,可讓學生事先準備一些家庭成員的照片,帶到課堂上來進行模擬交際活動,讓學生相互合作遍對話進行問答。學生在在進行交流的同時語言技能得到發展,并增進相互間的了解,加強集體觀念。與以往的交際所不同的是,任務型的模擬交際活動是以具體的任務為學習動機,以完成任務的過程為學習過程,以展示任務成果的方式來體現教學的成就。
3、設計擴展性任務
學習英語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能夠讓學生學會使用英語,能夠運用英語進行表達、交流和閱讀等活動,教師可以為學生設計一些可操作性較強的擴展性任務,力爭能夠實現在學中做,在做中學,真正達到讓學生學以致用的效果。擴展性任務的題材來源比較廣泛,寫賀卡、講故事、問路、打電話、購物等都可以作為任務出現。
作者:雍娟娟 單位:江蘇省揚州市工人新村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