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析幼兒園定位
1.幼兒園能提供給孩子什么樣的服務。這點需要根據幼兒園所在的小區居住水平來判定,如果當地是最新富裕起來的“新貴”,自然,你幼兒園主要的服務對象就是他們的子弟。因此,無論從硬件建設還是軟件配備,你幼兒園的整體水平起碼定位在爭創當地第一名或者是第二名的水平上。
2.幼兒園的辦園特色。幼兒園某個特色的形成,肯定是園長率領全體教職員工長期艱苦努力的結果。環顧中國幼教圈,以藝術作為特色的幼兒園比比皆是,舞蹈、打擊樂、健美操、鋼琴等是其主要的法寶;以雙語為特色的幼兒園最近幾年也呈星火燎原之勢;蒙臺梭利的興起是21世紀的事,在懵里懵懂中,一些年輕的爸爸媽媽因發現埋怨傳統幼兒教育的落后也無濟于事,便開始逐漸接受西方的幼兒教育理念。
3.明確幼兒園的定位理念。對于幼兒園的定位理念不明確,或者說是個人感受評價不一,如能有個大概的方向,就足以便于當前家長擇園困難的解決方法。
(1)疏通家長觀念。從古至今,家長對于子女,有著過高的期望,都有著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普遍心理,現代的家長逐漸開始認識到幼兒的全面培養,在初次選送孩子上幼兒園的家長總是最困擾的,家長們通過電視、媒體等渠道,“總是”聽到、看到的報道是,某某學校、某某幼兒園又出現體罰幼兒、虐童事件等。故而對幼兒園的選擇成了他們最憂心的事。幼兒園真的就只剩下報道中出現的體罰、虐童、黑心的幼兒園了嗎?幼兒園的某位老師為了讓一位智力發展遲緩(書面的說法)的幼兒,能感受到集體活動的愉悅,不因“特殊”而被剝脫了參與權,哪位老師能不畏辛苦地用背帶背著一位四歲的孩子參與戶外實踐活動,家長看到了卻以為不讓他的孩子參加活動。其實,這樣的評論對于成千上萬的幼兒園及幼教工作者來說,是委屈無奈的。因為幼教工作者的默默付出,卻被社會和家長無視或者視為理所當然了,將萬分之一比例的負面事件以夸張的手法來擴大,造成了現在幼教工作者因為社會地位低,真心付出沒有回報、工資待遇低等,個個想要離開這個行業。有經驗、有能力的老師們,大多數都不愿意再忍辱負重地留在幼兒園聽評社會的輿論和家長的指責了,造成了現在普遍的幼兒教師缺乏。如果社會以及家長能多給予老師及幼兒園一些支持、理解、鼓勵和認可,相信老師們可以更用心地工作,服務于幼兒及家長。
(2)政府對幼兒園的投入及社會的支持。政府、社會、家長、幼兒園,從排名來看,都可以證明幼兒園的卑微。政府如能像要求小學申報一樣,給予幼兒園申報相關的規定,或許能解決幼兒園與幼兒園之間的招生競爭,減少家長的擇園選擇。社會的輿論是否該考慮幼兒園的實際情況來進行評判,而不是不分青紅皂白地小事化大,來提高收視率。所有事情的發生都有兩面性的,有壞的就會有好的,為什么只報道負面事件,不多宣傳優良美德事件呢?社會高聲呼吁,備受人民尊重的教師呢?在潛意識中,就這樣被扼殺了!家長在選擇幼兒園的時候,有幾個家長會在乎師德師風的表率,在乎更多的是孩子學多少吧!觀察家長在自然生活情景中流露出來的下意識的言語,就可以透視彌散在家長思想觀念中的“幼兒園觀”,而下意識的言語是人們內心真實想法的表露,它們通常未必是錯誤也未必是正確的,通常是有偏見的。與其這樣,我們何不這會兒梳理一下自己的觀念,來個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呢?
二、結語
為了孩子的未來發展,家長們,請綜合各方面的需求給孩子選擇合適的幼兒園吧!也請我們廣大的幼教老師們找好自己的定位,踏實地耕耘。
作者:廖啟燕 單位:廣東省深圳市潤筑園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