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初中數學論文
一、“任務驅動教學法”在數學教學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1.老師們要維持好課堂紀律
任務驅動教學法是一種探究以學生完成任務為主的教學模式。任務驅動教學法給學生們創設了比較寬松的學習氛圍,但這并不意味著對課堂紀律的忽視,不能把課堂氣氛的活躍等同于課堂氣氛的混亂。對課堂紀律這個問題,老師不僅要讓所有的同學都積極地參與到活動中來,而且,要注意使用管理課堂紀律的方法來提高教學的質量。當出現違反課堂紀律的現象時,老師要采取有效的、可行的措施予以制止,以免個別同學的不當行為影響其他學生的學習。
2.合理安排教學進度
任務驅動教學法要求以學生為主體,在整個的課堂教學過程中,老師擔當著配角的角色,老師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引導學生的行為。由于不同的小組的人員的學習能力與活動能力都不完全一樣,因此他們完成任務時也不能保證具有相同的進度。這時候就要求處于非主體地位的老師們來對整個課堂的教學進度進行調整,要在完成教學計劃的前提下完成每個教學環節。這就要求老師具有較高的課堂組織能力,并且老師也得具備臨時的課堂反應能力。為了保障良好的課堂教學,老師們得認真琢磨每一個教學環節,充分設想可能發生的所有情況,提前做好應對策略。當出現課堂進程偏離教學計劃的情況時,老師要及時做出調整,但是也不能讓教學計劃影響教學效果。
二、“任務驅動教學法”的教學特征
1.以學生為主體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習是學生們自己構建知識的過程,而不應該是教師向學生傳遞知識的過程。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才是學習的真正主體,學生應該具有選取信息的主動性,運用已經掌握的知識結構,去理解新信息的含義,進行意義建構。但是,在初中階段學生們主動學習的意識比較弱,他們對老師的依賴性很大,老師要是完全放手讓學生們獨立地完成學習,還不太現實,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離不開老師的積極引導和幫助,所以老師必須得轉變以往的觀念和自己的角色,老師要認真學習如何創設情境,如何組織學習活動、如何幫助學生們學習。因此,“任務驅動教學法”提倡的是學生為主體,老師為主導的教學思路,體現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
2.以任務作為課堂教學的驅動力
老師要密切關注學生們在課堂上完成任務的整個過程,了解學生們完成任務的具體情況,積極地引導遇到困難的學生,在解決問題時老師要給予學生適當的啟發。由于課堂的教學時間十分有限和固定,學生們在規定的時間內不能保證完成任務,在這種情形下,老師就必須拓展學生們的學習空間,此時,學生們的課余時間對課堂教學就十分重要了。老師們要正確地引導學生們進行課前的預習和課后的復習,老師可以在上課前就把任務給了學生們,讓學生們利用業余的時間對新內容有一個初步的了解,為課堂的自主研究打好基礎。課后,老師要督促同學們把所學的知識應用到實際中,增強學生的應用能力。
三、總結
任務驅動教學法是近年來研究出的一種新型的課堂教學方法,這種方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提高了學生們主動利用學習資源、自主研究以及團結合作的學習能力,倡導學生們把在課堂上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踐活動中,在探索的過程中完成學習任務,這對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作者:馬國林 單位:甘肅省天水市張家川縣阿陽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