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預算管理論文
一、全面預算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1.全面預算編制方法落后,缺乏有效的編制依據和評價方法
公立醫院預算管理缺乏科學體系,有些公立醫院在預算編制時缺乏科學有效、可操作性強的編制方法,大部分預算數據是在上年實際執行情況的基礎上簡單調增調減形成的。這影響了預算的可靠性和準確性。公立醫院的預算編制很少采用“零基預算”的模式編制,預算編制過于松弛,全面預算編制過程也缺乏溝通,全員參與度不夠,實踐中,許多公立醫院全面預算管理的全員參與度不夠,存在上下達不成共識的情況。影響了公立醫院預算執行、使預算管理作用沒有充分體現。預算執行也缺乏相應的管理規定,同時也很少見到比較科學的預算評價方法。
2.全面預算的執行不到位,缺乏有力的預算過程監管
公立醫院的經營活動必須在預算的控制和制約下進行,這是預算目標實現與否的關鍵。從目前的實踐情況來看,部分公立醫院對全面預算管理還缺乏行之有效的監督管理機制。有些公立醫院缺乏預算執行過程的真實、完整的記錄,這就導致預算無法發揮它應有的作用。
二、強化公立醫院全面預算管理的對策
全面預算管理對公立醫院的經濟運行產生著重要的影響,隨著改革開放的逐步深入,越來越要求公立醫院通過全面組織、協調人、財、物等資源,實現公立醫院價值的最大化,這就在客觀上要求建立一個全面反映公立醫院各項財務收支和資金活動的全面預算管理體系。
1.進一步嚴格全面預算審批制度
通過公立醫院預算審批使全面預算隊公立醫院領導、每一個部門、每一個職工產生約束力,在這種約束力的影響下公立醫院的經營行為、管理行為以及職工的個人行為的規范也勢必會相應形成,這樣全面預算管理的要求才能在日常經營管理中得到體現,成為規范公立醫院日常管理的準繩,從而提高公立醫院全面預算的嚴肅性和約束性。因此,公立醫院及其監管部門都要根據財務制度要求對預算草案進行綜合審核和審批。
2.建立健全廣泛參與的預算管理組織體系
很多公立醫院的領導和部門并不理解全面預算管理的內涵,對預算工作重視不夠,認為預算只不過是財務部門的工作。因此,必須明確各業務部門、職能部門的預算管理職責,強調預算管理從高層領導到普通員工的全員參與。要建立預算執行過程中監督機制,按照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對預算執行情況定期進行檢查,發現不正常情況,及時進行糾正,真正實現“全員、全面、全程”的預算管理,構建高效的全面預算管理組織體系。
3.促進公立醫院制定合理的預算管理目標
預算管理體系是對事業發展計劃的數字化模擬,因此,必須充分了解對公立醫院事業發展戰略或規劃的影響因素,并做出合理的應對措施。要采用“零基預算法”從實際情況出發模擬醫療服務的全過程,預見未來關鍵因素對運營成果、現金狀況、財務狀況的影響,從而確定合理的預算管理目標體系。
4.建立和完善公立醫院預算管理基礎數據體系,全面提升公立醫院的預算管理水平
為了能夠實施更加精細化的管理,公立醫院應當設計重點突出、完整的描述預算過程的關鍵控制點、管理信息含量充足的預算管理體系。要借助信息化技術建立包括會計核算、人力資源管理、藥品管理、設備和耗材管理等相關業務的統一的預算管理數據中心,實現信息系統之間的資源共享,減少不同信息系統錄入預算管理數據的工作量,要從大量的醫療業務數據中挖掘出隱含的有潛在價值的預算管理信息,使公立醫院的預算管理信息所反映出的數據質量更加真實和完整。總之,隨著新醫改的不斷深入,公立醫院要創造條件逐步實現以全面預算管理體系為核心,以推行預算執行效果的績效評價為手段的全面預算管理,以促進公立醫院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進一步提高公立醫院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作者:戚香蘭 單位:濟南市商河縣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