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视频www-国产视频xxx-国产视频xxxx-国产视频一二-一本大道香蕉中文日本不卡高清二区-一本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SCI期刊 | 網站地圖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頁 >  小學音樂論文 ? 正文

小學音樂教學策略及應用(共10篇)

2021-4-10 | 小學音樂論文

第一篇:小學音樂線譜教學

一、培養學生對識譜學習的興趣

利用游戲進行識譜的輔助練習,學生可以自己創編旋律。把游戲加入到識譜練習中去,大大提高了學生的接受興趣。老師根據授課年級的不同,根據識別譜曲的節奏,在原有譜曲上進行創作,可以通過填空的方式進行新的創作。老師對學生的成果進行評價,之后,對優秀作品進行識譜練習。

二、多樣靈活的線譜教學

(一)先熟悉音樂旋律,再進行線譜學習

通常,我們會發現,歌曲聽過之后,我們會有一定印象,有時不自覺就哼唱出來。其實,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我們可以針對這一現象進行教學。例如,對小學音樂第五冊《七個小兄弟》這首歌曲的學習中,學習之前教師先把歌曲放幾遍,讓學生多聽一聽,幾遍之后學生就能跟著哼唱出來。學生先學會了唱《七個小兄弟》這首歌,在進行曲譜試唱,有利于學生在曲譜上對于一些音符的低音、高音進行識記。

(二)在掌握節奏的基礎上,進行線譜學習

識譜教學包括了對學生進行節奏訓練與節拍訓練。學生們通過聽唱學習歌曲的旋律之后,更加便于學生對整首歌曲節奏、節拍強弱的掌握。以此為基礎,教師在進行線譜教學時輕松許多,學生接收的更為容易。例如,《音樂是好朋友》這首歌曲的學習,教學目標之一就是讓學生感受三拍子強弱節拍。學生用拍手、搖晃身體的方式體會音樂的節奏,找一找歌曲中有幾次出現了5、3、1三個音。之后,全班同學一起圍成圈唱這首歌曲,老師也可以適當教學生一些小手勢、小動作。邊唱邊做動作,加深印象。

(三)選擇歌曲時從簡單到復雜

在線譜教學中,對學音樂的孩子來說,識譜還是有一定基礎的,但對于很多不學樂器的孩子來說,存在著一定困難。所以,針對基礎弱的學生,如果方法太難的話,接受不了,會導致學生失去興趣。老師適當選擇一些簡單的歌曲作為線譜學習的入門課程,之后再逐漸深化線譜學習的內容。

三、通過視聽結合的方式,提高識譜能力

聽覺能力如何,影響到學生學唱樂譜效果的好壞。通過聽的方式,多聽之后學生能夠找到音高的感覺,對于音準問題也能很好的掌握。所以,音樂教師在進行識譜教學時應重視對學生“聽”的教學,并不是單一的聽一種形式,盡量多變化形式,讓學生感受到美的同時強化聽覺。例如,在《木瓜恰恰恰》的學習中,可以先聽一聽《賣湯圓》這首歌,它也是屬于叫賣歌,讓學生感受一下叫賣歌的音調、感覺。在正式開始學之前讓學生先聽一下《木瓜恰恰恰》這首歌曲,對歌曲有初步的認識、感知、體會。之后老師范唱歌譜,學生注意聽并跟著學習。

四、結束語

線譜學習,對于小學音樂教學來說有重要作用。線譜學習是進行音樂學習的基礎,要想使線譜學習更加有效,首先要掌握學生的特點,根據學生愛玩、好動、喜歡游戲的特點,讓線譜學習富于趣味性,加入一些小游戲的方式,讓學生在游戲中輕松掌握線譜知識,提高識譜能力。同時,在教學中加入新的教學方式,讓音樂課堂“活”起來,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讓線譜教學獲得最佳效果,進而提高學生們的音樂素養和審美能力。

作者:蔡林娟 單位:江蘇省常州市天寧區清涼小學

第二篇:小學音樂中德育教學

一、在教學實踐中,進行德育教育

1.挖掘音樂教材的德育內容,進行德育

在音樂教材內容組成中,占據了大量的德育內容,比如:《歌唱祖國》、《國歌》等等題材,這些歌曲中的帶有大量的思想內涵,是德育教育的優秀內容。在一直題材中的德育因素可能不那么直觀,這時需要任課老師進行深入的挖掘。比如:《金扁擔》等作品。

2.創新教學方法,構建情境德育

在音樂教學實踐中,可以對教材的一些內容進行將故事,通過講故事的方式,把德育知識傳遞給學生,古今中外的名人事跡,以及一些傳奇的音樂傳記等,都會深深的印在學生的心里,產生不可估計的正能量。比如:講解《國歌》從國家抗戰到新中國成立,再到國歌的確立,告訴學生這一段建國初期的故事,進而讓學生懂得未來應該更愛國家。

二、進行音樂欣賞,開展學生心靈“美”育

音樂教學大綱中明確指出,“在音樂教學中必須將德育貫穿于其中”。重點強調了德育教育在音樂教學中的作用。要注重音樂教學與德育培養這二者之間的有效配合。小目前的小學音樂教學中,課程內容十分多樣,非常鮮明。教師必須以學生為主體,選擇適合學生學習的教學模式,通過層層遞進的方式講述音樂的內容,進而提升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從而為參透德育內容奠定基礎,比如:在講述《歌唱二小放牛郎》的時候,通過講述英雄王二小的英勇故事,講述王二小的英勇精神,進而激發學生的情感思想,同時師生共同對這首曲的歌詞進行分析,理解歌詞中的深刻含義以及其中的情感。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使學生對王二小產生尊敬之情,培養學生美好的思想品質。

三、在課外活動中開展德育教育工作

小學生的德育培訓工作是一項系統的、復雜的工程,培育模式不能過于單一,應該逐步實現培育方式多樣化,應當轉變培育觀念。積極學習現代教育思想,結合當下所提倡的素質教育,讓課外活動也成為音樂教育的一部分,讓課外活動也成為德育教育的一份,學校和老師的應當重視課外活動對德育教育培育工作的重要性。使學生在課外活動學習音樂的過程中,逐步養成好的思想品德,能夠培育學生的團結協作精神,磨練學生的意志。要想實現德育教學效果最大化,德育教學培育工作必須持之以恒,而不能斷斷續續的。在教學歌曲合唱時,應當要求學生服務整理,讓學生之間形成合作精神,讓學生具備全局觀,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掌握音樂節奏、把握力度與速度,讓整個音樂聲和諧統一。

四、總結

綜上所述,應該認清音樂教育的意義,不應當片面的認為音樂教育是為培養學生成為未來的音樂藝術家,而是通過音樂教育,最終培養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綜合性人才,這也是實行德育教育的重要目的。作為一名英語教育工作者,在自己的教師崗位上,必須切實貫徹現代教育精神,把德育教育納入音樂教育當中,認真挖掘音樂教材內的德育教學內容,不斷豐富自己的德育教學內容與質量,只有這樣最終才能實現音樂教學,才能實現在音樂教學中培育學生的德育品質。

作者:賈學武 單位:內蒙古商都縣世紀小學

第三篇:小學音樂情境教學

一、問題的創設帶領學生體驗情境

學習的過程就是一個不斷思考、質疑的過程。問題是思維的起點,也是思維的動力。在課堂教學中,創設良好的問題情境能有效地激發并維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課堂教學創設一種緊湊活潑、生動有趣、和諧美好的理想學習氣氛。如,在教唱《大鹿》這一課時,在處理歌曲環節,我設疑:“大鹿形象是怎么樣的,速度要怎樣呢?小兔的心情是怎么樣的,那他的速度又怎么樣?怎樣唱才能體現出它們的這種心情?”我根據歌曲內容成功地創設了以上問題情境,引導質疑,立即就解決了兩角色的速度與力度的運用。學生恍然大悟,體會到可以運用速度的變化,表現出歌曲的情緒,于是很容易投入到歌曲的演唱中。

二、角色扮演帶領學生深化情境

在課堂中如果讓學生進入歌曲中涉及的角色,那么歌曲中的角色就不再是音樂書上的沒有生命的個體,而是變成了有活力的學生自己了。這樣,學生對教材中的角色必然產生親切感,加深了內心體驗;另一方面,由于表演這一形式特別適合小學生的特點,這種生動的形式更能提升課堂氣氛。如,在教學《猴子蒸糕》一課時,從歌曲曲調上看起來稍顯平平,有點說唱的感覺,但歌詞特別有趣。根據這種情況,我先給學生介紹了歌曲的內容,然后找兩個學生分別扮成猴子和小狗,隨著旋律、聽著歌詞進行表演,并讓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和創造力,自行進行對話設計。在分組表演后,學生很快掌握了歌曲的旋律,隨后在學生情緒高漲時進行歌詞教唱,學生輕松愉快地學會了這首歌。又如,在教唱《動物說話》時,讓學生用已知經驗描繪小雞、小鴨等小動物特點,再把表現這幾種小動物的音樂旋律拿出來讓學生哼唱,熟悉主題音樂。再要求學生聽到小雞音樂形象就學小雞跳,聽到小鴨音樂形象就低頭做小鴨搖搖擺擺的動作,學生覺得非常有趣。在體驗角色的特點時自然就全身心地投入到音樂欣賞活動中了。

三、學科融合帶領學生再創情境

音樂教中有許多音樂形象是學生無法在課堂上體驗的,但為了使學生能更深入了解歌曲所表達的藝術形象,我總是及時有效地進行學科間的融合,讓學生把音樂與美術、品德等結合起來,找到適合兒童的音樂形象達到樂于接受、易于理解的目的,從而充分感受形象,進入情境,引起學生的共鳴。如,在教唱《小雨沙沙沙》時,學生很容易便能學會歌曲的旋律,但是“落在田野里、落地花園里”等語句中學生所表現的感情還是不到位。于是,我便請學生用自己的畫筆畫出自己想象中雨點落在田野、花園、小溪等不同地方的畫面,并請學生說出自己的感受。學生在創作中不知不覺地就把音樂形象升華到一個情感的空間,再來演唱時那豐富的畫面就會呈現在他們腦海中,情感表達就會更真切。

四、總結

總之,在音樂教學中學生學習創新能力的培養與學習興趣的激發,都需要一個和諧、快樂、輕松的學習情境。“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我們只有創設美妙的情境,體現適當的意境,學生才能真正進行情感體驗,才能更好地理解音樂,進而喜愛音樂。

作者:范萍 單位:山東省海陽市實驗小學

第四篇:小學音樂身體樂器的應用

一、“身體樂器”所具有的優勢分析

音樂的過程中,鍛煉學生身體的節奏感“身體樂器”以身體為樂器,在進行演奏的過程中,身體各部分的機能都參與到音樂演奏之中,身體本身的節奏感與韻律感在演奏中逐漸增強,在“身體樂器”演奏的過程中,學生的形體得到了訓練,不斷的演練,學生的動作表演更加到位,動作節奏感增強,身體機能得到充分的發揮,而且在身體運動的過程中,課堂的歡快氣氛別調動了起來,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得到了提升。

二、“身體樂器”在實際的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有效作用

“身體樂器”認為人身體的多個部分都可以充當樂器,進行演奏,而且不同的身體部位,演奏的效果不一樣,各有千秋,我們針對身體各個部分的演奏效果與操作進行分析講解,幫助教師認識到身體教學的實際運用效果,在今后的小學音樂教學中充分發揮“身體樂器”的強大音樂功效。

(一)認識神奇的“嘴巴”,動人的旋律呼之欲出

眾所周知,嘴巴是人體的發生器官,幾乎所有的聲音都是由人的嘴巴完成的,而音樂作為一種聲音的表現形式,在音樂表達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是“身體樂器”中最重要的表達樂器。我們可以充分利用嘴巴的發生功能,進行音樂的演奏。例如我們可以通過舌頭的上下擺動發出聲音,舌頭卷起時會產生震動的顫音,舌頭可以對上腭進行敲擊,通過敲擊產生聲音,彈舌這些簡單的動作,都可以鍛煉學生對音樂節奏感的掌握,提高對音樂的認識與把握。例如在實際的小學音樂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做A、E、I、O、U的發生練習,這幾個元音字母在發音時需要張開嘴巴,聲音飽滿,變化鮮明,想象自己沐浴在春風中,面對著清涼的原野,感受嘴巴帶來的震動,感受自然的寧靜之美。

(二)認識神奇的“手”,敲響課堂歡樂的節拍

我們在聽到熟悉的歌曲或樂曲時,手會情不自禁的跟著打起節拍,隨著音樂起伏,這足以顯示出手作為樂器的神奇功效,在實際的小學音樂教學中,我們可以利用我們的雙手對身體的相關部位進行拍打,例如可以叉腰、拍肩膀、拍手等。我們以音樂教材小學二年級下冊的《單簧管波爾卡》的第一主題為教學范例,當第一主題出現的時候,學生可以聽旋律的走向按二拍子的節拍用叉腰、拍肩膀、高處拍手來律動。然后再反向由上到下的順序來拍肩、叉腰、低處拍手,學生們通過手來感受波爾卡舞曲的音樂特點,這一主題恰好是本節課教學的重點。我們可以在教學之前先設計一定的教學情境,在課堂進行之初,引導學生聽聽二年級下冊第五課《加伏特舞曲》,老師帶著學生聽著樂曲拍起了節奏,是這樣拍的:左右左右下上下,拍左右的時候身體輕輕搖擺,下上下是樂曲中出現大跳音組的時候,教師要重點引導學生注意自己的節拍,引導學生進行拍手演奏,在一段時間的練習后,然后再來聆聽《單簧管波爾卡》。學生有了鋪墊,學起來更輕松,在速度比較快的節奏上也跟輕松的跟上。老師引導學生利用叉腰、拍肩膀、拍手來幫助掌握樂曲的起伏變化,從而做好這節音樂課程的教學,在這次的教學中,手的樂器功能被充分的發揮出來,大家不需要借助任何外在的專業樂器,只需要伸出自己的手,跟著老師的節奏拍打,就輕松的完成了這堂課的學習。

(三)認識神奇的“腳”,跟著節奏動起來

在音樂的演奏中常常忽略了腳的功能,其實腳也是“身體樂器”的一部分,我們可以通過我們的腳演繹多樣的音樂,產生無限的課堂歡樂。腳在演奏時一般要配合手來進行,兩者是相互依存與相互襯托的關系,而本質上卻有著根本性的區別。手的演奏需要營造一定的演奏氣氛,我們常見的熱烈的演奏會上,觀眾跟著節奏打打拍子,而腳卻不受氣氛的限制,可以自由的演奏,即使是一個人帶著耳機慢慢欣賞音樂的時候,都可以借助腳來表達自己對音樂的理解與陶醉。在小學音樂課程的教學中,可以充分發揮腳的教學功能,引導大家對音樂的欣賞,對音樂本質的把握,從而激發學生對于音樂的興趣,增強對音樂的喜愛,提高自己的審美。

(四)認識神奇的“身體”,隨著音樂一起搖擺

講述了身體的各個部分的音樂演奏功能,其實身體本身就是一個綜合性的“樂器”,身體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靈活度與音樂感。我們在認識神奇的手、腳、與嘴巴之后,也應該對身體這個總的樂器加以把握與領悟。科學研究發現,當我們看到不同的場景,處于不同的環境中,身體的各個部分會出現明顯的變化,看到無垠的大海,我們的內心會比較平靜,看到搖擺的鐘表,我們容易昏昏欲睡。因為在這些過程中,我們身體的血液、血壓與脈搏都在發生著一定的變化,而我們可以充分利用身體的這些變化去發揮身體本身的樂器功能。例如,在小學音樂課程的教學中,我們可以引導學生通過身體的搖擺進行音樂節奏的把握。這是由搖擺本身所具有的節奏性決定的。在課堂上我們可以針對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做簡單的搖擺運動。確定一個中心點,身體立于中心點上,來回晃動,就像鐘擺一樣左右晃動,主動把握一定的節奏感。同樣,我們可以選擇前后式的身體搖擺,保持身體立于一個中心點,先前傾后后彎,這樣返回來回,搖擺的速度可以根據節奏進行控制與調整,也可以根據學生的身體承受能力進行調整,在做身體搖擺運動時要保證心靈的平靜,在安定的氛圍中進行音樂節奏的鍛煉。

三、結語

“身體樂器”在小學音樂的教學中具有現實的可行性與優越性,在今后的小學音樂課程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充分利用自己的身體,做各種各樣的音樂運動,利用身體這份上天恩賜的樂器演奏最美的樂曲。隨著素質教育的開展,小學教育中更加注重對學生音樂的教育,通過音樂教育,激發學生音樂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對節奏感的把握,做好對小學生的音樂啟蒙。通過“身體樂器”的練習,學生的音樂感增強,音樂教學也將迎來更加光明的發展前景。因此,在今后的小學音樂教學中,勢必要進行“身體樂器”的引導性教學。

作者:施敏 單位:浙江省臺州市玉環縣城關中心小學

第五篇:小學音樂教學藝術

一、主動參與促進思維發展

低年級學生特別是一年級學生,形象記憶大于抽象記憶。課堂上教師一味地用音樂術語進行講解,學生只會越聽越枯燥,注意力難集中,學習也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在教學中我一反老套的講與聽的單一教學模式,讓學生帶著濃厚的興趣主動參與學習。我在教學歌曲節奏的快慢時,運用了學生比較喜歡的“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如:XX、XXX、XXXXX。這幾種節奏型快慢不一,我用肢體語言“走走、跑跑走、跳跳跳跳走”等動作進行形象教學,從而達到體會節奏變化的目的。

二、激發興趣進行情感體驗

音樂教育只有在真、善、美統一,知、情、意統一的人格塑造中發揮其獨特的作用,才會實現其真正的價值。如:在教學歌曲時,我除了簡單講解詞義、概括主題外,把重點放在歌詞意境及旋律的感受上,通過意境的描述和打擊樂的應用,誘導學生進入歌曲的情感之中,使他們的想象力、創造力得以充分發揮。在教唱一些民族民間傳唱的兒童歌曲時,如:《吉祥三寶》、《烏蘭巴托的爸爸》、《七個母音》、《巖石》、《夢中的額吉》、等曲目,這些歌曲音樂形象鮮明,內容活潑健康,既有濃郁的鄉土氣息,又有較強的思想教育因素。曲式簡單,音調質樸、優雅,比較符合兒童的興趣和認知心理。

以《吉祥三寶》一曲來論,全曲只有|350X-|55555532|350XXXXX|11111165|320XXXXX|22232165|5---|4---|3---‖這樣一個簡單的曲調,反復的彈唱,充滿了童趣;更有意思的是這首歌曲的歌詞:小女兒問:“爸爸,太陽月亮和星星是什么?”爸爸回答“:吉祥三寶”。小女兒問“:媽媽,綠葉花朵和果實是什么?”媽媽回答“:吉祥三寶”。小女兒問“:爸爸媽媽和我是什么?”爸爸“:吉祥三寶”。通過簡單、精巧的詞句將這首歌的意境詮釋得非常到位。唱起來也朗朗上口。加之教學過程中圖片、多媒體以及錄音磁帶的綜合利用,配之以相應的打樂器伴奏,一首首簡單的歌曲教學過程所喚起的美好的音樂情感世界,不僅使孩子們對之流連忘返,而且相關的樂理知識和講解也在孩子們濃厚的學習興趣中變得相對順利、簡單可行。

又如教唱《勇敢的鄂倫春》一課時,這是一首家喻戶曉的鄂倫春族民歌,歌曲栩栩如生地塑造了一支由遠而近又漸漸遠去的騎馬挎槍護山林的威武的鄂倫春獵人隊伍的形象。歌曲為五聲音階,由四個樂句組成,以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為主,歌中漸強漸弱的力度變化在音樂表現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教學中,在樂器的選用上,我選用了口琴和響板,讓學生先用口琴吹出這首樂曲的旋律,用響板加以伴奏,“讓學生體驗到一種自己在親自參與掌握知識的情感乃是喚起少年特有的對知識的興趣的重要條件”(蘇霍姆林斯基語),這樣,當學生已欣賞了全曲(并配以音畫),對歌曲的意境已有一定感受之后,一部分學生演奏口琴,一部分學生用響板伴奏,另一部分學生用輕快、有彈性的聲音演唱,全班學生都參與,使學生通過看、聽、吹、擊、唱更進一步體會歌曲的情緒與意境,感受鄂倫春獵人的勇敢形象。

三、總結

教學藝術是一種能使教與學雙方獲得愉悅情感體驗的藝術,教學藝術應該是教師富有創造性地綜合運用各種教學手段,喚起學生學習動機,使學生主動獲取知識,受益終生的藝術。

作者:李靜 單位:內蒙古呼和浩特市第四中學

第六篇:小學音樂教學不足及措施

1.明確小學音樂教學目標

如果小學音樂教學沒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就難以健康、高效地開展。因此,在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必須明確小學音樂教學目標,而這一目標的確定應嚴格按照新課標理念進行。小學音樂教學目標應包括以下要點:第一,以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音樂素質為主線;第二,以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教師綜合素質和改進教學模式為重要途徑。

2.提高教師綜合素質

在小學音樂教學活動過程中,音樂教師是音樂教學的重要參與者、組織者和引導者,尤其是在素質教育背景下教學要想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這就要求音樂教師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如小學音樂教師應深入探討素質教育理念的內涵,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重視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新理念。此外,小學音樂教師還應不斷利用課余時間加強音樂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學習。同時,學校還應定期組織小學音樂教師培訓工作,普及教育學方面的知識,以不斷改進小學音樂教師教學方法。更重要的是,小學音樂教師要從思想上重視音樂教學,進而才能從根本上提高小學音樂教學質量,才能更好地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3.培養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

俗話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培養小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是小學生學習好音樂的基礎,也是提高音樂教學質量的重要條件之一。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教師應鼓勵和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這也是重視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小學生通常都比較喜歡展示自己,讓更多的人認同自己,教師可以利用學生的這一心理特征,在音樂教學中鼓勵學生積極展示自己,如在學習完某一首歌曲之后,音樂教師可以先讓某個學生唱一遍,其他學生可以伴舞,這樣一來不僅給學生提供了展示的機會,還活躍了課堂氣氛,更重要的是滿足了學生展示自我的表現欲望,提高了音樂教學質量。

4.總結

音樂教學是學生美育教育的一個重要途徑,應該在日常教育中重視對學生興趣的培養,更多地采用多媒體教學設備,提高教學質量。同時還要做到及時發現音樂教學中出現的新問題并及時予以解決,以不斷優化小學音樂教學質量。

作者:袁明珍 單位:信州區朝陽鎮中心小學

第七篇:小學音樂教師教學能力的培訓

一、小學兒歌教學中的常見問題

(一)內涵挖掘不深,教學功能單一

歌曲教學要通過聆聽音樂、表現音樂和音樂創造等活動,使學生充分體驗蘊含于音樂與音響形式中的美和豐富的情感,被音樂所表達的真善美的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與之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這要求教師在熟悉歌曲的基礎上深入挖掘歌詞的寓意、音樂的特點、不同伴奏的情感因素,并將其合理地融入教學設計中,這樣才能發揮培養審美感受力、想象力、判斷力、理解力的作用。而目前不少教師缺乏對歌曲內涵的深入分析,教學中不能很好地呈現兒童歌曲音樂形象,缺乏對兒歌豐富的藝術效果的表現,影響學生對歌曲的理解,對音樂美的感受,只是簡單學習唱歌,進而挫傷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教學設計簡單,目標達成受限

按照國家課程標準要求,教師在設計音樂課堂教學時都設有三維目標,但在具體教學過程設計時往往對知識技能目標關注較多,多數時間用于節奏與歌唱技能的學習與練習,簡單重復,會唱即可,缺乏對欣賞、想象、表現、創造等方面的教學設計,對教材歌曲的節奏、歌詞不做藝術處理,單純地教唱,偏離了小學階段音樂教學的主要方向,影響學生的欣賞能力、表現能力和創造能力的培養。

二、兒歌教學能力提高的培訓策略

針對上述問題,在小學音樂教師職后培訓中有針對性地選擇內容,強化基礎,聯系歌曲實際,開展專門培訓,可以有效地促進兒童歌曲教學能力提高。

(一)強化三升三降以內的鋼琴基礎訓練

鋼琴彈奏的基礎是歌曲伴奏的基本功,鋼琴基本彈奏技術涉及24個大小調的音階、琶音,和弦的原位及轉位等許多技能,要全面達到規范要求需要較長時間的練習,在職學習快速提高的難度較大。通過對小學階段兒童歌曲的特點分析我們發現,兒童歌曲中涉及的鋼琴彈奏技能主要都在三升三降范圍之內,即:C大調、D大調、F大調、G大調、降B大調,A大調、降E大調等比較適合兒童的音高、音域。只要加強三升三降以內的鋼琴基礎練習,掌握三升三降以內大小調的音階、琶音、和弦的原位、轉位及連接、八度等的正確彈奏方法,就可以較快地達到熟練彈奏兒歌的程度,使機械性的技巧練習時間大量減少。兒童歌曲的伴奏可高可低、可繁可簡,掌握了三升三降以內的鋼琴基礎,加上教師原有技能的運用,就可以滿足歌曲教學的需要。

(二)熟練掌握正三和弦連接與準確的伴奏織體

和聲基礎知識是兒童歌曲伴奏能力的前提,伴奏屬多聲部范疇,在歌唱效果伴奏中具有“靈魂”地位,和聲選配是否恰當直接影響到整個歌曲處理的目的性、合理性和完美性。和聲的設計比較復雜,包括正三和弦(主和弦、屬和弦、下屬和弦)原位及轉位,副三和弦(二級、三級、六級、七級)原位及轉位,屬和弦原位及轉位,屬七和弦原位及轉位等和聲的正確連接原則。由于兒童歌曲的和聲節奏較為規則,和聲進行的脈絡較為清晰,和聲的應用可以簡潔處理。大多數兒童歌曲都可以用正三和弦連接為基礎,配合相應的伴奏織體,就可以實現不同的和聲效果,表現不同的音樂形象,滿足兒童歌曲伴奏效果的需要。正三和弦練習的關鍵要掌握正三和弦和聲功能的進行原則,并能做到在C大調、降B大調、F大調、G大調、D大調、A大調、降E大調的熟練連接原位及轉位,練習時要注意在頭腦中形成各個調性和聲的音響效果,從而提高對各個調式調性歌曲的應變能力。要能夠準確地表現歌曲的意境,還需要選擇恰當的伴奏織體,這是歌曲教學重要的表現手段,需要在大量的設計練習與長期的伴奏體驗中積累經驗。我們在對三種類型兒童歌曲的風格特點進行分析的基礎上,結合不同類型兒歌的特點為教師推薦了不同類型歌曲常用的伴奏音型,如:進行曲風格歌曲的伴奏一般用柱式和弦及快速半分解伴奏音型;舞蹈類歌曲的伴奏用短促的柱式和弦、全分解和半分解伴奏音型;抒情類歌曲的伴奏用琶音及全分解伴奏音型。只要在推薦的伴奏音型中選擇,適當練習,做到靈活使用,簡潔流暢,就可以基本保證歌曲意境的準確表達,增加歌曲旋律效果,使伴奏織體的編配變簡單化。

(三)多種途徑探索歌曲的不同

表現特點,尋找歌曲中的教育元素

1.一首兒歌至少要在常用調2—3個調上進行彈奏,感受不同調性(音高、音程)上歌曲意境的不同。如:《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小學音樂一年級下冊)原調為D大調,也可以在C大調、F大調和G大調上分別彈奏。在C大調彈奏可以讓學生有老熊在跳舞時比較笨重的形象感,在F大調、G大調彈奏,由于調性向上發生變化,音樂形象也發生變化,給人以更加歡快、活潑的感覺,可以感受到小熊在跳舞時靈巧的音樂形象。用不同調性彈奏歌唱,可以讓學生們感知不同音高對音樂想象的影響,有效增加了學生體驗、感受和想象的角度。

2.一首兒歌嘗試用不同的伴奏音型伴奏歌唱,體會不同伴奏音型表現出的不同音樂形象和音樂效果。如:《小毛驢爬山坡》(小學二年級音樂下冊),采用柱式和弦伴奏可以表現出小毛驢走路慢吞吞的形象,采用半分解及流動低音伴奏就會表現出小毛驢走路蹦蹦跳跳,調皮又搗亂的音樂形象。用不同的伴奏音型伴奏歌唱,可以豐富學生對歌曲的理解,利于拓展學生的想象空間,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3.一首兒歌用不同速度進行歌唱練習,體會不同的速度表現出的不同音樂風格。如:《小雨沙沙沙》(小學一年級下冊),慢速和中速歌唱表現出來的是春天慢慢地向我們走來,好像春風輕輕拂面、花兒慢慢地開放;采用中速稍快歌唱就會表現出春天輕盈的舞步,春雨沙沙落下的音樂形象。用不同速度歌唱可以讓學生感受到不同速度下情感表達的不同,有利于理解歌曲的含義,準確地把握情感表達的不同音樂形式。

(四)加強過程設計,關注體驗、想象和表現目標

1.通過多樣化的游戲,促進節奏的感知與表達歌曲的節奏是認識和理解歌曲的基礎,對節奏的感知與表達是歌曲教學的重點之一,在教學中占有較大的比例。簡單、重復的學唱和節奏練習中,學生容易失去興趣,注意力分散,影響學習效果,可以通過變化的游戲活動吸引學生持續關注,同時達到感知和掌握節奏的目的。在節奏練習時,可以配合歌曲節奏設計拍手、拍頭、拍肩、同學間互拍等不同的動作順序,讓學生在關注動作變化的過程中掌握歌曲節奏的變化,同時學會用身體的不同動作形式表達節奏;可以通過按節拍說歌詞來感知和掌握歌曲中的節奏,用接上下句的形式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為保持學生對練習的新鮮感,還可以在保持節奏不變的同時,適當改編歌詞,如將《其多列》(小學音樂一年級下冊)的歌詞改為:大汽車、小汽車、大車小車、自行車,等等。通過游戲變化是實現歌曲節奏感知與表達的有效途徑。

2.通過伴奏形式的變化,發展想象力和音樂理解力小學階段是兒童音想象力和樂理解力發展的重要階段,不同的音樂形象要通過伴奏形式變化才能表達出來。在教學設計中,要針對具體的歌曲設計不同的伴奏形式,通過調性、伴奏音型和速度變化的合理組合啟發學生想象,幫助學生理解歌曲意境。例如:《小毛驢爬山坡》(小學音樂二年級下冊)可以分別用半分解、低音與柱式、全分解伴奏音型演奏,讓學生感受不同伴奏的音樂變化,想象小毛驢在干什么,如:小毛驢在慢吞吞地走路、小毛驢在調皮、小毛驢在玩耍等,然后通過不同學生對個人感受和想象的表達,配合教師的形象化語言,促進學生的想象力發展,增強對樂曲含義的理解。許多歌曲都可以通過伴奏形式的不同變化,改變音樂形象,在讓學生感受到變化無窮的音樂美的同時,啟發想象,促進理解。

3.通過調動兒童有表情地歌唱、表演,促進表達與創造能力的提高兒童歌曲歌詞比較簡單,學生理解不難,但要讓小學生將這些理解轉化成恰當情感與動作表達就需要教師的啟發與指導,這是培養學生表達與創造能力的重要環節。教師在歌唱教學中,在讓學生用語言對歌詞含義進行描述的同時,應啟發學生用表情和肢體動作輔助表達歌詞的含義與歌曲的意境,并通過不同學生的不同表達,豐富表達形式,促進表達創新。這個過程不僅能夠加深學生對歌曲內涵的理解,培養表演能力,還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歌唱欲望和創新興趣,提高歌唱與表演的表現力。如:《猜謎謠》(小學音樂教材二年級上冊)在學唱一段歌曲后,教師啟發學生猜測是什么動物,要求學生根據音樂變化,做出該動物的1—2個典型的動作,然后選擇幾個多數同學認可的動作按照一定的順序連接起來作為歌曲的配舞,邊唱歌邊跳舞,學生在愉悅的活動中不僅提高了表達能力和創造力,更激發了學生表現欲和創新意識,增強了對音樂的喜愛。

三、總結

小學音樂歌唱教學對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只有教師充分掌握了兒童歌曲彈奏技能、和聲知識,充分理解歌曲內涵,才能更好地把幼兒歌曲的內容與情感表現準確;只有教師不斷拓寬思路,做到多彈、多配、多聽、多想,大膽實踐,創新教學設計,并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完善,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掘學生的音樂潛質,培養學生的想象力、表現力和創造力,這才是我們每個音樂教師歌唱教學的真正目的所在。

作者:苗鳳君 單位:大連教育學院

第八篇:小學音樂教學目標設計

一、小學音樂教學目標的設計

(一)教學目標設計應考慮的因素

第一個因素是學生,這是首要考慮的因素,學生是音樂教學的對象,教學目標的設計不能脫離學生,要把小學生的生理及心理的發展變化作為教學目標設置的基礎依據,例如小學生的心智不夠成熟,好奇心強,依賴性強,自控性差等等,如何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勾起學習興趣,如何克服依賴性強和自控力差等問題,在教學目標設計中都要充分考慮。第二個因素是教師,教師作為教學內容的實施者在完成課堂教學目標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教師要在課堂上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和特長,設計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掌握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保證課堂教學最優化。第三個因素是教材,小學音樂教材選擇的內容關系著小學生的興趣,內容是小學生喜歡的、易學的就容易引起學生的喜好。教師系統的把握教材的整體內容,根據教材內容設計適當的教學目標,在教學中增加輔助教學內容,來促進學生對教材內容的學習,教和學才容易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教學目標的設計要求

第一,教學目標要全面合理,符合小學生的審美和興趣。全面就是具體課程的設置既要讓學生了解所學的音樂知識,又要掌握一定的音樂學習技能、技巧,最重要的是通過音樂知識與技能的學習提高綜合能力,樹立良好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合理就是要符合小學生對音樂的理解范圍,選擇的內容是小學生喜聞樂見的、感興趣的。例如,中國的傳統民謠、現代兒歌、國外的優秀兒歌等等,因為這些題材反映的內容健康、向上,也是小學生容易理解和感興趣的。第二,教學目標的表述要具體明確。有了全面合理的目標,就必須讓老師和學生準確的理解。歌唱和演奏要達到的程度,音樂知識的學習要達到哪個程度,是理解、掌握還是熟練,都要一一列明。通過學習要讓學生樹立怎樣的觀念、學習什么樣的精神,要明確的標明。教學目標合適恰當,教師的教學就有了明確的方向,依托于教材內容,通過教學目標的指引,才能達到教學效果的最優化。

二、教學目標設計應注意的問題

第一,教學目標不是一成不變的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的宗旨,好的教學目標可以加快學生對音樂知識的掌握,但教學目標應當是相對明確的,是隨著教學實際情況的變化而不斷改進的。教學目標應當切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有地區、階段的差異,課堂學習情況不是統一的,教學目標也不應當是統一的,例如內蒙古的教師就不能照搬上海教師的教學目標,現階段三年級音樂教師就不能沿用舊的教學目標。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有隨機應變的能力,而不是一味的復制和模仿他人的教學模式,切勿忽視學生的能動性、差異性,應當有個人的教學特色。音樂教學目標的設計必須體現“以人為本”理念,一切從實際情況出發,從學生、教師的實際情況考慮,掌握學生的心理狀況,尊重學生的想法,考慮學生的真正需求,鼓勵學生的創新精神。從教師的實際情況出發,考慮到地區差異,教師素質、教學水平的差異,學校、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的過程中還應當考慮到自身教學條件。

第二,教學目標的制定應該以音樂為本在制定教學目標的過程中,要切合音樂實際,要尊重音樂學習的基本規律,牢牢掌握音樂要素,把握音樂背景,以音樂的美來感召學生。

第三,學習效果的好壞驗證教學目標的優劣學生的學習效果,不完全取決于音樂成績都是一百分。學生的考分只能說明學生對于教師所教內容的掌握程度,但不能說明學生真正掌握了多少音樂理論知識與技能,對音樂學習的主動性有多高,是否有力地促進了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好的音樂學習效果就是通過學習音樂,掌握一定的理論知識與技能,增強學生的求知欲,激發學生的斗志,使學生保持樂觀的心態,從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這是音樂學習的真正目的。好的教學目標應當是有利學生的身心健康的,有利于學生全面發展的,在教與學的過程中起到了引領、指導的作用,給老師確定了教學方向,給學生確定了學習方向,教與學全面發展。

作者:羅娉婷 單位:湖南涉外經濟學院音樂學院

第九篇:小學音樂快樂課堂的打造策略

1把舞蹈融入音樂教育

相比于學齡前兒童音樂教育,小學生處于人生發展的第二階段,這一階段動態事物對小學生的吸引力遠遠超過靜態事物對小學生的影響,所以相比于靜態的音樂,小學生對動態的舞蹈更有興趣,也更能在舞蹈教學中感受到快樂。根據這一特征,小學音樂教師可以將舞蹈與音樂融合,用舞蹈去詮釋音樂內涵,用音樂去渲染舞蹈氛圍,學生可以在二者的融合中感受到音樂的美妙和靈動,帶著快樂愉悅的心情去學習和鑒賞音樂課程。比如,在學習“孔雀”這首音樂時,音樂老師可以在播放音樂的同時,放楊麗萍孔雀舞的有關視頻,有基礎的老師也可以當場親身示范舞蹈,或者有條件的話可以聘請舞蹈老師,這樣教學效果會更好。在表演過程中,老師可以先把音樂和舞蹈完全融合播放和表演一遍,第二次表演的時候,可以分解音樂,提問學生這一部分音樂對應哪一部分舞蹈,或者是這一部分舞蹈對應哪部分音樂,讓學生自己思考音樂所要表達的內涵和深意,讓學生在思考中感受到孔雀的曼妙與歌曲對孔雀的歌頌。學生只有融入思考,才能感受到音樂帶給人的快樂與喜悅,才能真正理解音樂所能詮釋的境界,讓學生走進境界,才能在境界中領悟快樂,讓課堂整體變得生動快樂。

2利用合唱渲染快樂氛圍,創造積極生動的課堂

合唱屬于音樂教學的一部分,相比于音樂教學的其他部分,合唱具有音色豐富,音域響亮,表現力強的特點,容易渲染一種快樂向上的氛圍。針對小學生的整體素質和要求,合唱無疑是在小學音樂教程中讓學生保持注意力集中和感受快樂積極氣氛的好方法。比如,學習民樂“茉莉花”這首歌曲時,音樂老師可以讓學生合唱這首歌曲,這樣既可以照顧到膽小內向的同學,又可以實踐歌曲的難度,體會情感。老師可以讓學生表達自己從這首歌曲中領會到的情感,是喜悅亦或是悲傷的。或者將學生分成小組合唱,在團隊合作中感受到音樂的樂趣。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合唱是創建生動快樂的音樂課堂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有效途徑。學生們可以通過合唱更好地感受音樂,在學中樂,樂中學。

3運用樂器教學,用音符打造快樂課堂

根據研究,樂器教學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幫助學生理解音樂的感知和加強,同時,樂器教學又是一個豐富的課堂教學方法,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時間能力和水平,更有利于融洽師生關系,有利于師生互動。可以說,把樂器引進課堂教學是一個正確的舉措。不同樂器發出的聲音不同,帶給人的感受也不同,樂器作為一種輔助工具,能夠更好地詮釋音樂元素,讓音樂成分得以分解,音樂情感得以細微迸發,小學生具有對新奇事物感興趣的特點,通過樂器的輔助教學,課堂氣氛容易變得溫和融洽,學生在輕松的課堂中得以快樂學習。

4利用游戲和情境表演創造快樂教學環境

如果說對于小學生來說,最快樂的事情莫過于就是游戲了。把音樂課程學習融入游戲之中,是創建快樂課堂最好最快的方法之一。學生可以在游戲中感受到輕松的教學氛圍。,以一種快樂飽滿的心情去學習樂理知識。比如,在學習“春天在哪里”這首歌曲時,老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游戲學習,當唱“小燕子,窗花衣”的時候,可以讓學生模仿燕子穿上新衣服時的樣子,體驗燕子的喜悅和對春天的期盼與渴望,語文教學中有一種手法叫做寓情于景,在這里,也是同樣的道理,即讓學生把自己快樂洋溢的情緒融入到游戲情境中去,當唱到“年年春天來這里”的時候,可以讓學生在游戲中模仿小燕子飛來飛去的動作,邊唱邊做,加深印象,釋放情感。小學音樂課程多是積極愉快青春明麗向上的兒童歌曲,方便教學游戲的組織。在游戲教學中創造快樂的課堂氛圍,是一種新穎值得推崇的教學方法。

5結束語

小學音樂課程對學生的影響是潛移默化而又深遠持久的,而要實現小學音樂課堂給學生帶來的最大益處,則需要創造一個輕松快樂的課堂。因此,為小學生創設一個快樂的音樂課堂,是勢在必行的趨勢,也需要各方面人士的共同努力。

作者:汪一雋 單位: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額爾古納市黑山頭新鎮黑山頭小學

第十篇:小學音樂合唱教學

一、促進校學生身心發展

(一)增強學生肺活量

歌唱呼吸訓練是合唱基礎訓練中重要內容,通過歌唱呼吸訓練,可以增強學生肺活量。在基礎訓練時,運用科學的歌唱法,要訓練學生進行良好的氣息控制,主要以腹式呼吸為主,它是通過鼻子吸氣,并鼓起肚皮,然后再慢慢吐出的方式,一般情況下,每口氣堅持的時間為15秒左右,通過這種方式訓練,鍛煉了小學生橫膈膜及腹肌的控制能力。堅持正確的發聲訓練,使學生的歌喉更加完美。

(二)使學生口齒伶俐

在合唱基礎訓練過程中,對咬字吐字的訓練也很重要。例如:對于歡快的歌曲,咬字就要做到輕快敏捷;對于緩慢的歌曲,咬字、吐字就要做到柔和且圓滑;如果是唱進行曲,就要保證聲母噴口有力。通過長期的咬字、吐字訓練,可以使學生變得口齒伶俐。

二、提高審美能力

合唱是一種集體活動,它是旋律美、節奏美的高度集成,具有豐富的表現力和難以訴諸筆端的美感。因此,合唱基礎訓練可以使學生的情感得到一定的熏陶,有利于提升他們的審美能力。例如:具有抒情旋律及柔美音色的作品,有利于促進小學生更加熱愛生活;像《飛來的花瓣》這個作品,主要表達了對老師的深厚情誼,旋律十分優美,讓小學生用心合唱,他們就會被歌詞所感染,情不自禁的對老師產生愛戴之情,有利于學生轉變以往的學習態度,珍惜合唱基礎訓練的課堂時間,加強練習;老師要把同學們合唱比較完美的過程錄下來,并讓學生們欣賞,也可以通過讓他們欣賞優秀作品,讓學生們切實感受到合唱中的曲調、節奏及和聲等,讓他們意識到音樂充滿了藝術之美,促使他們從小就鍛煉了自己的審美能力。音樂教師在教學生練習的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去聽,去感受歌詞中的豐富感情,感受音樂語言的獨特魅力,聽懂并把握音樂語言的變化,這個過程就是提高小學生審美能力的過程。

三、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

當今社會,學校的小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他們是父母的寶貝,爺爺奶奶的嬌寵,受家庭環境的影響,他們從小就形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的意識,大部分小學生缺乏合作精神和群體意識,他們更注重自我表現,在學校不善于交際,甚至部分小學生不能和同學和平相處。針對這些情況,合唱基礎訓練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正學生的這種不良習慣。在合唱基礎訓練教學中,強調讓學生去傾聽其他學生的聲音,進而有利于自己的聲音與同學的聲部有效融合。在合唱訓練中,部分學生為了表現自我,就大聲唱,力圖蓋住其他學生的聲音,進而影響了合唱的整體效果,因此,老師要對這部分學生加以引導,讓學生認識到在合唱過程中,大家是一個整體,合唱的每個聲部都是緊密聯系、相輔相承的,是要靠大家共同努力才能實現,而不是靠單個的聲部實現的,通過教師的點撥,學生就會重新認識合唱,進而有助于提高集體意識。合唱訓練時,要求學生之間進行默契的合作,長此以往,這種團體合作意識就會潛移默化的影響到每一個學生,促使他們和和隊伍團結一致,有利于團結合作意識的培養。在合唱基礎訓練過程中,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時間觀念。當學生沒有按時到的時候,老師就要和學生一起等待,直到人到齊后方可進行訓練,這樣做,對于習慣遲到的學生以警示,使他們迫于不好意思,也會慢慢遵守紀律,按時參加訓練。長期下去,就培養了他們遵守時間的好習慣。

四、提升道德品質

合唱基礎訓練的過程就是凈化學生心靈的過程,有利于提升學生的道德品質。由于小學生年齡小,心智還不成熟,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這個階段正是培養他們優秀品格的關鍵時期。因此,在合唱基礎訓練中,老師要讓學生學習大量的優秀作品,讓他們學習富有不同情感的合唱作品,激發小學生的藝術情感。例如:讓學生學唱《祖國頌》,可以激發小學生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像《接過雷鋒的槍》等歌曲,使學生養成助人的好習慣,進一步提升他們的道德素質。

五、結語

在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合唱基礎訓練起著重要的作用。能夠促進小學生的性格向著良好的方向發展,培養他們的審美能力,并促使他們養成團結合作的精神,在一定程度上還凈化了心靈,有利于養成高尚的品質,因此,學校應推崇合唱基礎訓練教學,綜合各方面的力量搞好小學音樂教學中的合唱基礎訓練,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作者:王陽陽 單位:溫州市平陽縣蕭江鎮樹賢小學

To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二区三区 | 久久精品成人 | 伊人色在线观看 | 日韩中文在线观看 | 欧美一区二区aa大片 | 国产精品久久毛片 | 欧美大狠狠大臿蕉香蕉大视频 | 亚洲韩国日本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久精品影院 | 美女黄色一级片 | 成人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久 | 国内视频自拍 | 最新国产午夜精品视频不卡 | 国产亚洲综合久久 | 毛片在线播放网址 | 深夜爽爽福利gif在线观看 | 久久性生大片免费观看性 | 黄色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 97免费在线 | shkd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黄页网站在线播放免费 |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欧美成人观看视频在线 | 日本免费人成黄页网观看视频 | 伊人狠狠丁香婷婷综合色 | 日本一级特黄大一片免 | 欧美国产日韩在线播放 | 久久久久爽亚洲精品 | 成人合成mv福利视频网站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综合色 | 成人精品亚洲人成在线 | 波多结衣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久这里只有精品加勒比 | 可以免费看黄色的网站 | 朝鲜美女免费一级毛片 |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激情 | 精品成人免费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 乱淫网站| 国内精品九一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