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物理實驗論文
一、突出實驗課特點,切實開展物理實驗教學
初中物理實驗活動與物理課堂教學相結合,學生可以學到許多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拓寬了知識面,又將已獲得的知識運用于實踐中,從而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又能夠使學生真正通過自己的努力去“發現”知識,并提供創造性解決問題的機會,以此來發展學生的實驗能力、觀察能力、操作能力、科技寫作能力、自學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等。所以開展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活動是提高初中物理教育教學的根本。
二、引導學生進行課外實驗,可以鞏固知識并進一步培養學生能力
成功的秘訣是興趣,如果我們能引導學生利用手邊的一些簡單的材料開展一些可操作的課外實驗,那么學生將樂于其中。組織、引導學生進行課外實驗的作用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課外實驗可以加強學生對課堂知識的理解和鞏固。學生通過課外實驗,可以進一步豐富課堂教學的密切聯系,深刻掌握物理知識。課外實驗與課堂教學的密切聯系,可以使課堂教學得到不斷補充和延伸。如:在講完光的直線傳播和小孔成像之后,要求學生課外做利用小孔像原理制作針孔照相機的實驗。通過學生自己動手做實驗,并得出實驗結果,老師再結合生活中的一些現象。如:太陽光經過茂密的樹林會在地上形成光斑、手影的形成等例子來分析。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光的直線傳播規律和小孔成像的原理,以及小孔成像的特點等。通過相應的課外實驗,就可以進一步加強學生對課內知識的理解和鞏固。
2.課外實驗有利于學生突破難點,消除學生對知識的模糊認識。課外實驗一般可以由教師提出,要求學生自己獨立完成。如果實驗成功,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突破在學習過程中難以掌握的知識,并幫助消除學生對知識的模糊認識。如:在學習壓力和壓強這一節后,由于學生對壓力和壓強概念認識不深,往往把兩者混為一談。此時我們設計一個實驗要求學生完成:在水盆上糊一張白紙作撐物,將一塊磚輕輕地平放在白紙上,則白紙能支撐住磚;若將磚輕輕地豎放在白紙上,則白紙破裂,磚落下。通過實驗,學生就會以對壓力一定時,壓強和受力面積成反比的關系,加深了理解,認清了壓力和壓強兩者的區別,從而消除了學習過程中的障礙。
3.課外實驗可以培養學生觀察、動手、動腦能力。學生學習物理感到困難,其原因之一,就是不會把所學過的知識用來研究具體物理問題。通過課外實驗,可以把物理知識與生活實際緊密結合起來,理論與實際相聯系。使學生養成善于分析、善于總結的良好習慣,使學生感到物理知識親切,能解決生活中的具體問題。如:在學習摩擦力之后,讓學生觀察自行車等交通工具在運動過程中摩擦力有哪些應用?哪些地方應減小摩擦力?哪些地方應增大摩擦力?通過學生自己親自觀察、討論、分析,弄清滾動摩擦和滑動摩擦的特點,使學生能自行解決自行車摩擦引起的各種故障。
4.課外實驗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興趣,發展學生的個性和特長。課外實驗生動、多樣等特點,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強烈興趣,有利于因材施教,發展學生個性,開發學生智力。如:在講熱現象之后,結合課本中實驗“紙鍋燒水”要求學生自己課后動手試做,并選擇完成得較好的同學上臺演示,給學生提供自我表現的機會,讓同學們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悅。通過課外實驗,讓學生進一步認識到物理是有趣的。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更好地發展學生的個性。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物理教學中指導學生開展實驗教學,體現了物理學科以觀察和實驗為基礎的課程特點。實驗教學不僅有利于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激發,而且有利于學生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科學探索精神的培養。這樣,在物理教學中教師應特別注意充分利用實驗來調動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在積累知識的過程中充分感受物理為他們帶來的樂趣。
作者:劉國雄 單位:河北省涿鹿縣趙家蓬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