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群眾文化論文
一、如何對群眾文化工作進行創新
要想更好地服務于廣大人民群眾,群眾文化工作就必須大膽進行改革與創新。具體而言,主要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整合資源,由辦文化向管文化轉變
群眾文化工作是造福一方的公益事業,一場晚會、知識競賽,一個書畫展等對改變人民群眾的傳統觀念、陶冶情操、傳播科學知識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不僅可以密切人與人之間、區域之間的聯系,增強社會凝聚力,還可以促進社會的協調發展。在整合文化資源的過程中,基層文化建設要堅持以政府為主導,積極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基層文化建設,同時各級政府還應轉變觀念,由辦文化向管文化轉變,對基層文化設施場所、設備、經費等方面給予支持,提升基層文化建設的社會地位,加大基層文化建設投入,促使基層文化建設形成管而不死,活而不亂的穩定發展勢頭。如此一來,必定會為當前的群眾文化工作注入活力,實現文化資源共享。
(二)著眼于對民族民間文化的傳承和發展
在我國悠久的歷史長河中,創造了豐富多彩的民族民間文化,它們深深植根于勞動人民的生產活動之中,是群眾文化的起源。可見,民族民間文化與群眾文化水乳交融、密不可分。這些具有鮮明的民族民間特色,濃郁的地方風味的民族民間文化為群眾文化的創新知名了方向。如果群眾文化活動能夠合理利用當地的民間文藝形式開展活動,不僅易于群眾接受,從心里產生認同感,還能是人民群眾得到心理滿足,釋放壓力、提升情趣。正所謂“民族的即是世界的”,可以說民族民間文化像一個磁場,對其進行大力的弘揚,可以更大地吸引群眾的參與熱情,促進群眾文化建設的發展。需要注意的是,對民族民間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必須做到適當的創新,絕不能照抄照搬。
(三)積極組建并壯大群眾文化隊伍
按照群眾文化輔導工作的要求,凡具有一定文化專業技能,熱心文化事業,自愿奉獻時間和精力,為基層群眾提供公益性、經常性的文化藝術服務,且具有一定的溝通、協調、組織能力,能夠獨立承擔各類群眾文化輔導任務個人,均可加入群眾文化輔導員隊伍,為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提供助力。而絕不能像以前一樣,僅僅依靠幾個文化工作人員來開展基層群眾文化工作,否則,再強的財力、再好的設施、再優惠的政策都是沒有意義的。此外,要想充分發揮這些人才的作用,還必須要求這些人員積極參與各類培訓,提高他們業務素質,真正組建起一支精干、朝氣蓬勃的群眾文化工作者隊伍,鼓勵他們在群眾文化活動方式上的創新,開發先進的、多層次,的文化活動形式,滿足不同人群的需要
(四)充分發揮基層文化館(站)的服務職能
基層文化館(站)作為主抓群眾文化工作的中堅力量,具備有償服務的優越條件。在當前的形勢下,必須要樹立自我競爭意識,徹底改變以往“等、靠、要”的傳統思路,廣泛開展各種形式的群眾文化工作。這就要求各基層文化館(站)除了完成一些大型的公益性文化活動外,還應積極采取了“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拓寬群眾文化活動的場所和形式。如此一來,既更好地發揮了自身的社會職能,又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群眾文化活動的后勁和活力。
(五)大力推進群眾文化產業的創新
新的文化業態不斷涌現,既擴大了群眾文化的陣地,又為各種文化形態的變革創造了新的機遇。在新時期的群眾文化建設中,我們要積極運用高科技手段,對傳統文化產業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造。例如,運用電子出版、數字影視、網絡傳輸等現代技術催生新的群眾文化業態,大力發展群眾文化創意、文化博覽、動漫游戲、數字傳輸等新興產業內容,大幅度提高我國群眾文化產業的科技水平,促進群眾文化產業的不斷升級,提升群眾文化活動的時代性,吸引更多的人民群眾參與進來。
二、結語
總之,只要各級主管部門積極發揮作用,充分利用各種資源,把先進性、廣泛性、知識性、趣味性、教育性和娛樂性貫穿于群眾文化活動之中,大膽對其進行創新,就一定能夠開創出管理有序、活動形式多樣、健康向上、精彩紛呈的群眾文化工作的新局面。
作者:蔣晨光 單位:深圳市龍崗區文化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