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學科教育
幾年來的數學教學實踐使我深深體會到,靈活地運用投影手段,不僅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動機,突破教學難點,鞏固學生所學知識,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而且還能彌補傳統教學模式過于單一、枯燥乏味的不足。
激發學習動機投影可以形象直觀地顯示教學內容,集生動性、趣味性和變化性于一體,并能結合特定的情境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他們集中注意力,自覺去探索新知,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如教學《圓的周長計算》一課,圓的周長計算是一個難點,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學生較難理解。如果借助投影教學,用一個直徑1厘米的圓,在透明的直尺上滾動,學生可從銀幕上清晰地看到,這個圓的周長約是3.14厘米。這一過程放映在銀幕上,頓時引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這樣,學生對直徑與周長的關系,記憶特別深刻。
突破教學難點學生對于教材中的難點時常是百思而不得其解。采用投影媒體輔助教學,變抽象為形象,變無聲為有聲,則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如在教《相遇應用題》這課時,由于學生缺乏這方面的感性知識,因而對“相向”、“相遇”、“速度和”的意義難以理解。在這種情況下,用動態投影片把感知對象由靜變動,把感知重點顯示出來,則能發揮事半功倍之效果。
具體做法是采用動態投影片,把兩人“同時”、“相向”而行,最后“相遇”的情景顯示出來,使學生生動形象地理解了“相向”、“相遇”、“速度和”的意義。
這樣,難點也就迎刃而解,數量關系一清二楚。
鞏固所學知識投影有直觀性、清晰性、快捷性的特點,我經常在教學中使用或補充制作與教學內容有關的投影片。如教《多位數的讀法》這課練習時,設計了有關祖國壯麗河山的一組數據。如:我們的祖國是世界上領土面積大的國家之一,約有9600000平方千米;我國第一大河—長江,全長約有6300千米;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海拔約8848米……在出示數據之前,我先在投影器上出示了祖國的版圖,接著出示了有關祖國領土的系列數據,讓學生把這些數據讀出來。由此既鞏固了多位數的讀法,又對學生進行了愛國主義教育。
培養觀察能力觀察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持久的知覺活動,它是學生獲得知識的重要方法之一。因此,在教學中我經常注意通過投影為學生提供觀察材料,讓學生仔細觀察、思考,找出教學內容之間的系統性和邏輯性,得出新知內容,從而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
如教《三角形的面積計算》這一課,它是在學生學習了長方形、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之后進行的。教師可充分利用投影引導學生觀察:把完全一樣的兩個三角形轉化為一個與三角形高線相等、底也相等的平行四邊形。
學生也就很容易理解將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的道理,從而得出:三角形的面積是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這樣,學生自己就可以清楚知道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的寫法和推導過程。
綜上所述,教師積極恰當地運用電教媒體,能使課堂教學變得更生動、更富有情趣,使教師科學的教與學生輕松的學有機地結合起來,從而大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