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高等教育
近幾年來,我一直從事五年制高職生的數學教學工作。
在教學過程中,我感到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學習很吃力,他們常常聽不懂講課或上課跟不上教師的思路,課后又看不懂教材,數學作業無從下手。盡管他們當中有一些學生學習很用功,但大多數學生學習效果較差。由于數學知識前后連接緊密,如果前面知識沒有掌握好,會極大地影響后面的學習,跟不上進度的學生就漸漸地失去了學習數學的興趣,給教師的教學帶來了很大的困難。
通過認真觀察,以及與學生的交流,我發現主要原因有三。一是由于這些進入高職院校的學生大多來自于應屆初中畢業生,大部分初中數學基礎較差,學習能力不強,在理解力和學習能力方面與三年制高職生有較大的差距;二是學習內容發生了變化,進入高職學院后,數學課程內容繁多、教學進度快、難度大;三是他們還沒有養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課前不預習,課后不復習。
綜合以上因素,他們進入高職院校后,一時無所適從,影響了課堂效果和學習成績,久而久之,一部分學生從心理上失去了學習的積極性和信心。
針對這些情況,高職數學教師的任務已不僅僅是傳授知識,還必須要花費精力和時間去幫助這部分學生,我認為主要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進行。
1分析學生的思想狀況,從心理上給予疏通,培養他們的自信心
在學習上,人的內在動力起著關鍵性的作用。為了及時、準確地掌握學生的心理狀態,我在教學班級中發放了學習調查表,學生把學習困難的主要原因歸結為:
(1)數學基礎差,后面的內容不可能學好了
(2)自身缺乏數學頭腦,天生不是學數學的料
(3)學習方法不當
摸清了這些情況后,教師可以對癥下藥。比如,在用到以前的數學知識時,可以提前給學生補習,增加課后輔導答疑時間,不讓學生堆積問題。同時可以組織學生學習一些生理心理學知識。生理心理學的研究表明,人在消極情緒下大腦有關的神經細胞會處于抑制狀態,釋放出抑制性的化學物質阻斷腦神經細胞間的信息傳遞,于是信息在大腦中的傳輸就中斷了,人的學習能力自然會下降。所以,認為自身缺乏數學頭腦,天生不是學數學的料的學生,不是智力問題,而是心理問題,是缺乏自信的表現。對這些學生教師應首先給予心理上的輔導,數學教師學習一些心理學知識是十分必要的。
2從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抓起,提高課堂效率
五年制學生大多數還沒有養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方法不當,影響了學生上課的效率。為了減少教學難度,教師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檢查學生的課前準備工作
學生要上好一堂課,提高課堂45分鐘的效率,首先必須做好上課前的一切準備工作。五年制高職生來源于初中畢業生,學習基礎和理解能力較弱,接受新知識要有一個緩慢的過程,但高職的教學內容多、速度快,所以課前預習是相當重要的一個環節。每一次課后,教師應給學生安排預習下次課的學習內容,并指出預習重點。講授新內容前對布置預習的內容作簡要的提問,了解學生預習的情況和對新學習內容的理解程度,我們教師在講授新內容的時候,做到有的放矢,學生的難點多講,這樣既可督促學生養成預習的好習慣,同時又避免了學生上課時學習效率不高的問題。
同時,教師在講課前花幾分鐘檢查學生們的課本、筆記本、草稿紙等是否已經準備好,在規定的預習部分處是否已適當做上了記號,以免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手忙腳亂地去尋找所需的學習用具,或對上課的內容沒有一點思想準備,浪費了課上寶貴的時間。
(2)課上復習
由于進度快,學生課上所學的內容掌握得不扎實,課前復習能夠幫助學生解決疑惑、鞏固所學過的有關知識。課上復習不應只限于教師的復述,要想辦法調動起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讓他們主動來復習。比如,可以通過思考提問或做課上練習等方式,一方面檢查了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另一方面也給一些學習不太用功的學生施加了壓力,迫使他們養成課后復習的好習慣。
(3)督促學生認真聽課,掌握聽課的方法
五年制高職生在經歷了九年的學校教育之后,似乎應該知道如何聽課了,其實不然,常常是教師在講臺上辛辛苦苦地講了一節課,臺下學生卻惘然地坐在那里,不知老師講了什么,對簡單的課上練習無從下手。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便是學生沒有養成注意力集中的好習慣。
所以,教師不應如以往那樣只注重自己的講課,要時刻觀察臺下學生的狀況,對注意力分散的學生及時加以提醒,幫助他們集中精力聽課,教師的督促作用在課堂上是十分重要的。同時,對本節課所講的主要內容、教學重點及難點要反復強調,教給學生聽課的方法,指導他們上好每一節課。教師自身也要努力鉆研業務,提高自身的素養,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
(4)引導學生做好課堂筆記
適當做筆記是聽課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好的筆記不僅起到提綱挈領,便于課后復習的作用,學生通過做筆記還可以加深對所學知識的印象,同時能將課上還沒有弄清的問題記錄下來,課后可以及時去解決。但是有一部分學生沒有記筆記的習慣,而有的學生是不會記筆記,一些學生將老師要求記的內容就雜亂無章地記在書上或草稿紙上,課后也不進行整理,沒有系統性,也不易保存。針對此類情況,在教學中我要求班級的每一位學生都要準備一個專用筆記本記數學筆記,且要定期進行檢查,評定等級,納入平時的成績中。對好的筆記,在班級內公開展覽,為學生們樹立學習的榜樣。
對那些不會記筆記的學生,教師在講課的同時,要指導學生記筆記。比如,我在講不定積分的分部積分法時,由于題型較多,有些題型又容易與不定積分的換元法混淆,學生不易掌握。于是,我每講一個例題,就把容易與之混淆的換元法題型寫出來,引導學生們比較它們的區別,將它們不同的解題方法記下來。最后,我把分部積分法的五種例題歸類,讓學生記下它們的解題思路,便于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總之,通過教給他們正確的方法,逐漸地學生們就會養成上課記筆記的好習慣了,記錄在他們腦子里的知識也會有理有章了。
3重視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學生在學校學習知識的時間畢竟是有限的,要想進一步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鞏固,靈活地去解決今后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就必須進行課后的學習,這就要求每個學生具有自學的能力。但在學習過程中,我們常常可以看到有些學生不習慣自學,他們以為只要上課認真聽講、課后做了老師布置的作業題就算完成了任務;而有的學生由于看不懂內容,就知難而退了。所以,這些學生知識面比較狹窄,今后面對社會日新月異的變化,他們很難通過自身的努力進行知識的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