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會計核算體系風險防范
一、中央銀行會計集中核算系統的新特點
中央銀行會計核算系統(ABS)是現代化支付系統運行的重要基礎。中央銀行會計集中核算系統改變了原有會計核算的管理體制和運轉模式,在核算方式、賬務管理、業務操作流程等方面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為有效支持支付系統的建設和運行,并有利于加強會計管理,提高會計核算質量和效率,中央銀行會計核算集中到地市中心支行,并由地市中心支行的會計集中核算系統與支付系統城市處理中心(CCPC)遠程連接。中央銀行會計集中核算系統的特點。一是中央銀行會計活動和支付清算服務,是通過網點柜、聯行柜的錄入、復核、傳輸等環節,將會計核算信息轉換為電子信息進行傳輸。二是中央銀行會計集中核算系統設置了雙層處理結構,實現了前后臺的分離。集中核算系統營業網點直接面對商業銀行等開戶單位,錄入所有賬務信息,傳送到核算中心,核算中心進行后臺處理。三是清算賬戶的集中管理,改變了核算和運行管理方式。中央銀行會計集中核算系統對清算賬戶的設置采取“物理上集中擺放,邏輯上分散管理”的模式,即各金融機構在當地人民銀行開設的所有清算賬戶物理上在國家處理中心存儲,由中央銀行分支機構的ABS進行處理,涉及清算賬戶的業務日終接收國家處理中心(簡稱NPC)有關賬務數據后,進行所有賬務的核算平衡。清算賬戶的設置,改變了中央銀行各核算主體對所轄賬戶的控制管理,一方面,人民銀行可以處理清算賬戶的借貸業務;另一方面,支付系統各參與者也可以通過前置機系統處理借貸業務,實現對賬戶的訪問。
二、中央銀行會計集中核算系統運行的風險分析
(一)道德風險
有些會計人員法律意識淡薄,拋棄職業道德,風險防范及自我保護的意識缺乏,違規操作行為時有發生,對制度執行情況不到位,工作人員沒有認真履行職責,審核不嚴、操作失誤。
(二)信用風險
濟南市同城票據交換使用票據清分機方式,將票據在各家銀行之間交換后,資金清算差額憑證傳遞到營業室在ABS系統中進行錄入清算,如各開戶銀行在人民銀行頭寸不足影響資金的清算。
(三)制度性風險
ABS系統和支付系統運行以來,運行管理方式和具體操作內容都必須依靠制度的約束來完成,約束不力就容易造成管理和操作的隨意性,從而引發風險。一是支付運行的管理模式不明確,影響支付系統的運行效率,如營業室會計核算業務具體應有哪個部門管理;二是制度的執行流于形式,沒有認真按章辦事,或者制度的監督執行不到位,如對聯行查詢查復對其他參與行的時限沒有具體要求等。
(四)系統性風險
一是對大額往賬沒有提供會計主管的認證功能;二是系統中有些重要事項可以由業務主管獨立完成,不符合風險控制的原則,例如系統中對于查詢查復的處理和計息賬戶參數的設定和修改等;三是對支付來賬的修改事項不能實施有效的監控,操作人員可以對收款單位賬號、戶名進行手工干預,而會計主管無法進行事前監督,易造成操作的隨意性,從而產生風險。
(五)運行風險
中央銀行會計集中核算系統每天通過NPC和CCPC處理大量的業務數據和支付信息,保障網絡暢通是系統正常運行的關鍵,一旦系統或網絡發生故障,又不能及時發現,極易造成賬務積壓,不能進行資金的實時發送,從而造成較大的運行風險。
三、風險控制的對策
(一)明晰風險控制目標,建立風險管理機制
中央銀行會計集中核算系統的風險控制目標就是促進會計集中核算和支付清算安全、持續、高效進行,為制定貨幣政策提供真實完整的會計信息,為銀行業提供優質、迅捷的服務,防范資金風險,保障資金安全。同時要確保有效使用資源,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風險管理就是圍繞這個目標,針對存在的各種風險,確定防范重點,監督控制過程,做到每一個環節緊密相連,并對控制的過程、結果進行評價、分析,及時調整、解決風險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實現發現風險、采取措施、產生進一步管理決策的控制效果,確保系統風險的最小化。
(二)增強風險管理意識,培育內部控制文化
風險控制決不單單是管理者的事情,每一個崗位、每一個人處理每一筆業務時都要考慮風險因素,應通過一定的方法使員工充分認識到風險管理和內控的內涵。一是對員工從嚴管理,制定完備的行為操守準則;二是增強他們的法制觀念及風險防范意識,及時掌握各類風險特征和動態,提高風險的識別能力,同時對會計人員思想教育與業務工作有機結合起來,培育員工良好的職業道德,使遵紀守法、嚴格執行各項內控制度成為員工的自覺行動;三是通過分配機制和激勵機制把人才留在重要崗位、關鍵崗位;四是通過業務操練和學習,提高會計人員的綜合業務素質,使員工樹立正確的風險觀和風險控制意識,有效地防范道德風險。
(三)健全風險管理制度,整合優化業務流程
制度建設是完善內控和風險管理的基礎,健全完善內控制度必須以防范支付清算風險為出發點,將各項內控制度的建設與新系統運行狀態下的新增風險點相結合,與系統功能設置相結合。由總行對各核算中心制定的業務制度和操作流程進行整合、完善,解決規章制度缺乏相互制約的問題,加強對重要環節和重要崗位的控制,并隨著工作內容的變化,不斷地修改、完善、更新,實現風險管理的標準化和規范化,使員工對自己的工作流程與職責有明確認識,將防范風險落實到每一個環節。第一,對現有的管理和內控制度進行修訂完善:一是建立健全運行管理制度和內控機制;二是對各參與行的查詢查復情況由各城市處理中心ccpc進行監測,并形成制度,增強參與者的自律意識,監督資金及時入賬;四是進一步完善數據備份,形成異地備份雙保險。第二,明確界定重大事項的內容,嚴格審批程序,規范對處理結果的檢查制度。第三,建立有效落實制度的長效機制,強化管理責任,制度分解到崗,責任到人,建立風險控制的獎懲制度,賞罰分明。
(四)擴大中央銀行信用管理范圍,加強對參與者的監督和制約
中央銀行應在對資信情況進行認真審核的基礎上,擴大清算賬戶的開設范圍,充分發揮支付系統容量大、速度快的優勢,隨時監督各金融機構的資金流量和賬戶余額,中央銀行應充分發揮最后貸款人的作用,通過提供日拆性貸款和高額罰息貸款解決金融機構流動性不足問題,以確保ABS的正常運作和資金匯路的暢通無阻,合理地規避信用風險。
(五)完善權限設置管理,細化系統相互牽制功能
在ABS系統中增設以下功能:一是增設大額往賬業務主管認證功能,明確聯行柜對大金額業務的審核要素,做到監督嚴密,職責明確。二是在綜合柜計息管理操作中增加復核菜單,由四級權限操作員對計息賬戶參數設定和修改等業務進行復核,以減少差錯,防范風險;合理設定權限,對聯行柜三級別操作員獨立完成的查詢查復等事項增設復核功能,杜絕一手清的行為。三是優化行名行號查詢系統,以提高工作效率,減少聯行差錯,加速資金周轉,降低銀行風險。四是加強支付信息統計和監測功能,以便做好業務數據的統計分析,為制定和實施貨幣政策及時提供基礎信息。
(六)強化網絡維護和災難備份管理,防范控制運行風險
應制定完善ABS應急處理方案,對可能發生的各種緊急異常情況制定出明確具體、便于操作的解決方案。完善ABS災難備份方案,建立省份災難備份中心,通過定期測試,增強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最大限度發揮抗災防險作用,保障系統的不間斷性、業務的連續性和數據的完整性。同時建立統一高效的支付系統運行維護體系,使設備和網絡的日常技術維護和技術檢查規范化和制度化,從而減少系統發生故障的幾率。增改系統部分功能,使系統能夠及時檢測到網絡連接故障,并發出報警提示,以便系統管理人員即時檢查排除故障,有效地防范系統性的支付風險。
(七)構建業務監督和制度執行檢查相結合的風險監督體系
事后監督部門對同城票據交換、聯行業務及是否按權限操作等風險管理的關鍵環節,應采取業務信息及時采集,對照會計憑證核對電子信息的相關要素,及時、有效地發現和糾正各類差錯,實現事前、事中、事后的全方位監督,以達到提高會計核算質量、防范支付清算風險的目的;同時,應經常性開展內控制度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定期監督整個核算系統運行中內控制度的執行情況和風險管理效果。
本文html鏈接: http://m.35694.cn/qkh/212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