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高校行政管理的革新
本文作者:岳孜孜 單位:電子科技大學
一、我國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一)機構管理部門重疊,行政管理人員眾多
目前我國的高校還是遵循不同行政級別的原則,同一所高校內也存在著副部級至科員的不同行政級別。機構管理部門越來越多,細分嚴重,食堂、醫院、公寓、超市等機構仍然納入在學校管理機構中,機構重疊、膨脹,而且行政管理人員只增不減,人員臃腫,管理混亂,決策權力逐級分散,權責不明,辦事效率大為降低。一項簡單的事情有可能會涉及到多個部門,部門之間的權責不清晰,行政權力泛化,實際的工作內容劃分相對模糊,而行政部門之間又缺乏相互配合和有效協作,極大地浪費了人力物力,降低了行政效率,拖慢了高校的發展步伐。
(二)管理思路陳舊呆板,缺乏創新
目前,高校行政管理在很多方面還保持著過去的老辦法、老思路,規范化和法制化建設不夠健全,已經越來越不能適應我國高等教育事業迅速發展的需要。重機構、重權力、重章法而忽視人才的怪現象屢見不鮮,領導不表態,寧愿死守規定也不突破,限制了人的主觀能動性,容易讓人產生墨守陳規、不思進取的思想。同時,行政組織的基層接受較多的指令,繁忙的日常事務往往使得基層行政人員沒有時間和精力去進行思考、研究,這樣落后的管理方式當然降低了組織效率和管理質量,影響到高校整體目標的實現。
(三)行政管理人員綜合素質有待提高
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一直是作為輔助性的工作,隨著高校教學科研地位的逐漸提升,行政管理人員的待遇、學歷和職稱普遍較低,因此,高學歷、能力強的人員不能安心管理工作,當前高校行政管理人員隊伍的綜合素質也就普遍偏低,很多沒有經過系統的高等教育基礎理論和專業管理知識的培訓,學校對行政人員的在職培訓機會提供的也不是很多,種種原因導致了高校行政管理人員管理水平的不高。
(四)管理目標不明確,管理理念滯后
高校行政管理應當以為全校師生服務,保證教學、科研工作的正常運作,促進高校教育的發展為最終目標。但是很多行政管理人員服務意識相當淡薄,一些人不重視自己的本職工作,不積極主動,一些人工作態度傲慢、工作效率低下,一些人以權謀私,工作作風敗壞。這些行文辦事不是從群眾的角度出發的人員,嚴重影響了高校的和諧發展。
(五)行政權力擠占學術權力現象嚴重
目前高校行政權力的泛化導致學術權力萎縮,行政權力擠占學術權力現象比較普遍。包括學術資源在內的所有學校資源,都處于各個行政機構和組織成員的掌控之下,沒有行政支持,學術活動就不能正常進行、合理的教學意見就無法有效地被采納等現象在各大高校相繼出現。行政權力的膨脹,相對弱化了學術權力,使得學術權力無法發揮應有的作用,影響了學術的創新和發展。
二、高校行政管理改革與創新的意義
(一)適應新的社會形勢的要求
作為知識創新和高層次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高校的社會地位在不斷提升,社會影響力在不斷擴大。高等教育事業迅猛發展,高校間的競爭也就隨之激烈異常,在這個國家持續發展的今天,面對新的形勢和要求,管理的改革和創新已經被各大高校提上日程,而行政管理作為配置高校教學資源、人力資源等諸多有形、無形資源的核心,其改革和創新更是首當其沖。高校只有切實轉變觀念,更新手段,不斷推進行政管理的改革和創新,才能適應新的社會形勢的要求,才能滿足新時期發展的需要。
(二)保證高校的改革發展順利進行
高校行政管理對高校的改革發展具有保障、協調、參謀、激勵等作用。高校日常正常運轉的方方面面,若是出現紕漏,很有可能會關系到高校的全局工作,影響高校的改革發展。行政管理的作用就是通過服務,處理好不同部門之間的關系,建立完善的監督檢查機制,針對不同部門和個人制定不同的督辦要求,督促高校內部各個部門認真、及時完成任務,并積極向有關部門提出發展意見,促進高校各項工作任務的順利進行。
(三)高等教育改革深入的必然要求
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也帶來了不少新問題急需解決,行政管理作為高校建設的軟環境,必須擔負起其對教改成功運行的一份責任。高校基礎設施建設、師資建設、學科建設、教學改革、人才培養等各個方面,怎樣揚長避短,發揮優勢,是高校行政管理需要把握的方向性問題。高校若要提高辦學效益,就要加強行政管理,對管理理念、技能和手段等均進行創新,科學管理。
(四)高校正常運營的需要
雖然相對于高校教育、科研活動而言,行政管理工作在高校中是輔助性的任務,但卻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高校行政管理主要是協調掌握學校的行政管理領導、具體的執行人員與高校教師及學生之間的關系,高校行政管理部門的設置及其功能之間的關系,服務于教學、科研等基本工作,與高校的學術管理相鋪相成,共同構成高校的內部事務。同時,高校行政管理部門還是社會各界認識高校、了解高校的重要渠道,社會各界通過高校的行政管理部門與高校進行交流、認識,提升高校的社會地位,也就對高校教育工作的順利進行提供了保障。
三、推進高校行政管理改革與創新的措施
(一)協調行政管理與學術管理的關系
行政事務管理和學術管理交織成為大學獨有的管理結構,共同為大學目標的實現而服務。正是由于兩個系統協調互動的需要,對二者的關系進行有針對性的協調就顯得尤為重要,可以保證問題得到建設性的解決,可以提高決策的科學性、合理性,防止資源浪費,學校偏離發展目標。要協調好二者之間的關系,就必須從管理體制、組織結構設置以及制度建設著手:設置相應的機構,制定必要的工作程序,將集體管理與個人負責結合起來,依靠體制和制度使得學術管理和行政管理規范化;對例如經費使用決策權等權限進行嚴格規定和劃分,加強高校中專家、學者等在學術管理中的地位,防止管理中心向行政系統偏移等現象的發生;通過審議、咨詢、聯席會議等方式協調兩種管理之間的沖突,保證高校內部學術管理與行政管理的目標與學校的整體目標相一致;充分發揮教師在兩種管理中的作用,在對教學計劃、課程設置、授課內容等安排上,教師應有自主權利,在學科發展與走向等事務上也應占有一席之地。
(二)倡導柔性化行政管理
將柔性管理理論應用于高校行政管理,不僅能激發相關人員的積極性、主動性,還能加強行政管理者與學術人員之間的溝通與交流,促進學校管理目標的實現。倡導柔性化行政管理,首先要樹立民主的管理理念,增強師生的民主參與意識,建立并完善師生參與學校管理的各種決策和咨詢機構,培養廣大師生的主人翁意識和責任感,注重對人的情感感化,發揮柔性管理對內心的激勵作用,從而促進和諧校園建設;第二要時刻關注廣大師生的情感需求,保證情感的凝聚作用能夠發揮得淋漓盡致。柔性管理以人為主心,以尊重、理解人為前提,以被管理者能夠在融洽的氛圍中主動學習工作為宗旨。高校行政管理若是能夠做到這樣愛人之心,就一定能形成強大的親和力和凝聚力;第三,加強各部門、人員之間的溝通與協作,形成向心力,消除人心渙散和人情匱乏的因素,保證高校的整體運行處在一個良好的人際關系基礎之上。
(三)構建“服務型行政模式”,倡導“以人為本”
“服務型行政”一詞是在1938年由德國的一位行政法學家最早提出的,我國在20世紀90年代才開始對其進行認識和了解,并在此之后做了一系列的分析和研究。目前,越來越多的行政學者和專家認識到,在我國高等院校黨政機關內構建“服務型行政模式”是非常必要的。這就要求高校行政管理人員不僅要有較高的科學文化水平和豐富的行政管理經驗,同時還要有較好的思想道德品質,只有這樣,行政管理人員在工作中才能時刻貫徹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才能將學生、職工和教師的權利放在首位,才能將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不斷地推向新的高度。
(四)堅持科學領導體制,規范使用行政權力
為了加強行政管理的服務職能,就必須堅持“黨委領導下校長負責制”的高校領導體制。在高校內部系統中,黨委領導是高校的核心,黨委工作是高校全局工作的中心,只有校長切實執行,全校的工作才能開展,高校的發展方向才能堅持。另一方面,需要建立和健全各項規章制度,以規章制度作為高校行政管理的依據和準繩,促進管理人員依章履行職責,保證高校全面工作的順利開展。
(五)提高行政管理人員的素質及創新能力
對高校來說,不斷提高行政管理人員隊伍的總體素質,優化高校行政管理隊伍,是行政管理水平提高的前提。首先,體現在對行政管理人員的選拔上,要嚴格執行《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條例》,遵循“人盡其才”的人力資源利用原則,完善競聘、考核制度,公開選拔,競爭上崗;第二,加強監督工作機構和隊伍建設,有計劃地組織重要崗位的領導人才交流輪崗;第三,倡導工作學習化和學習工作化,把工作的過程看做是學習的機會,不能滿足現有的知識和經驗,不斷地虛心求教,促進自身發展,把學習看做是如同工作一樣的要求,形成足夠的壓力,才能更好地推動自身業務水平及素質、觀念的提高。
(六)創新高校行政管理技術手段
技術創新對高校行政管理效率的提高是不容忽視的,既可以加快信息傳遞速度,簡化管理程序,縮短管理流程,提高管理的效率,又可以降低信息失真的風險,增強信息的真實性、可靠性。先進的信息技術與高校行政管理的有機結合,會使行政管理方式和思維方式都有所改變,為高校帶來直接經濟效益的同時,還增強了高校的社會競爭力。高校需要通過建立各種實用數據庫,提高信息的共享性、流通性,為行政管理工作提供一個科學開放的信息平臺,及時把學校內部有關通知、決定、決策、會議精神等傳達給相關院系和部門機構,實時更新教學管理系統,同時加大對信息的維護力度,確保信息平臺能夠安全有效地運行。
高校行政管理的改革與創新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工作,這是一項復雜且艱巨的任務,這是因為高校行政管理存在諸多弊端的因素既存在于高校系統內部也存在于其外部,一旦進行行政管理改革與創新,也就牽涉了其他的很多方方面面,注定是一項浩大的工程。因此,推行行政管理的改革與創新,就必須樹立正確的工作目標,長期堅持,不斷思考研究,深入實踐,才能科學有效地搞好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推動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
本文html鏈接: http://m.35694.cn/qkh/255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