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旅游管理專業的人才培育
高職旅游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
(1)工作在旅游企業一線崗位的基礎性旅游人才。作為在亞太地區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國際旅游目的地和游客集散地,需要為國內外游客提供國際檔次的高文化品位、高感情體驗、高精神享受的旅游消費服務,這種國際旅游服務需要大量高等級基礎性旅游人才作保障。
(2)專業性旅游人才。廣東實現傳統旅游業的轉型升級,必須大力開發省內專項旅游,如廣東首個世界自然遺產丹霞山旅游、世界文化遺產開平碉樓等專項旅游的發展。需要一批既熟悉傳統旅游業,又了解嶺南文化、會展節慶以及其他特種旅游的專業人才。
(3)新業態旅游人才。旅游新業態急需人才,如高爾夫服務與管理、旅游房地產、旅游會展等新業態旅游人才全面短缺。我國高職旅游管理專業的主要就業領域是旅游接待服務、導游服務、旅行社計調、旅游營銷、旅游策劃和新業態六大崗位群。結合現行的職業資格體系和畢業生職業生涯發展特征,將各崗位群分成兩個層級。依據廣東旅游產業發展轉型的需求,以及適合高職學生就業崗位的技能要求,高職旅游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定位為:培養區域旅游業生產、建設、服務和管理第一線的,具有良好職業道德和素質、熟練的行業服務技能、適應區域旅游業轉型升級需要、滿足區域旅游人才總量和結構性需求的“高文化品位、高服務技能、高情感智商、高自我提升力”的高端技能型旅游專門人才。
“工學交替、雙訓融合,五位一體”模式的內涵
“工學交替、雙訓融合、五位一體”的人才培養模式是根據旅游行業的特點與企業共同制定的模式。“工學交替”是指按廣東的旅游市場特征構成工學結合的教學進程,在內容上符合區域產業轉型和升級的要求,時間上以區域旅游周期為依據實行分段教學,空間上以校內理實一體化教室和真實旅游服務場所交替互換,教師以雙師素質的校內師資與企業第一線的師傅共同指導。“雙訓融合”是指在培養過程中既要重視學生職業技能的訓練,更要重視職業道德和素質的訓練。“五位一體”是指以五個不同的載體來共同實現培養目標:一是基于旅游行業工作過程,以職業能力培養為核心的專業課程體系,它貫穿于三年的教學過程;二是以職業素質養成教育為主體的校園文化環境,涉及學生在校期間學習生活的不同空間;三是體現“工學交替、校企合作”的教學進程,包括基于校內生產性實訓在內的職業素質和技能雙訓的實現,它既承載了職業資格的獲得,又實現了職業崗位的認知和體驗;四是以職業技能競賽為導向的學生第二課堂活動,它將職業素質和能力的養成教育融入到學生管理體系當中;五是學生到企業頂崗實習。通過全方位、全過程和全員的育人體系達到教育教學一體化的職業素養人才培養模式。
“工學交替、雙訓融合、五位一體”培養模式
的實踐與探索廣東女子職業技術學院旅游管理專業在實施“工學交替、雙訓融合、五位一體”的培養模式時,與廣州長隆集團、廣州金馬旅行社、蓮花山風景區等企業緊密合作,取得了一定的經驗和較好的效果(被評為廣東省首批重點培育專業)。
(一)建立緊密的校企合作平臺
該模式的重要支撐是建立一個緊密的校企合作平臺。在這個平臺上實現工學交替的教學進程,能夠實現教學內容與職業崗位的技術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工作服務過程對接,學歷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對接,學校教育與終身學習對接,職業教育發展與經濟發展深度融合的目標,開展培養方案共同制定、育人過程共同實施、實訓室建設共同參與、校中企、師資互訓、職業技能競賽等全方位合作。
(二)進行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改革
該模式要求與行業企業共同開發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體系。這一體系是建立職業導向性的課程結構,課程由職業素質和崗位能力課模塊組成,兩者各有側重又相互滲透,塑造學生的職業素質、崗位能力與知識結構。崗位能力模塊包含專業核心能力課程、課證融通課程和專業拓展能力課程。專業課程教學內容與全國導游資格考試、計調師、禮儀師、營銷師內容相銜接。
(三)建立完善的實踐教學體系
該模式要求一個完整的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支撐。實訓內容圍繞著“一個中心、兩訓融合、三級遞進”的實訓構架設置(圖1)。即建成以考得導游資格證書、營銷師、禮儀師等職業資格證書為內容的職業技能培訓與鑒定中心;將職業素質的禮儀、嶺南文化等與崗位技能訓練并行的兩訓融合;根據旅游管理不同崗位工作流程要求,與頂崗實習企業合作制定實訓內容,在仿真實訓、生產性實訓和頂崗實習中體現三級遞進。確保實踐教學內容相互銜接,以體現出仿真實訓、校內生產性實訓作為頂崗實習的預備與延伸的特點,實現從職業基本素能、職業綜合素能到崗位職責體驗和養成的培養過程[2]。
(四)建立雙師素質的教學團隊
該模式對教師的要求很高,既要求校內教師有一定的企業經歷和經驗,也需要企業指導教師有較強的教學能力。通過與企業聯動培養專業教師,從旅游行業企業聘請業務水平高、實踐能力強、熟悉高等職業教育的高水平、高素質的企業專家、能工巧匠作為兼職教師等。
(五)建立全面教學質量管理體系
這一模式體現出全面質量管理的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教育教學品質經營。1.以顧客滿意為質量控制目標。顧客指的是社會、企業、家長和學生本人。教學設計目標符合學生需求和社會對旅游人才的要求。學校要建立廣泛的企業聯系網,充分聽取社會、企業、家長及學生本人的意見。同時在教學管理過程中及時做到與學生和外界進行溝通。2.以不斷改進為質量控制手段。不斷改進的內涵包括制定質量標準、評價標準的執行、糾偏措施、完善計劃的PDCA四個步驟。學校教育教學的目標是滿足社會、企業和學生的需求,而顧客的需求是隨著社會進步、經濟發展而不斷變化的。因此,教學要根據學生及社會的要求,在教學管理過程中不斷創新,及時調整,把社會、企業和學生的需求變化體現在教學內容中。3.全過程、全方位、全員參與為質量控制方法。“全過程”指的是高職學校人才培養質量貫穿于人才培養的整個過程“;全方位”指的是從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到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從教學基本建設到教學評價,從管理隊伍建設到管理制度建設,從校園文化建設到教學環境建設等方面所進行的質量管理;“全員”是指教學質量管理的主體不僅包括專職評價機構、學校管理人員,也包括專兼職教師、學生以及學生家長、用人單位等,促進以學生為主體的直接顧客和以教工為主體的間接顧客自身得到發展,使教學質量管理能力得以提升。(本文作者:潘彤 單位:廣東女子職業技術學院)
本文html鏈接: http://m.35694.cn/qkh/291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