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藝術設計實踐教學系統的架構
創新設計是從實踐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提出問題是創新的前提,提出問題需要敏銳的洞察力、豐富的想象力和創新思維能力。但現在很多剛畢業的學生還沒有“問題”的意識,缺乏這些能力。美國耶魯大學校長理查德•萊文教授在南京第四屆中外大學校長論壇上曾說:“目前中國大學的本科教育缺乏兩個非常重要的因素。第一,就是缺乏跨學科的廣度,第二,就是缺乏對于評判性思維的培養?!雹圻@樣一種跨學科的廣度及評判性思維,能夠使學生有能力以創造性的方式解決新的問題。藝術設計是多學科交叉的新專業,學校要發揮綜合性學科布局的優勢,為學生提供多學科的成長環境。教師進行實踐教學,可結合學校以及該專業的發展特點,并根據社會需要以及人才培養的規格與要求,除了教學應講解的內容之外,還應為學生提供可供選擇的各具特色的實踐課程或實踐項目,以滿足學生的不同興趣與需要,給學生充分的自由發展空間。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柳冠中教授主張:“課題不應光是美術學院的學生做,最好和清華其他系同做一個課題?!雹芄I設計專業的學生可以與機械設計類專業學生合做一個題目,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生可以和建筑類專業的學生合做一個題目,這樣不僅可以實現不同專業的相互熏陶,也可以培養學生跨學科的協作能力。參加設計競賽、展覽、表演,以及電影、戲劇、文學、舞蹈、音樂欣賞,也是實踐教學的一部分,這對學生能力的培養,以及人文、藝術、科學素養的熏陶都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教師要給予這些實踐教學支持和鼓勵,使之成為師生課業與生活的一部分。⑤教師要讓學生的實踐活動從課內拓展到課外,從校內擴展到企業、社會,從課本拓展到自己的現實生活、社會生活及其感興趣的領域;教師要使實踐教學各環節相互協調、相互補充,以創新能力培養為目標,構建起多維度、立體化的實踐教學體系。教師應通過實踐教學,特別是應用實踐教學,引導學生接觸社會、服務社會,把服務社會的理念融入學生的意識行為,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加強實踐教學的基礎建設
首先,要加強實踐教學基礎設施的建設,加強實驗中心及各工作室的建設。如,建設現代化、多樣性的實驗室,以及穩定的校外實踐教學基地,為學生學習實踐提供良好的硬件條件。其次,必須加強實踐教學的軟件建設。實踐教學的各種教學文件和教材建設是根本性的建設,它包括各實踐教學的教學大綱、教材、實習指導書、畢業設計指導書以及實踐教學質量的評價標準。一些課程的教學大綱“歷史悠久”,內容陳舊,跟不上時代的發展。教學大綱要體現科學和藝術的結合,要體現能力培養。再次,應該加強實踐教學的教材建設,豐富學生實踐的參考內容。教師應根據培養目標和人才理念,建立科學的實踐教學考核模式。實踐教學的考核應多樣化,以對實踐綜合能力的考核為主。教師還要開展由學校、企業和社會各方面共同參與的實踐教學評價活動,也可邀請企業專家參加學生的畢業答辯和成績評定等。評價要突出“創新”和“能力”。學生的畢業設計如果沒有任何“創意”,表現不出“創新”能力,教師不能給“優秀”?!毒V要》要求“建立以提高教育質量為導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機制”。學校要形成完善的實踐教學制度,并逐步建立科學、完善的實踐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和評價模式。所有這些軟件建設是實踐教學體系基礎建設的核心內涵。
改進實踐教學方法
實踐教學應以尊重教育規律和人的認識規律為原則,以培養能力為目標。筆者曾問畢業生:“在大學四年中,你收獲最多、感受最深的是哪門課程?”多數學生說畢業設計。畢業設計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自己獨立完成的。學生獨立自主、自己動腦動手得來的才是真本事,印象才最深。因此,實踐教學要形成正確、和諧的師生關系,構建一種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能使每位學生都有機會主動發揮其創造力的師生合作、互動、開放式的教學體系。這樣的教學體系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突出了知識、能力、素質的統一,使學生由被動變為主動,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創新意識和合作精神。教師要為學生創造獨立思考、勇于創新的環境。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培養學生具有初步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重要方式。實踐教學的講評要改變以往單純由教師對學生設計作品進行講評的做法,提倡一種多維互動,不是簡單的學生與教師互動,也要有學生與學生的互動,應該是教師、學生、社會企業專家相互學習、相互討論的模式,這樣才能把學生從傳統教學模式中解放出來,形成濃郁的學術氣氛。大學要有良好的教風、學風和校風,以及自由、民主、平等的學術氛圍,要形成培育高素質人才、拔尖人才的“土壤”。教師既要放手又要負責,既要放手讓學生去實踐、去探索,又要認真用心觀察學生,關注學生的不同特點和個性差異,本著以人為本、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發展每一位學生的優勢潛能。教師不但要關注學生學什么,而且應重視學生怎么學,重視對學習方法的培養。藝術設計涉及許多學科,在四年之內不可能讓學生科科精通。往往有這種情況:在學校學的一些東西一輩子也沒有機會用上,偏偏在學校沒學過的東西卻經常要用。在當今知識爆炸的時代,知識更新迅速,學生應該具有知識更新的能力。教師應具有知識“墾荒者”的開拓精神和心理素質,必須著力提高學生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不但要關注學生思考什么,而且要更多地關注學生怎么思考。藝術設計類專業要更多地注重對學生思維方法的訓練。教師教的應該是思考的方法,而非思考的結果。教師要鼓勵學生運用批判性思維和知識重新評估已有的結論并得出新的結論,啟發學生自主地去想別人沒有想到的東西,要鼓勵學生與眾不同,而不是人云亦云。沒有批判性思維能力,就沒有創新。
實踐教學需要具有過硬的綜合實踐能力的師資隊伍
師資隊伍的建設是實踐教學課程建設的前提和根本保證。教師的素質和水平決定著實踐教學的質量。擔任實踐教學的教師不但要有較高的理論水平,而且要有過硬的綜合實踐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目前某些高等學校藝術設計類專業相當一部分教師缺乏工程實踐的鍛煉,難以保障實踐教學質量。因而學校必須切實加強對新進教師實踐能力的考查,克服單純追求學歷的傾向,亦可聘任具有本科以上學歷,觀念新、創新能力強,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優秀企業設計師擔任專、兼職教師。藝術設計是一門科學與藝術相融合的新學科,要求教師具有跨學科的知識結構和思維能力,師資隊伍絕不能“近親繁殖”,學??梢赃m當招聘一些其他相關專業的畢業生。如,工業設計專業可以適當招聘一些機械設計類專業的畢業生,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可以招聘一些建筑設計類專業的畢業生。這樣可以使教師隊伍整體的知識結構更趨合理。學校要為教師提供創造性地發揮智慧的寬松教學、創作環境,鼓勵教師不斷探索教學創新并積極參與企業創新活動,對具有創新素質和較強實踐教學能力的教師及優秀學術團隊要給予重點支持,逐步造就一支大師級的人才隊伍。
結語
藝術設計實踐教學體系建設的關鍵不在于它的硬件和形式,而在于它的軟件和實質內涵,它必須接受教育實踐的檢驗,尊重實踐教學的教學實踐,重視在實踐教學第一線的教師和學生的親身體驗以及社會的意見。學??梢匝埳鐣?、企業及往屆校友座談,傾聽他們對學校教學工作的意見,以改進實踐教學工作。我國的藝術設計教育尚處于起步階段,需要健全實際的藝術設計教育理論指導。因此,藝術設計教育工作者必須加強對藝術設計教育理論的研究,從藝術設計高等教育的實際出發,對培養目標、培養規格、課程體系、教學模式、教學內容和教材等方面進行全面、系統的研究,逐步改革和完善藝術設計的實踐教學體系,以適應社會和經濟發展。(本文作者:何儼 單位:鄭州輕工業學院藝術設計學院)
本文html鏈接: http://m.35694.cn/qkh/30508.html